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第二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55年2月21日开始发行的。是在国家经济逐渐恢复、物价稳定后发行的,旨在进一步巩固和健全货币制度,便利交易和核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第二版人民币是在一版人民币统一全国货币的基础上,与1950年开始于1951年确定新货币设计方案,1953年印制完<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成,故第二套人民币亦称"53版"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发行从1955年3月至1962年4月,共发行了11种面值,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券。共15种版别,其中:1分、2分、5分;1角、2角、各1种、5角2种(有水印、无水印);1元2种(红、黑一元)、2元券1种;3元券1种;5元券3种;10元券1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1955年,中国迎来了经济恢复与建设的关键时期,第二套人民币的发行成为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它不仅解决了旧中国通货膨胀的遗留问题,更标志着新中国货币制度的巩固与健全。本文将探索第二套人民币的发行背景、特点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深入解析其设计艺术和历史意义</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 1. 拾圆(1953)正面图案:工农联盟图,1957年12月1日发行 2. 伍圆(1953 苏印版)正面图案:各民族大团结图,1955年3月1日发行 3. 伍圆(1956 空心/实心海鸥水印版)正面图案:各民族大团结图,1962年4月20日发行<br> 4. 叁圆(1953)正面图案:井冈山龙源口图,1955年3月1日发行 5. 贰圆(1953)正面图案:延安宝塔山图,1955年3月1日发行 6. 壹圆(1953)正面图案:天安门图(红),1955年3月1日发行 7. 壹圆(1956)正面图案:天安门图(黑),1961年3月25日发行 8. 伍角(1953)正面图案:小丰满水电站,1955年3月1日发行 9. 贰角(1953)正面图案:火车图,1955年3月1日发行 10. 壹角(1953)正面图案:拖拉机图,1955年3月1日发行<br> 11. 伍分(1953 有号码)正面图案:轮船图,1955年3月1日发行 12. 伍分(1953 无号码)正面图案:轮船图,1981年7月15日发行 13. 贰分(1953 有号码)正面图案:飞机图,1955年3月1日发行 14.贰分(1953 无号码)正面图案:飞机图,1981年7月15日发行 15. 壹分(1953 有号码)正面图案:汽车图,1955年3月1日发行 16. 壹分(1953 无号码)正面图案:汽车图,1981年7月15日发行 1957年12月1日,我国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套人民币中的硬币是我国首次发行首版硬币,包含壹分、贰分、伍分三种面额,材质为铝镁合金。这套硬币也称“硬分币”,目前仍在发行流通,所以也成为了我国流通使用时间最长的硬币。 第二套人民币是我国建国后第一套具有完整货币体系的人民币,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有着紧密联系,它代表了我国的国家形象,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全貌,是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br> 从主题上看,第二套人民币券面主景集中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反映出新中国工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及建设者朝气蓬勃的新风貌。<br> 从审美角度看,第二套人民币体现了我国一贯的美学原则。其纹饰从中国民间艺术、古代文人画、古代壁画和中国书法等艺术形式中汲取养分,并取材于古代建筑、雕塑等装饰形式及“唐草”等传统纹样,于细琢精雕之中施加高度的装饰,强调平面的艺术效果,创造出独特的民族风格。<br> 从设计方面欣赏,第二套人民币打破了清末至民国时期纸币呆板的四边框结构形式,在券面版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突破,采用对称式布局,使券面结构更加新颖,布局层次也愈加合理。为满足我国国内流通和国际贸易的需求,第二套人民币的尺幅还按照面额大小分档次递增,增强了人民币不同券别的识别功能。<br> 第二套人民币构图严谨、人物形象饱满生动、色彩表现力强、雕刻技艺高超、印制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以沉稳庄重、严谨浑厚的整体特征在我国历套人民币设计上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