参观远望一号测量船

嘉兴老顾

<p class="ql-block">美篇号:45017768</p> <p class="ql-block">到这里比想象中容易,4号线西藏南路下,走不远就到,虽是闹市区,江边周围很空旷。</p> <p class="ql-block">大船是停在深入内陆的船坞里的,不是想象中侧靠江边。两万吨的船在近处看很庞大,象一座山。</p><p class="ql-block">公海上“船只”是一方领土,测控船队是航天工程不可缺的一小部分,必要时有可能出几个船队——可见航天项目是很烧钱的。</p> <p class="ql-block">1867年的老船坞,估计是不断扩建,才有这样子。1978年造的大船停在这里很合适。</p><p class="ql-block">大船的多种用途,官名“测量船”,坊间也有叫科考船、测控船等。</p> <p class="ql-block">船上有的地方狭小,参观分时段做到人数均衡不拥堵。这是十一点参观人群在等候,今天周日游客很多。</p><p class="ql-block">不建议七十以上老人参观,执意要上则无免票。费用80/位,进机舱再加20。</p> <p class="ql-block">雄赳赳气昂昂地“到此一游”。</p><p class="ql-block">船头外层钢板看似凌乱,其实是根据当年的加工能力和船体结构,精心设计划分的——船头形状最复杂,那大厚钢板不是用大铁锤能砸出来的。看到船台上电弧光闪闪很壮观,其实下料成形最复杂。当然,合理的设计更复杂。</p> <p class="ql-block">参观是在大船后部登船,有专门为游客制作宽大的钢梯。</p><p class="ql-block">看眼前这“钢板墙”,每块厚钢板曲面都不一样,要靠巨型水压机、套用对应的模具压制成型,再吊装、精确就位焊接——一个“壳子”如此艰辛,内部设备那就复杂多了,还要有一支队伍管理才能满足使用功能。</p> <p class="ql-block">面向黄浦江的船坞最外端,必要时,有密封门不让江水进入船坞。</p><p class="ql-block">对面是当年世博会主会场,那是一个多么欣欣向荣、辉煌无比的时期。</p> <p class="ql-block">大船是单螺旋桨,单尾舵——和我的皮划艇一样,只不过大一点。</p> <p class="ql-block">上船首先来到船尾的直升机停机坪,船上最大的一个平面。上面标有醒目的中心位置和船号。</p> <p class="ql-block">从船尾处向前看。</p><p class="ql-block">这时上一批游客还在前面听讲解。讲解员很专业,介绍很多外行很新鲜的航海常识。每班两人,一人在队前讲解,另一人在队尾“收容”,尽量让游客在一起不掉队。</p> <p class="ql-block">这是叶帅的“七律远望”诗词,大面积红色很醒目。前面的白色小台是高空探测气球仓盖,海上有时风大,需要在舱内充气后直接升空,所以那盖很大。</p><p class="ql-block">这个大盖挡着,估计船载直升机是露天停放的,在大洋中颠簸,只能拴系牢固、包裹严实。</p> <p class="ql-block">远处是芦浦大桥,这一带滨江打造得很美,有自行车道和跑步道。</p> <p class="ql-block">顺着船右弦主甲板向前,前往船头。通道比邮轮窄多了。船上所有外露物件,都要承受狂风巨浪的侵袭,坚固和抗腐蚀是基本,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特殊要求。</p> <p class="ql-block">大船两侧各有三条带动力密封救生船,看似不大,据说能坐30人。六条180人,剩余的就坐敞开式救生艇,反正必要时都有座——根据级别和体质分配。一定有相应应急预案的。</p> <p class="ql-block">大船前部是乘员居住舱室,尽管有几百人,相比两万多吨大船,居住条件还是较宽敞的。其中有不少科研人员,必要的舒适度还是需要的。</p> <p class="ql-block">前面就是船前部拴船的桩头,船上都是这样的梯子上下,有的还陡。</p> <p class="ql-block">船头也有一处开阔地,但布满了设备,主要是固定大船用的锚固东西。</p> <p class="ql-block">从船头向后看。大船要到达世界各地,任何海况都要经受,还是全天候随时出动,船上各种设备都要时刻保持稳定正常。我们看到的是硬件,背后的人员要有一套严密的制度和过硬的技术,才是关键。</p> <p class="ql-block">听讲解介绍,这小小的铜钟是大船的“灵魂”,就是船只解体了,都要保存好这东西。</p><p class="ql-block">早期钟声能传递重要信息。</p> <p class="ql-block">船上到处都有扶手栏杆,就像医院走廊里一样。</p><p class="ql-block">医院里是“人不稳”,这里是“地不稳”。</p> <p class="ql-block">驾驶舱是参观的重头戏,人们最好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船用雨刮器,尽管朝前有十几个窗口,只有两个有些东西。</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老的磁罗经,表盘里有来回晃动的液体,据说可以直观了解船只相对状态和方向。</p> <p class="ql-block">还有更先进的电罗经,GPS和卫星导航等后来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在大洋里航行,国际规则要遵守。</p> <p class="ql-block">很关键的部件,上海和江西小县城联手。</p> <p class="ql-block">船长和政委室都是套间,船长室外间有一个能锁住的钥匙箱,有好多钩子,下有标注不同的舱室。</p> <p class="ql-block">船上有三台这样的锅,整条船的一切,就是要让这几个设备正常使用,是主要功能的实现者。每个锅边上,都有一个升降操作台全方位伺候。</p> <p class="ql-block">上到平台近处看全封闭救生船。上部挂臂会探出船舷外,放下橘黄色的救生船到海面,自动摘钩驶离母船。</p> <p class="ql-block">进入机舱,下面有好几层。上下扶梯是为游客专设的。</p> <p class="ql-block">里面密密麻麻布满设备,空气不流通。要是机器全开动,闷热的环境和噪声,还有颠簸,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尤其是心急火燎抢修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这些庞大的设备估计不能更换,搬不出去也搬不动啊!看来只有就地维修。</p> <p class="ql-block">有一间仪表间,能通过仪表了解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这里能与外界封闭,不受外界的环境影响。</p><p class="ql-block">仪表屏前也有连续的扶手,能在风浪中坚守岗位。</p> <p class="ql-block">有好几层,每层密布复杂设备,空间很小,恶劣的环境,在这里干久了要出心理问题的。</p> <p class="ql-block">另一间仪表间,有操作台。有标语激励大家“身居最底层,心装整条船”。</p> <p class="ql-block">置身于机舱内,想象船员们连续好几个月颠簸在外海,很是辛苦。要有良好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才能胜任。</p> <p class="ql-block">回到外面有新鲜空气,真好!</p><p class="ql-block">有关大船很多说道,网上大把数据,有权威介绍。我这是絮叨一些亲身体会,希望大家亲历体验、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