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名师,赋能成长——柴桑区第一小学英语教师赴南昌参加“和美课堂”学习小记

<p class="ql-block">  春意甚浓,为所有美好的开始;学习赋能,只因共同教育追求。4月18至4月20日,柴桑区第一小学5名英语教师齐聚英雄城,参加了“和美课堂”第二十三届全国小学英语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  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语篇为载体,指向主题意义探究,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创设真实活动情境,几位名师切实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让与会教师受益匪浅。</p> Day 1 <p class="ql-block">  朱迪老师执教的《My School Calendar》聚焦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课堂以“校园日历”为主线,通过播放校园活动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并说出已知月份词汇。结合课本情境图,她带领学生学习“school trip、sports meet”等活动短语,通过角色扮演练习“When is the...? It's in/on...”句型。此外,她设计“制作班级日历”小组任务,让学生用英语规划活动日期,最后拓展介绍西方“Thanksgiving”与中国“Mid - Autumn Festival”的日期及传统,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p> <p class="ql-block">  齐彩平老师执教的《When is the art show?C story time》一课,以故事为主线构建语言实践场景,让我深刻体会到情境教学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作用。她通过生动的动画和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激活故事氛围,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预测情节,她鼓励学生大胆改编对话、添加表情动作,这种“观察—预测—实践—创造”的教学路径,既精准落实了日期表达等语言知识点,又以故事为载体激活了文化感知与创新思维。让我切实感受到:故事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递,更是通过情境浸润实现文化理解与思维生长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桂婷婷老师的这堂《Helping our parents》展现了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深度融合。她以“家庭责任”为主线,通过播放学生日常家务视频营造真实语境,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洗碗、整理房间”等场景,自然突破“sweep the floor”“wash the dishes”等重点词汇。课后实践作业,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让学生在持续参与中养成劳动习惯。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既让学生在沉浸式语境中掌握语言知识,又通过细腻的情感铺垫,让“帮助父母”从一句口号变为内心认同的行动,体现了“语言为载体,育人为根本”的教学智慧。</p> <p class="ql-block">  听王超老师执教《Old toys letters and sound》,深受启发。课堂以“魔法e”为钥匙,用音符切分法拆解单词结构,如通过“tu-be”节奏打拍,让学生直观感受字母u在相对开音节中发/ju:/的规律。二维拼读表对比“cute”与“cup”,清晰呈现开、闭音节发音差异,搭配旧玩具教具创设情境,让抽象语音规则化为可触摸的体验。尤其欣赏老师将“魔法e”融入玩具故事,以“字母魔法改造旧玩具”游戏激活参与感,既传授拼读技巧,又渗透环保理念,让语言学习如音符跳跃般生动,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规律,于情境中悟发音”的高效课堂。</p> 第二天 <p class="ql-block">  观摩有光环的田湘军老师执教的《Lingling’s mother’s weekend》,深刻感受到其课堂的灵动与温度,折服于他的人格魅力。田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歌曲,富有激情的演唱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情境创设让“周末活动”这一主题自然融入语言学习。将词汇、句型教学贯穿于趣味十足的对话和角色扮演中,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英语韵律与表达逻辑。最触动的是他对课堂生成的敏锐捕捉,既夯实语言运用能力,又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温暖。最后送礼物的环节设计非常巧妙,既操练了本节课重点句型,又渗透了民族文化,展现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span style="font-size:18px;">内化、运用、迁移,</span>为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提供了生动范本。</p> <p class="ql-block">  听顾洁老师的《School rules 》,开启一场的英语教学探索之旅,<span style="font-size:18px;">顾老师致力于打造真实高效的英语课堂。</span>课堂伊始,顾老师以极具感染力的讲述,将学生带入 “School rules” 的情境中,故事作为载体,自然流畅地串联起重点词汇与句型,使知识不再生硬,而是充满趣味与活力。</p><p class="ql-block"> 这堂课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成功的小学英语课堂需以兴趣为引,用鲜活的方式传递知识;要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空间,培养其思维与自信。</p> <p class="ql-block">  观摩马东方老师执教的《The Tiger and the Fox》,深切感受到经典寓言与英语教学的巧妙融合之美。马老师以动画短片激趣导入,生动还原“狐假虎威”的故事情境,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让抽象的英文文本转化为可视化的趣味场景。</p><p class="ql-block"> 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既让学生扎实掌握“fear”“stride”等关键词句,又通过寓言寓意的深度挖掘,自然渗透“智慧不等于狡猾”的价值观引导。马老师用生动的教学智慧证明:英语课堂不仅是语言习得的场所,更是文化感知与思维生长的沃土。</p> <p class="ql-block">  听叶建军老师执教的《What do we wear》,深感其将“服饰”这一日常主题转化为生动英语课堂的巧思。课堂设计注重实践性与趣味性结合:小组合作环节,学生用卡纸制作“四季服饰转盘”,边转动边用“What do you wear in...? I wear...”进行问答练习,在动手操作中强化句型运用;“跨班服饰秀”连麦活动中,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设计灵感,如“我的雨衣是黄色的,因为雨天需要明亮的颜色”,将语言表达与创造力培养巧妙融合。</p><p class="ql-block"> 叶老师的即时评价充满温度,对学生的创意表达总会追问“Can you tell me more?”,激发深度思考。这堂课让我明白:英语教学应扎根生活,通过真实情境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让语言学习从“知识记忆”走向“真实运用”,真正实现“用英语做事情”的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课上聆听、记录、思考……</p> <p class="ql-block">课后讨论、反思、内化……</p> <p class="ql-block">  一堂堂精彩的课堂展示和专家讲座,让我们意犹未尽,受益匪浅。本次观摩活动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新课标,指明了新课堂开展的方向!追寻名师,学习赋能,我们一直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