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上的酸枣熟了(十七)[原创乡土小说连载)

任永生

<p class="ql-block">(图片原自网落)</p> <p class="ql-block">(四十九)夏天炎热,最好的避暑地方莫过于土窑洞。大爷和大婶每年入伏之季,就会回到自己的窑洞中。恰逢暑期,孙子们、外孙们都放假了,也来这里住上几天。这可忙坏了大婶和大爷,他们除了每天准备三顿饭,还要带着孩子们四处游玩。智礼也陪着孩子们一起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父子俩在院内的石条饭桌前对坐,交谈着。你听,大爷问:“智礼,这次带孩子们住几天?你工作不忙啦?”智礼回答:“住上半个月吧,让孩子们在村里放松放松,回去后还得补课呢。爸,我平时不常回来,村里的事您操心要适可而止,别累着。这几个村干部这些年干得不错,在村民中赢得好口碑很不容易,您也该放下了。以后您和妈要多注意身体,您俩身体健康,就是我们做儿女的福气。”大爷说:“没事,我和你妈身体都好。只要你们工作顺心,啥都好。不过,还是那句话,你在省城机关工作,要是国家出台了关于农村的新政策,一定要及时告诉鸿业他们。你生在农村,应该知道咱农村人的不容易。”智礼回应道:“嗯,这个我知道。村里的事情,只要能帮上忙,我肯定会帮。村民们要是有事找我,我也会尽力,您放心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智礼哥在家吗?”墙院外传来喊声,一听便知是鸿业的声音。“在,在哩!”智礼起身出去迎接,只见鸿业、清明、老贾、积富、老四等人一同来了。大婶见状,拿出几个板凳放下,示意大家坐下。清明对智礼说:“哥,你回家也不告诉我一声,我昨天开车回来的,要是知道,就把你捎上了,咱俩还能在车上聊聊天。”智礼说:“我回家是因为孩子们放暑假了,让他们在老家转转,接接地气,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对老家的记忆。我妈天天念叨着要见这帮孩子,这不就带回来了,可把她累坏了,孩子们整天不是要这就是要那……”这时,大婶在一旁安抚着几个孩子吃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爷问道:“有啥事?今天你们来了这么多人。”鸿业说:“没啥事,大伙听说我哥回来了,好久没见,今天过来转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贾接着说:“智礼,咱那冷库的事你还得帮忙问问。有几个库房的温度一直不稳定,今天我又打电话问了,他们说得过一段时间才能来。你再帮咱们催催他们,冷库这方面多亏了你帮忙,我代表大伙感谢你啦!”智礼回应道:“贾叔,说这话就见外了,这是我应该做的。说白了,这块黄土地是咱的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回头就抓紧让他们落实,您放心吧!”老贾听后,放心地笑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积富说:“哥哥,这是今年刚打下的新绿豆,我爸说让给你带些。特别感谢去年我爸做手术时你帮忙操心,你找的那位专家医生给我爸做的手术很成功。听说你回来了,我爸专门让我给你送来。”说着,积富把装好的袋子放在石桌旁。大婶插话说:“拿上吧,今年咱家没种,既然是你叔的一番好意,就收下吧,省得我再给你们买了。”智礼双手合十,向积富道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窑洞上边的酸枣在风的吹拂下,“啪啪啪”地掉下几颗,吸引得大伙不由自主地抬头张望。大婶跑过去捡起酸枣,一边说着,一边递给孙子们:“今年的酸枣结得很繁。再过半个月左右就熟透了,到时候我分给你们吃。”大伙点点头,继续谈论着村里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墙院外传来羊儿的叫声,大婶带着孩子们走出墙院,只见羊娃赶着羊,嘴里还不时地吆喝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婶喊道:“羊娃子,过来,把你家的小羊羔抱过来一只,让孩子们摸摸。”羊娃听见大婶的吆喝,抓了一只刚刚出生不久、雪白的小山羊跑了过来。孩子们围着羊娃和小山羊,稀奇地叫喊着,十分开心。这时,大爷、智礼、鸿业他们也从院内走了出来。鸿业指着这一片农企开发的土地上长势葱郁的庄稼说:“这片坡地终于有了好收成,多亏了王局长牵线搭桥,这是咱们干群同心协力的结果。”大伙脸上都流露出欣慰与自豪。是啊,土地撂荒已成为当今农村十分普遍的现象。如何利用好土地创造效益,让农民有利可图,这是身处一线的干部们应该多思考的事情。这片土地经过多次周折,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才有了如今的变化。这正是乡村一线干部们应尽的职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大爷的窑洞前,大家望着这一片农企开发的土地,回顾过往,各自内心有着难以言表的情怀。在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大家齐心协力、奋斗奉献,同担风险、共享共赢,这才真正体现了人生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十)由于土地流转、合作社取得效益、村内舞台集资建设以及环境改善,这些成绩轰动了周边村庄,也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村两委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村内工作也变得更加繁忙。今天不是电视台前来采风,就是记者、专家来调研,村里的群众也因此充满自豪感,幸福感和信心十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又到了秋收的季节,人们就这样随着时令的周而复始而生活着。积富一大早就忙着和秋月往大棚移植西红柿苗,大棚地里的人们相互帮忙,轮流进行移植,为今冬明春西红柿的增产丰收奠定基础。老贾的冷鲜库也调试完备,如今他每天都在接待前来考察的客户。今年大家心里踏实多了,等到苹果收获时,不用像以往那样着急出售。有了冷库储存,大家底气十足。除了自己关注果品行情外,一切都听清明的安排,把握行情,适时出售,以增加大家的收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年的中秋和国庆相差一天,在大婶的再三催促下,二老又要到邻居家加工烤烧馍(烤月饼),等待儿女、孙子们回来团聚。你看,老两口把面和油提到三轮车上,大婶坐在车上,大爷开着三轮车,直奔邻居加工烧馍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加工烤馍的人不少,大爷把车停在门口,和大婶一起把东西拿下来。大婶喊道:“秋月,你这丫头快过来,帮姨拿一下。”秋月一见到大婶,急忙和几位年轻妇女赶过来,把面、油提了过去。秋月问道:“婶,您弄这么多,您和大爷能吃完吗?”大婶解释道:“能,给你哥哥、姐姐们带些,再过几天王大爷要随鸿业去京城参加人代会,也给你王大爷带些,这样就没多少了。”秋月应和道:“也是,一分分就没多少了。”接着又调侃道:“看把我婶子忙的,都怪我大爷这个‘领导’当得好。”大婶一听,又打开了话匣子,逗得大家阵阵欢笑。大爷只是坐在那里,静静地听着这群妇女说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秋月转过身问大爷:“爷,窑洞的酸枣打了没?”大爷用手指了指大婶,秋月心领神会。秋月又说:“婶子,什么时候打酸枣,我帮您吧?要不把酸枣卖了,今年行情可好呢!”大婶回应道:“就知道钱,分都不够分,还卖呢?”秋月又打趣道:“要不您给我蒸酸枣馍馍吃。”大婶笑骂道:“堵上你的嘴,赶快帮我捏馍馍。”几个妇女围在大婶身边,帮着捏起馍馍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时,清明也来买烧馍,说是给凤云吃。他和大爷低声说着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爷把车钥匙递给秋月,说:“秋月,一会弄完,帮我把你婶送回去,我有点事要去。”然后又对大婶说:“中午你吃饭别等我了。”说完,和清明一同离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原来今天是王局的生日。大爷虽然和王局是发小、好友,但有些事确实不知道了,也许是年龄大的缘故。听清明这么一说,大爷告别大婶,和清明一起前往王局的山庄。其实这都是鸿业安排的。鸿业知道王局的生日,也知道大爷和其他村干部的生日。每逢有人过生日,大家就聚在一起,既增进了感情,工作起来也更顺畅。所以鸿业让清明叫上大爷一起去,没想到清明买烧馍时正好碰见大爷,经他一说,大爷才明白。这也体现了鸿业做人做事的高明之处,他通过这种方式凝聚大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爷对王局说:“老弟啊,你这也太见外了,也不告诉我一声。”站在旁边的鸿业赶紧让大爷坐在王局身边。王局抱着大爷的肩膀,摇着头对清明、鸿业说:“没啥大事,一个小小的生日,何必兴师动众。我是舍不得叫大伙来吃饭,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现在是经济社会,耽误挣钱可不行啊!”王局又追问鸿业:“我就想不通,鸿业书记,你怎么知道我今天生日?”大爷抢着说:“鸿业这娃心可细了,村干部们的生日,包括我这老家伙的生日,他都知道。你以为呢?”王局恍然大悟:“噢噢,身份证上有信息,怪不得呢?”王局随手拨动对讲机,叫上山庄大堂的负责人,安排今天的生日宴。清明把村委订制的生日蛋糕交给饭庄的工作人员。王局让清明叫上村委主要负责人,内心高兴得难以言表,仿佛又回到了原单位党组织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回乡多年来,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大家可想而知。正所谓“何道夕阳晚,桑梓尽余晖”,这就是一位久经考验的老党员、老干部书写的圆满人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十一)村委一大早挤满了群众,老年文艺队敲锣打鼓,扭着秧歌。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在这个略带寒意的秋日早晨,人们的心里却暖融融的。鸿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今天要启程参加全国人代会,乡亲们都自发前来送行。对于这个村落来说,这是千年不遇的大喜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你看,鸿业身披大红花,左手拉着大爷,右手牵着王局。清明及村两委干部、老贾、老四、富祥、积富等排列有序,为鸿业送行。在人群的喧闹声中,大爷叮嘱道:“娃啊,你这次进京参加全国人代会,代表的不只是你和咱们村,而是代表整个农村,让农民有了更大的盼头。多学学外地的经验,把咱农村人的心声反映给党中央。希望你把会议精神和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带回来,让咱祖辈生活的农村人享受国家政策的红利,更好地服务农村、建设农村。”一旁的大婶让秋月把给王局拿的烧馍放在车上。大家目送着鸿业,久久才离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随着中秋和国庆双节的到来,村里的人和车渐渐多了起来。在物质生活逐渐提高的同时,村里的交通工具也有了明显变化,平均三两个家庭就有一辆代步小车,汽油摩托车被小巧的电动车取代。科技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两天,大爷和大婶又不得消停了,儿女们带着孙子、外甥都来了。难得的双节相逢长假,让这个大家庭再次团聚。虽然劳累,但他们心情愉悦,这也是老有所乐的一部分。儿孙满堂,其乐融融。大婶喊道:“老头,智礼他爸。”大爷回应:“嗯,啥事?”大婶说:“趁孩子们都在家,今儿咱们把窑洞的酸枣打了吧?酸枣也熟透了,行不?”大爷说:“行吧,现在就去?”大婶应道:“嗯呐。”大婶随即叫上智礼和孩子们。孩子们围着大婶,高兴地蹦蹦跳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年的酸枣颗粒饱满,比往年更大。智礼拿上丈把长的杆子,站在窑洞上面,一棵挨着一棵地敲打酸枣。大婶和孩子们在地上争先恐后地捡着。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如今很难见到了。站在一旁指挥智礼的大爷,看着孩子们争抢、欢叫,十分开心。他一边帮这个孙儿,一边帮那个外孙,仿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时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婶子,打酸枣也不叫上我,怕我吃你家的呀?”原来是秋月趁着空闲来打酸枣,想挣点零花钱。她和几个妇女结伴而来,看见大爷家的门开着,听见院内有欢叫声,就赶了过来。大婶笑着说:“一听就知道是你秋月这丫头,吃吧,随便吃,但不许拿走,我这酸枣还要分给别人呢!”秋月晃了晃手里多半布袋的酸枣,说:“不吃你的,我有呢。渴了,来你家喝点水。”说着,秋月顺手端起石条桌上已凉的茶水喝了起来。大婶见状,也给随同秋月一起来的几个人端了水,并示意她们坐下歇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秋月蹲着帮大婶捡酸枣,问道:“伯伯,我听积富说你有开发咱们这里酸枣产业的想法,是怎么回事呢?”大爷回答:“是啊,有这个想法多年了。让你智礼哥帮忙问了问,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说,要想挣钱,得有充足的货源。你看咱们这里,虽然每个沟沟坎坎、每个堰头都有酸枣,但管理零散,规模也不够。”智礼插话说:“是啊,要想挣钱,必须形成规模。酸枣这东西,药用价值特别高,外皮可以做成饮品,这都不成问题。我也一直在琢磨。不过,咱们村这几年的发展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村两委的领导下,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大大提高了。要不,鸿业也不可能当选人大代表,咱们村也不可能成为模范示范村。积富脑袋瓜灵活,我想你回去给积富说说,让他在这方面多想想。大爷也该省省心了吧?”智礼的话既是对村里工作的评价,也是希望老爷子不必再为村里操心,该歇歇了。但作为儿子,他知道,操了一辈子心的大爷,真能歇得下来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大地上。夕阳虽然没有正午阳光那么热烈,但它以温和的余热,竭尽全力地照耀着大地,滋润着万物。父子俩站在窑洞顶上,望着远方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村庄。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村庄变迁发展,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他们俯视着周边这片开发的土地,对其有了新的期望和利用价值。大爷看着儿子,儿子望着大爷,父子之间心心相印,这份情感又有谁能完全知晓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爷,日头(太阳方言)落山了,还不回家?”远处放羊的羊娃子向大爷打招呼,赶着归圈的羊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