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去过的几个上海“网红”景点

米子杂记

<p class="ql-block">  上海,这座被誉为东方明珠的城市,以其独有的风情和无尽的繁华,持续不断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座充满活力的都市之中,星罗棋布的美丽景点就如同闪耀的明珠,散落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静静等待着有缘人的探访。因为女儿在上海工作生活,这几年我也因此游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和郊区,这是我去过的几个“网红”景点:苏州河边上的“千树”网红建筑和四行仓库、徐汇的武康大楼、长宁区的上生新所、松江区的广富林遗址公园和欧洲小镇。今天,我就跟大家说说这些“网红”景点的人文地理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上海苏州河,在90年代以前,以前是一条发臭、发黑的市内河流,由于当时城市污水直排河道,所以苏州河污染非常严重,沿河几乎没有什么商业区和住宅建筑,基本河岸都是码头、仓库、工厂。后来上海苏州河进行了大投入改造,所有城市的污水,另建了污水管道来输送,不再排放到苏州河,累年的河道清淤改造,以及上游水源地治理,渐渐苏州河已变成上海高颜值的景观河,目前河边不仅多了一座“千树”网红建筑,而且还有不少文化创意园区,莫干山50号创意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这是苏州河畔的一个“长满树”的建筑物,不少市民将它形容为钢筋城市中的山丘,既有现代城市的科技风,也有属于大自然的那一份独特的风貌。这就是位于苏州河畔的“天安千树”,上海又一“网红"地!这个建筑之所以被称为“千树”也是有缘由的,因为这个项目用了整整1000棵树,是不是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呢?它是由2012年奥运会花瓣形火炬的英国建筑师托马斯设计。这座“长满树”的房子就坐落在苏州河畔,好似一座小山丘一般伫立在苏州河畔,有山有水,好一副诗情画意,不仅如此,这所“树房子”就建在一座废弃的公园里,正可谓是“废物利用”的最佳典范。</p> <p class="ql-block">  这是因电影《八佰》的播放而网红的上海四行仓库,它也位于苏州河畔。《八佰》是一部讲述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的电影。 这里是电影展示的主战场----四行仓库的旧址,至今仍保留着残垣断壁,墙上密集的弹孔触目惊心。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役爆发。80万国军惨败于25万日军。为掩护大部队撤退,10月26日,中校团副谢晋元奉命率领八百将士进入上海闸北四行仓库开始抵抗以拖延日军侵略的步伐。在抵抗日军四天四夜后,于11月初带领数百幸存将士退守至苏州河南岸的租界。在这四天四夜中,中国将士坚守使命,奋勇抵抗,视死如归的感人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却告诉了我“落后就会挨打”这个残酷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徐汇区的武康大楼,它原名诺曼底公寓,又称东美特公寓,地处淮海中路1850号,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始建于1924年,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1994年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它是上海最早的一批现代化高层公寓,当时入住公寓的一般都以上层侨民为主。它占地15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9275平方米。大楼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高八层,总高30余米,外观为法国文艺复兴式风格。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限,它的底层采用骑楼样式,将店面橱窗向内收缩,留出人行道空间。另外,一二层外立面采用水泥仿石墙墙面,使之成为大楼基座的样式。自三层起至第七层,外立面改用黄褐色砖块贴面。最顶楼的第八层继续使用水泥仿石质墙面,因此大楼呈现三个不同区段。在第三层和第八层,设计者采用外围连续长阳台作为三阶段腰线,同时强化其层次感。武康大楼内部的通勤除了回旋式楼梯以外,还设置客用、货用电梯共三部。虽经过多次维修,但基本上大楼电梯仍保留着上世纪中期采用半圆形指针的楼层指示器。1930年,万国储蓄会在公寓东侧新建了一栋楼高五层的新大楼,又被命名为新武康大楼(武康大楼副楼),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另在武康路435号建有1400平方米的汽车库及附屋。在淮海中路武康大楼的对面是上海宋庆龄故居。它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是一幢红瓦白墙的小洋房。这幢房子是一个德国人的私人别墅,1949年到1963年宋庆龄在这里工作、生活达15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  这是长宁区的另一个“网红”景点上生新所,百年前这里是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欧美侨民的“休闲娱乐天堂”,平常百姓可望而不可及;七十一年前,这里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人勿近的“科研实验区”,多年谢绝平常百姓访客;现在,这里是魔都时髦新地标——“上生·新所”。它位于有“上海第一花园马路”之称的新华路历史风貌区内,由孙科别墅、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海军俱乐部3处历史建筑、11栋贯穿新中国成长史的工业改造建筑、4栋风格鲜明的当代建筑共同组成。在这里的海军俱乐部有个“英制”露天泳池,这在全上海都十分罕见,目前已成为历史保护建筑,作为观赏用途通对市民开放。泳池水质澄澈湛蓝,与泳池边的彩色马赛克地坪、马赛克标识泳道相互衬托。这里一度成为外籍侨民和上生所员工家属夏天最爱的娱乐场所,承载着数代回忆。这里最惹眼的莫过于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它的外观有一整排连续的都铎式拱形玻璃门,显得十分壮观。想象一下阳光射入室内留下长长的影子,应该美的不可方物。而拱形玻璃门的上方是一个别致的大型露台,当时的外籍侨民会在夏夜到露台上聚餐,喝酒,吹风,举办舞会等。</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松江区的广富林遗址,它是上海历年发掘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考古遗址。在这里,时间拾起废墟的遗址,祖先身在故地,心坐庙宇,白天一边触摸荒荒黑地、一边用杆栏修筑家园,晚间边敲理想与现实的木鱼、边用骨针缝缀遮体御衣。广富林遗址的挖掘,松江区浓墨重彩的抒写了良渚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溶的光辉篇章。这里有占地120亩的文化展示区,分交流、展示和演艺三个中心,还有由三座中式建筑风貌的“水下文化展示馆”组成。 遗址公园已建成的遗址公园一期中有富林湖、展示厅、知也寺、江南古宅等。“飘在水上的大屋顶”是其最大的特色之一,被称为隐匿水下的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  这个展示厅也被大家称为广富林博物馆,其主体结构都隐藏在水下,水面上只有屋顶,以此隐喻远古文化的深藏不露和深厚底蕴。一潭烟波浩渺的池水,加上如同“漂浮”于水中、具有现代中式建筑风格的“金字塔”,体现了传统山水画的水墨意趣,展现了人类文明和水的交融关系。这些临水而建、浮在水面的尖顶建筑就是遗址博物馆,是展示区内最大的亮点。“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先有广富林,后有松江史”。广富林文化遗址被称为“上海之根”,里面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文化。这里有江南水墨风格的明清徽派建筑、有网红“小京都“、有唐风的三元宫、有“小故宫”的红色廊庭、还有一望无际的水稻田和桃园。</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松江区的另一“网红”景点欧洲小镇,它之所以能够爆火原因是这里的景色非常像欧洲,被称为上海的洋气小镇。不仅建筑风格非常洋气,而且连它的名字也同样非常洋气,它就叫做"泰晤士小镇",如今是上海网红旅游景点之一。整座泰晤士小镇并不大,只有1平方千米,总建筑面积有5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了60%,是一处有着居住、旅游、休闲的多功能的社区。整个小镇从建筑到布局都最大程度的欢迎欧洲风情,在这里每一条街道都有不一样的风情,每一条巷子都有不一样的观感,在小镇的东面有400亩的湖景。整个小镇一步一景。泰晤士小镇的设计,充分依托了松江良好的生态环境,引入英国泰晤士河边小镇风情和住宅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最佳和谐,体现松江新城浓烈的现代化、国际性、生态型以及旅游文化气息。并将自然流畅的道路系统与优美的河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整个区域开发的骨架。</p> <p class="ql-block">  整个小镇打造的非常的美,到处都是欧洲风味,是一处非常适合拍照打卡的地方,在这里拍出的照片都很好看,而且这里还有很多的新婚夫妻来拍婚纱照,非常的美。在小镇上还有一处钟书阁,这是一座别有风味的书楼,在这里可以点一杯咖啡,再翻上几本书,也是非常不错。就算不是来看书的,摆拍几张照片也是很不错的。为了使在泰晤士小镇生活、休闲、工作的大家享受一流的居住环境和完善的配套服务,整个小镇还建有20多万平方米的公共配套及商业服务设施,包括体检会所、健身俱乐部、美术馆、城市规划展示馆、包玉刚实验中学、立诗顿宾馆、小镇一号红酒会所、泰晤士天主堂、法兰山德音乐艺术中心等。在这里,人们可以观看各种艺术展览:包括世界著名雕塑大师阿曼的作品展、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民俗剪纸展、书法作品展等层出不穷;在这里,人们还可以参与各项活动:时尚嘉年华、节日休闲音乐派对、婚恋博览会、天主堂主日弥撒、品牌服装发布秀等比比皆是;在这里,人们也可以与国内艺术领军人物对话:时尚婚庆、原创动漫、优雅音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