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城放歌——集宁四十年变迁掠影

高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是1985年从内蒙古商都县调入集宁一中的。迄今,在集宁工作、生活整整四十年了。 四十年,于历史不过一瞬,而这座小城却有翻天覆地的变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当年集宁只有两条公交:1路是从桥西气象局到桥东肉厂的;2路是从南站到苏集151油库的。流动人员可夜宿的地方,只有车站跟前的“大北旅社”、“国营旅社”,一马路的“牧民招待所”,盟委对面的“辽源客栈”,市委政府对面的“红旗饭店”,行署西侧的“乌盟宾馆”。除此之外,就是城乡结合部的几家“车马大店”了。不过,我也在集宁一中对面新华街办事处门口,一个没有名号的客房里住过一宿。那时,“集宁饭店”和“春华饭庄”是这座山城餐饮业的亮丽名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整座城区灰不溜秋的,几条近乎土路的街道,横竖交错;低矮的平房遍布四方,炊烟袅袅环坡绕梁。偶见一栋楼房,感觉那么气派、张扬。马路不平、电灯不明,夏天街泥泞、冬季到处冰,遍地有垃圾,树木特稀少。商场,屈指可数。城区面积可能不足现在的三分之一,人口未必有二十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乌兰察布盟所辖的15个旗县市中,集宁是唯一的“工业城”。这里不仅有现代化水平最高、自治区商业厅直管的“集宁肉类联合加工厂”、县处级的“绒毛厂”。还有市直的发电厂、农机厂、轴承厂、焊条厂、骨胶厂等30来座工厂,另有大单位下辖及办事处管理的“小企业”若干。工业门类、产品名气,仅次于包头呼和浩特。而且,罐头、焊条、轴承、皮件等知名品牌,为国家出口换汇做出了重要贡献。那时,工业(含手工业)从业人员占比很高,税收可能也是财政收入的主宰。工人是令人羡慕的职业。有句顺口溜说:一工二干三教员,千万别嫁穷社员,可见工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快速转型。短短几年,工厂(场)倒闭,工人下岗……出现“社会阵痛”。1999年“以人定量”的政策退出历史。之前两年,所有“福利性”公产住房都作价卖给居民,“私有物产”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非公经济”逐渐成为市场主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3年底,乌兰察布撤盟设市,集宁市随之改为乌兰察布市府所在地的集宁区。这一调整,不是把“爹”改“爸”的简单称谓之变,它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它强化了辖区市旗县的层级管理,提升了行政效能和发展活力,强化了集宁的区位优势,为乌兰察布从传统农牧业地区向现代化综合城市转型提供了制度保障,更是区域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契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之后的二十年,区域竞争优势明显增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和招商引资的成果,日益突显;加上“土地财政”给力,于是就借助区位优势,发展大数据产业、物流枢纽和新能源项目,集宁成了京津冀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在内蒙古中西部经济圈中的枢纽地位日显突出,为更好地融入“呼包鄂乌”和“乌大张”城市群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蒙晋冀联动的进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京蒙帮扶”是北京市对口支援内蒙古的区域协作机制。20多年来,乌兰察布市、首先是市府驻地集宁区,在此合作框架下,获得了多方面的利好:比如,吸引北京企业投资、建设华为、阿里巴巴数据中心,逐步形成“草原云谷”,带动数字产业发展;推动交通网络优化,建成集宁机场和乌兰察布高铁站;作为中欧班列节点城市,为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强化对俄蒙及欧洲的贸易通道作用,建成了“七苏木国际物流枢纽” ……集宁的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还比如,发展冰雪旅游、消夏避暑旅游、踏青郊游、农家乐美食消费等项目,通过北京营销网络,吸引外来客流,打造“北京后花园”概念;通过红色旅游资源的挖掘,建成了“集宁战役纪念馆”,增强了文旅吸引力。再就是,通过干部挂职、技能培训、劳务协作等机制,帮助本地劳动力提升竞争力,缓解结构性就业压力……总之,通过“京蒙帮扶”,加速了集宁融入京津冀经济圈的步伐,还在产业转型、民生改善和生态保护方面获得实质提升。作为离北京最近的内蒙古地级市,集宁有望成为自治区对接京津冀的“桥头堡”。因而,才有人口、资源和产业的明显集中,市容市貌快速改观等一系列历史性变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集宁“三山两河”治理取得了巨大成效:霸王河湿地公园,湖清水秀、鸟语花香,“塞上江南”的美景成了这座山城的靓丽名片;卧龙山、老虎山、白泉山,披上了密密麻麻的戎装,亭台楼阁建在若干制高点上;山体容貌和人文设施,成了人们休闲娱乐、观光赏景、踏青采风的天赋盛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站上凤凰楼观景台,俯瞰这座约有43万人口的城池,风从蒙古高原奔袭而来,掠过城市的楼宇,带着钢筋铁骨与混凝土的气息,裹挟着远处草原的清香。连片的高楼,矗立在无尽的绿色之中;尤其是新区,宽阔的马路上穿梭着往来的车流;随处可见的玻璃幕墙与不同颜色的高楼外景,反射着草原的阳光,竟显着“都市”的繁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集宁区现有公交线路42条(其中,市区28条、郊区6条、旅游专线1条、定制公交5条、滑雪专线2条)。学校结构、分布合理,医院及床位数量充足,不同所有制教育、医疗和养老机构,软硬件设施新潮,位置星罗棋布。商店、药店、诊所、饭馆、酒店……一个挨一个。居民医保社保全覆盖,老年人乘公交免费、每年还有一次免费体检, 社区食堂价格低廉、花样齐全、服务周到;“天眼”无死角,安全系数颇高。本科院校(师范学院)落地集宁,高等学府也有五所了。传统型工厂已成历史,科技企业、数字赋能,落地山城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居民小区烦人的就是“不得不”乱停的私家车。网络速度、快递驿站、外卖服务、公共设施种类多、档次高,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空前,荣耀感、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些曾经在工厂商店履职的下岗人员,他们的子孙或许正在某个写字楼里拨弄鼠标、敲击键盘、鼓捣智能手机,或驾驶着自家的货车、轿车,奔驰在南来北往的高速公路上,放飞理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集宁南站和乌兰察布高铁站,每天人群熙攘。这座连接东西、通达南北、穿越蒙俄欧的枢纽城市,高铁只需两小时便可抵达北京。集宁,目前有直达巴彦淖尔、重庆、郑州、广州、石家庄和杭州‌的飞机。许多年轻人,他们从这里出发,奔向更广阔的天地,去实现梦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天迎着朝阳,各大公园都有晨炼的人群:徒步健身的,舞剑打拳的,跳舞唱歌的 ,踢毽跑步的,打球跳绳的,执笔地书的,摔鞭抖嗡的,晒鸟逗孙的,打牌下棋的,调侃聊天的,沐浴晨光的。即使坐轮椅晒太阳的人也是嘴角上扬,脸泛红光。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文明实践站”,凡有娱乐设施和工具、器械的地方,总有笑声朗朗、喜气洋洋的老年朋友,尽情地释放心绪、享受幸福。老年大学的学员,不是在为理想充电,而是为精神蓄能,为晚年福禄寿喜续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夜色降临,广场上响起音乐,穿着时髦的大妈舞步轻盈,踏着电子乐的节奏,放飞自我,享受着幸福。围观者,有说蒙语的牧民之后,也有讲普通话的上班族,还有带着南方口音的商人。这座城市的包容,正如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既是草原的延伸,又是中原的门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十年前,谁能想到这座边陲小城会有今日的光景?当初我们这些普通工薪人员、平头百姓,可曾想过自己会在超市里选购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商品?那些在煤油灯下读书的孩子,可曾料到今天的教室里会亮起智能屏幕?更没想到:一部手机通天下,坐在家里购世界;不用现金,完成各种交易,实现无纸办公;躺在被窝儿看电影、观舞台剧,万里之遥视频通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集宁的变化是中国万千城镇变迁的缩影。她没有沿海城市的炫目,却有着自己坚实的前进步伐;她保留着草原的豪迈,又吸纳了现代文明成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山城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新的篇章。当明天的太阳升起,她的楼宇将投下新的影子,她的街道将迎来更加靓丽的面孔,她正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金雕起飞的巨变、宏图大展的美景 而她的歌声,将永远回荡在草原与群山之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