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黄桷垭古镇(散文)

洪琛

<p class="ql-block">作 者:洪 琛</p><p class="ql-block">朗 读:李 莹</p><p class="ql-block">摄 影:洪 琛</p> 记得当年我在重庆工作的时候就曾经去过黄桷垭古镇,现在对当时的情景已经没有什么印象啦。最近受朋友之邀再次来到黄桷垭古镇,这次给我的印象颇为深刻。黄桷垭古镇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古镇全长约600米,建筑面积达到3万多平方米,共有170多栋具有巴渝风格的建筑,这里最早可追溯到唐宋年间,历史上黄桷垭古镇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 这里面向长江、背靠南山,古时候曾经是背夫、马帮歇脚的地方,官府兵营驿站的驻地。随着重庆对外开埠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了繁华的街市。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这里的特殊地理位置,相对于重庆主城区是比较安全的,当时有很多民国名人都在这里居住,当年蒋介石的官邸也在南山,这里成为了国民政府抗战的指挥中心。“三界名人”李奎安、平民教育家晏阳初都曾在此居住过。台湾当代作家三毛就出生在这里,现在这里还保留着三毛的故居。 黄桷垭古镇起源于巴渝第一古道——黄葛古道,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茶马古道的一部分,是来往渝黔、渝桂、渝滇的必经之路,无数的马帮、商人都是通过这条古道与外界联系的。古时候商邦沿长江在此上岸以后,因地势陡峭、山路崎岖、道路漫长,到达黄桷垭古镇时人困马乏,此处便成为马帮、商人的集中休息地。“千年黄桷垭,一道通古今”就是这里的历史真实写照。 黄桷垭古镇是历代渝黔、渝桂、渝滇商贸的必经之路。古时候巴渝驰名的青铜、瓷器等工艺品,丝绸、蜀绣等纺织品,汇集于重庆主城区,由商贾组织渡船过江,再由马帮、背夫驼运,通过黄葛古道运往黔、桂、滇地区;同时又将云南、广西、贵州地区出产的茶叶、药材、皮毛、土纸等土特产,最后通过马帮、背夫经黄葛古道进入重庆主城区,也可以在这里通过长江直达大江南北。 黄桷垭古镇很有山城品味,比磁器口古镇更有山城的味道。这里地无三尺平,街无一丈宽,古镇的建筑多数依山而建,整个古镇落差很大。在这里可以眺望重庆的主城区。这几年随着古镇不断深入改造,黄桷垭已经呈现昔日的繁华,古镇的业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成为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外地游客的重要打卡地。这里的茶馆林立、民宿遍布,坐在茶馆里喝茶,住在民宿里打牌,朝天门就在眼前,在这里嗑嗑瓜子、摆摆龙门阵,远离城市喧嚣,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有机会大家可以去重庆黄桷垭古镇去看看,这里山城的味道更加深厚,巴渝文化底蕴更加丰富,可以有古老重庆的感觉,在这里您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朗读者简介:李 莹 安徽省首届动感地带网络歌手大赛黄山分赛区决赛冠军,曾经被娱乐基地.中国网站签约歌手。黄山橙色假期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国内部经理。<div>文字创作于2025年4月8日。感谢朗读者李莹的精彩诵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