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大型数码影像版</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清明上河图》</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由本人创作并收藏</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h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h3><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h5><h1><br><b> “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有一幅精品,属国家级文物。作品宽二十四点八厘米,长五百二十八点七厘米。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历代皇宫贵族争相收藏,在画卷问世后的八百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把玩欣赏,为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乱,历尽劫难,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br></b><span style="font-size: 20px;"><b> 作者历经四年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潜心研究,以广州番禺的宝墨园大型浮雕瓷壁画“清明上河图“为版本进行拍摄创作。利用现代数码摄影与图像处理技术,按原作比例,以忠于原作为宗旨,以一种创新的跨界(摄影/绘画)艺术形式,创作出大型数码影像版《清明上河图》。长528.7x宽 24.8厘米,达到与故宫收藏的张择瑞原作版本1:1的画幅。</b></span></h1><h5></h5><h5><span style="font-size: 20px;"> <br></span></h5><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b>作品于2016年向深圳数字作品备案中心注册,于2016年4月25日获得深圳市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促进会颁发《原创作品备案证书》。2016年9月获第十届创意中国设计优秀奖。2018年1月入选中国创意设计年鉴并获银奖。至今</b></span><b>该画卷的画布印刷版收藏于本人家里。</b></h1><p class="ql-block"><br></p><p> </p><h5><br></h5> 原创作品备案证书 第十届创意中国设计优秀奖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2018年中国创意设计年鉴</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银 奖</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