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帮2025年G228(环国境线三条国道收关线)自驾之旅之九——参观虎门海战博物馆,小游深圳甘坑古民居

刘建凌

<p class="ql-block">虎门海战纪念馆(外形设计请看游记)</p> <p class="ql-block">  4月19日是我们自驾G228之旅的第10天。</p><p class="ql-block"> 早晨天气依然阴沉。为了不受导航干扰能沿着G228线路前行,我一早起床花了两个小时规划了走G228线路,并增加了参观虎门炮台和海战纪念馆行程,因为我们一行44人中只有三四个人去过,看看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 在珠海要走上G228第一个经停点是找到在情侣中路上的“珠海渔女”雕塑。到达这座雕塑时,来打卡的旅游团很多,大巴车有十几辆停在路边。我们过去拍了两张照片就沿着G228前行。在找到里程碑6006公里后,以为往前走6公里就是6000了。谁知前方竟然是隧道。出了隧道,前方是三岔,是该直行还是左转没任何标识。我们直行了一段,发现再无G228的任何痕迹,于是调头往回到三岔路口向右一转,6000公里路碑就立在路边。拍完照,继续前行,找到了5959公里里程碑,3号车上有3位女警官都是59年出生的,在这里程碑前开开心心合了一个影。离开5959里程碑时,我刚开车走了二三十米,黄处发现少上了一个人。车无法调头,车道又窄,我只好滑出去80多米才找到宽处停下。巴蜀雄鹰下车去寻找,原来是去上旁边一家工厂里去找厕所了,没想到我们停留时间不长。</p><p class="ql-block"> 离开“5959”我驱车直达虎门。导航将我们引到海边并没有引到海战博物馆。我只好将车停在海边的路边上,然后步行去参观虎门海战博物馆和虎门炮台。</p><p class="ql-block"> 天气炎热,没一会儿就走得汗流浃背。面对着虎门海战博物馆,感觉到其外形设计具有自身特点。首先,整个建筑呈流线型,外形酷似一只破浪前行的巨轮,寓意着中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精神,也体现了海战的主题。其次,其外观棱角分明的堡垒式外观与威远炮台遥相呼应,仿佛串联起昔日的烽烟与当代的崛起,给人一种坚实、稳固的感觉,也象征着当年中华儿女抵御外敌的坚强意志。第三,其总体布局以主展馆为中心,形成一条垂直滨海大道的中轴线,体现了对称美,给人以庄重、规整的视觉感受,同时也突出了主展馆的核心地位。第四,整组建筑群座落在两万多平方米的大水面上,这是利用原有地形中海滩低洼部分经整理而成的。大水面与用地正对的珠江口零汀洋海面互相交融,切中了海战的主题,也为博物馆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庄严。第五,主展馆平面布局以广东特有的木棉花为意象组合,突出了广东地域特色。木棉花又被誉为英雄花,增添了缅怀先烈的意义。第六,从远处看,博物馆的楼梯外形有些像印度泰姬陵,给人一种高端、大气的感觉,同时也为建筑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p><p class="ql-block"> 刚踏入由江泽民题字的虎门海战博物馆,一座名为“历史印痕”的巨型正方体雕塑便吸引了我的目光,它被四条大铁锁紧紧捆绑在展厅中央,上面鸦片、齿轮、战舰、铁炮等元素,无声诉说着那段沉重的历史,象征着中华民族在鸦片战争期间所受到的侵略 。</p><p class="ql-block"> 走进《鸦片战争海战》陈列展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展厅通过丰富的文物、详实的史料以及逼真的场景复原,生动地展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军事力量的对比。锈迹斑斑的铁炮、陈旧的战船模型、英军的军服和武器,都在诉说着当年战争的残酷。一旁的文字介绍,详细阐述了清政府在军事装备、战术理念等方面的落后,以及当时的军民在力冒如此悬殊差距下,依然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而《虎门海战》半景画更是带给我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以写实的绘画、逼真的地面塑形,与现代声、光巧妙结合,生动地再现了1841年2月26日虎门海战的悲壮场面。硝烟弥漫的海面,熊熊燃烧的战船,战士们奋勇厮杀的呐喊,仿佛就在耳边。我仿佛能看到关天培等爱国将领,身先士卒,率领着清军与英军展开殊死搏斗,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无畏,即便面对强敌,也毫不退缩。尽管最终清军因装备悬殊等原因战败,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中。我记得毛伟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上这样写道:</p><p class="ql-block">“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历史会记住这些英烈们!</p><p class="ql-block"> 从海战博物馆出来,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便能看到虎门炮台(我这是第二次到虎门来参观)。虎门炮台分布在珠江两岸,由多个炮台组成,形成了一道坚固的海防防线 。其中威远炮台,它至今保存较为完整,为花岗石砌筑,全长360米,共有25个券顶暗炮位。炮位旁还设有储藏室和官兵休息室等。抚摸着那古老的炮台墙壁,上面的弹痕清晰可见,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炮火的猛烈和战争的激烈。站在炮台上,眺望珠江口,海风拂面,思绪不禁飘回到了当年。这里,曾经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前沿阵地,无数爱国志士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如今,虽然硝烟早已散去,但这些古老的炮台依然屹立在海边,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p><p class="ql-block">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虎门炮台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它最早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不断进行加固和扩建 。然而,在鸦片战争中,虎门炮台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军事装备的落后,最终还是被英军攻破。此后,炮台又经历了多次重修和扩建,见证了中国近代海防的兴衰荣辱。</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让我对那些在战争中英勇抗争的先辈们充满了敬佩之情。日前,我倚在湛江观海长廊边上的围栏上,认真欣赏南海舰队31号两栖攻击舰等国家重器时的那种自豪之情,忽然化作一种力量,似乎应该好好教训那些耀武扬威、趾高气昂的洋鬼子们,让他们也尝尝中国“铁拳”的历害才好。</p><p class="ql-block"> 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虎门,驱车前往深圳甘坑古镇。原打算去看看著名的甘坑三角梅瀑布的。谁知,季节晚了几天,形成瀑布的三角梅已谢了,只有零星的几棵还在开着。但是甘坑里其他矮一些的三角梅依然开得很旺,在涠洲岛和其他沿海城市的三角梅都在盛开。但这一片“瀑布”三角梅却开得短暂,不知是何原因。</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周末,到甘坑旅游的人很多,有外地游客,也有很多深圳当地人。停车场显得拥挤不堪,景区里也是摩肩接踵。</p><p class="ql-block"> 甘坑起源于明清时期,350多年前有客家人来此定居,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2012年北大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进行总体规划,2013年动工修缮,2016年华侨城集团介入,2021年“甘坑客家小镇”才更名为“甘坑古镇”,加上三年疫情的影响,所以,外界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深圳有这个景点,我们这群自驾团友中,有不少是老深圳,也是第一次到甘坑来。</p><p class="ql-block"> 甘坑在疫情之后由自媒体,特别是个人抖音的发布迅速成了网红打卡点,被深圳网友誉为“深圳小丽江”。其实更像南京的老门东,只不过,甘坑属于丘陵地区,加上客家人的硐堡,围楼,等等,地理位置上的多元化,让甘坑更加附有自身特色。</p><p class="ql-block"> 由于天气闷热,加上天空云系厚重,又类似于南京老门东景区,甘坑对我们这群南京人来说吸引力不算大。不少人进去小转了一圈便早早赶往惠阳宾馆休息去了。</p><p class="ql-block"> 我的想法是既然来了,该看的还得看看。于是上上下下跑了一圈,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在甘坑里见到最多的是古装旅拍,我真佩服这些人,这么闷热的天气,花一笔不便宜的费用,还要穿着那么厚的“古装”走街穿巷,爬高下低,扭捏摆拍,是件多么折腾人的事呀!但是,她们或许抖个什么音获得一大群“粉丝”,获得具大的满足感,不也是一件开心的事吗?!这无可厚非。</p><p class="ql-block"> 我们驱车到了惠阳,快到宾馆时,忽然看到了立在路边(在城市内受破坏和遗弃比较严重)的G228的里程碑(牌)之“5801”公里,这说明“5800”会在前方。于是,巴蜀雄鹰开着车继续向南走,找了超过1公里路程没见到“5800”,就连G228的所有标识都消失了。并且到宾馆的导航程序已乱,让我们在几条小巷子里乱转圈,有的路都走不通。最后,我们只好想办法回到“5801”附近,重新导宾馆,很轻松就找到了。</p><p class="ql-block"> 办完入住手续后,趁巴蜀雄鹰洗浴时,我下楼步行去找“5800”。因为,我忽然想起在设计行程时,从惠阳出发下一站是往惠东去。既然叫惠东,那么G228该由北(我们来时的方向)向东走才对。于是,我用手机罗盘定了个位找到向东方向,过街后向东那条路叫做“白云三路”,果然,我走了300米左右就看到“5800”立在那儿。我请旁边店里的老板帮忙拍照,他笑着用隆重的广东普通话说:“你科与自拜呀(你可以自拍呀)”。我也笑着告诉他:“自拍照片里的字是反的。”他想想说:“嘘呀嘘呀(是呀是呀),胃嘘反的(会是反的)。”老板老婆大约40岁左右,便说她帮我拍。几秒钟拍好后,我致谢并将照片发到了G228群里11号车和12号车立马看到了。聪明的佳鼠立即捕捉到了“5800”旁边的“白云三路”四个字的地理信息,迅速导航向白云三路,也顺利找到了“5800”,两辆车就赶过去拍了照。</p><p class="ql-block"> 也许有不少人不理解,这群人干吗这么认真地去找这些没人关注的里程碑,还去拍照留念?其实,一是证明,我们这群自驾走三条沿陆地边境国道者不是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而是实实在在用自己的车轮走在G219、G331、G228国道上的,不信,有照为证!而不像有些人听说有这三条国道,然后上网搜几张照片,拼个抖音或视频公众号什么的到网上赚流量,是真正的南郭先生。二是各人找自己的幸运数字,很开心,也充满了兴趣。三是及时向家人朋友报地点报平安。因此,大家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晚上,10号车金枝请吃石锅鱼。席间,大力兄接到电话获知97岁老母亲去世。这是一件令人悲痛的大事,必须处理好。我们商量了一下,大力兄和夫人第二天一大早飞回南京为老母亲处理白喜后事。他的车由金枝继续开,吴业真等几位老驾驶技师帮着开,与大部队继续前进。待大力兄处理完所有的后事后再到前方与大部队会合,一切O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珠海情侣中路G228与其并线</p> <p class="ql-block">巴蜀雄鹰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珠海渔女</p> <p class="ql-block">这个数字挺好</p> <p class="ql-block">这块里程碑,很不容易才找到,我和巴蜀雄鹰在整数前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单独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G228走向</p> <p class="ql-block">5999也是好数字</p> <p class="ql-block">三位警花都是1959年出生的,所以“5959”对她们很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八号车玩自拍</p> <p class="ql-block">虎门海战博物馆及炮台</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榕树的根</p> <p class="ql-block">虎门大桥</p> <p class="ql-block">6号车三君子:建新,大奇,业真</p> <p class="ql-block">休闲</p> <p class="ql-block">这儿曾发生过激烈的海战</p> <p class="ql-block">深圳甘坑古镇,号称深圳小丽江,其实挺像南京老门东</p> <p class="ql-block">关于甘坑情况,请阅读前面的游记</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种意造的神兽</p> <p class="ql-block">三角梅</p> <p class="ql-block">这儿是三角梅瀑布,但花已谢</p> <p class="ql-block">看不到壮观的三角梅瀑布,只能留下遗憾</p> <p class="ql-block">山坡上面是客家老围屋</p> <p class="ql-block">右上的围屋是圆弧型的</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三角梅瀑布并没有惠州市、厦门市、柳州市的三角梅瀑布壮观,只是甘坑在我们走G228时比较顺路</p> <p class="ql-block">炮楼无炮</p> <p class="ql-block">终于找到了G228的“5800公里”里程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