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下第一系列[41],四川峨眉山(3)

閑雲清烟

<p class="ql-block">由洪椿坪,过长寿桥,陡上“九十九倒拐”登凌霄亭,转陡石梯,即到仙峰寺。</p> <p class="ql-block">仙峰寺,创建于元代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时称延庆寺。位于海拔1752米的仙峰岩下,门对华严顶,背倚九老峰。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本炯禅师重建,名仙峰禅林。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毁于火。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再度重建,名仙峰寺。</p> <p class="ql-block">仙峰寺初创于元至元十八年,初为一小庵;万历四十年本炯禅师扩建为大寺,名“仙峰禅林”;明崇祯十六年毁于火灾。如今所见,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泰安、玉升和尚重建,取名“仙峰寺”。</p> <p class="ql-block">寺宇建筑由仙皇台、弥勒殿、大雄殿、舍利宝殿、餐秀山房组合而成。寺宇屋面全为锡瓦、铝皮所盖,衬托于浓翠欲滴的苍藤古树之中,故有“碧海圭玉”的称誉。</p> <p class="ql-block">寺前有九莲池,建于清末,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重修,当初主要用来储备饮用和防火用水,目前仅作应急和消防,四周石栏上有许多文字题刻。</p> <p class="ql-block">第一殿是财神殿,海拔约1725米。财神殿建筑风格典雅,充满传统中国寺庙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殿内供奉着道教四大元帅之一的赵公明,他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副戎装,被尊为武财神,周围还摆放着各种财富象征物。</p> <p class="ql-block">第二殿是大雄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两旁十八罗汉,背面供奉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全为脱纱佛像。内有一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峰头外布些慈云,常庇琉璃世界;愿人出孽海迷津,名场利薮,洞口前撑来宝筏,普渡亿万生灵”。</p> <p class="ql-block">第三殿是舍利殿,这座殿宇庄严肃穆,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古朴与典雅。步入殿内,一尊由洁白无瑕的汉白玉精心雕刻而成的药师佛像映入眼帘,佛像面容慈祥,双目微阖,神态宁静祥和,仿佛正俯瞰着世间万物,普度众生。</p> <p class="ql-block">殿内有舍利铜塔,六方七层,高3.6米,通体敷金,金光闪闪,玻璃护罩。1904年、1906、1910年,上海龙华寺僧清福三次经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度、锡兰(斯里南卡)取回佛骨舍利15枚、贝叶经3卷、玉佛五尊。后以舍利3枚、贝叶经2卷留赠仙峰寺,寺僧海岸、海良特建造舍利殿存放。此塔年限虽短,但设计精巧,亦是山中珍贵文物。贝叶经舍利子在“文革”中被毁。</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个古朴静雅的茶室,是峨眉山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木结构建筑之一,柔暖的灯光,简单大方的布置,写着“众生是佛”、“登道岸”字样的几块匾额,带着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仙峰茶会”,简单、雅静、舒心、祥和。恭恭敬敬取一壶“九老洞中水”,安安静静地泡一杯“仙峰寺上茶”,借一碗茶,长养禅心,体验“仙峰茶会”不一样的感悟,品味百态人生。</p> <p class="ql-block">仙峰寺前古木参天,茂密浓郁,寺后仙峰岩高插入云。仙峰寺掩藏于云雾之中,这里常年雨雾缭绕,草木葱茏,古树参天,深邃幽寂,恍若“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离开仙峰寺下行不远,可见一巨石如斧劈,为峨眉山四大奇石之一。巨大的石壁上刻有“南无普贤王菩萨”六个行书大字,深锁山径,字径为全山题刻之最。有趣的是,石头上端还刻着体积稍小的“仙圭石”三字,巨石因此得名。同一块石头上,佛道二家都在这里找到了本教的位置,和平共处。</p> <p class="ql-block">沿小径前行里许,有石柱六角亭台,名仙皇台,又称天皇台、三皇台,相传轩辕黄帝曾来峨眉山访道,在仙皇台遇到天真皇人,天真皇人一边品茗一边面授机宜,轩辕黄帝因此得传真经。</p> <p class="ql-block">这里视野极好,不输金顶。可以远眺峨眉山城区及周围群山层峦叠嶂,仔细看还能分辨出刚才爬过的九十九道拐终点凌霄亭,以及将要去的遇仙寺和九岭岗。</p> <p class="ql-block">上行二里有九老洞,相传系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辅、天冲、天芮、天莲九位老人栖息之所。</p> <p class="ql-block">洞口高踞在仙峰岩,下临黑龙潭,地势颇为险要。作为峨眉山最大的天然溶洞,相传九老洞是仙人聚会的洞府。明崇祯年间,翰林院侍读学士胡世安游历峨眉山后,在《登峨山道里记》一文中说“最奇者,莫如九老仙人洞。昔黄帝访广成子天皇真人游此,遇一叟洞外,询‘有侣乎?’答以‘九人’。今名以此。”</p> <p class="ql-block">虽然洞中有灯光,但是不像那些开发的溶洞各色灯光绚烂,这里的光照只够勉强看清道路。洞中初始还是比较宽,通过无碍,只是洞中飘来飘去的蝙蝠声,让人有些不寒而栗。</p> <p class="ql-block">步行数百米,在尽头有一石龛,供奉着武财神赵公明的神像,相传他曾经再此修炼。此龛应为今人重修,看介绍说以前这里就有相关遗迹。</p> <p class="ql-block">过了石龛后,洞中道路陡然变窄,亦无台阶,很多地方仅够一人通行,但是有微弱的灯光照明,所以麻着胆子又继续朝里面走了一段,直到灯光的尽头,洞中已经出现了无数更为狭窄的岔洞,至此就万万不敢再深入了。</p> <p class="ql-block">尽头旁有一处灯光照亮的地方似有文字,走近探访才发现除了今人的“到此一游”,还有诸多古人在此的涂鸦,最早的可以找到一个“嘉靖”年的落款。</p> <p class="ql-block">钻天坡共有1800多级陡峭如壁的石阶,抬头望去犹如直入云霄,古人有诗云“钻天陡绝步迟迟,蹑顶凭凌洗象池”,可见地势之险。</p> <p class="ql-block">到达钻天坡底的时候,成群结队的猴子便开始出现在路旁,此后直至洗象池,山道周围一直有猴群徘徊。小猴在老猴的带领下,站在路边、枝头以及洗象池寺院内向僧人、游人索取食物,令人觉得趣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到达洗象池,眼前所见让浑身的酸痛一扫而空。洗象池坐落于两段山坡连接处的山脊上,因而前方和左右视野都相当开阔。站在寺前向远处望去,只见群峰耸峙,雾霭苍茫,恰似海涛浮礁,加上寺院周围数不尽的参天古木,顿时令人神清气爽、心胸开阔,甚至产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叹。</p> <p class="ql-block">为了一睹“象池夜月”美景,当晚留宿洗象池,所幸天气也十分给力。晚间云收雾敛,皓月当空,万籁俱寂,月光映入寺旁池中,水天一色,景色无比幽美,难怪清代文人谭钟岳总结的“峨眉十景”将其列入。</p> <p class="ql-block">幸运的是,第二天清晨还欣赏到日出美景。我们都知道峨眉山金顶观赏日出,其实洗象池日出一样惊艳。</p> <p class="ql-block">1984年我国发行一套六枚《峨眉风光》邮票,其中第四枚即为“朝霞初照洗象池”。步行登山者,不妨在此观景。</p> <p class="ql-block">洗象池,明末时还只有一座小亭,供登山游人小憩,称“初喜庵”。17世纪末以后,经历了数次改扩建和整修,尤其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扩建了弥勒殿、大雄宝殿和观音殿三重大殿后,成为了“山中大寺”格局。</p> <p class="ql-block">洗象池的第一殿是弥勒殿,殿内供奉着一尊2米高的弥勒佛像,殿后是金身护法韦驮菩萨像。殿两旁是客堂,内有民国时期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赠送的楠木椅12把,椅背上题字“提倡佛教,改善人心,精诚团结,实现和平”。</p> <p class="ql-block">第二殿是大雄宝殿,殿额是1983年遍能大和尚所书,殿内供奉着普贤菩萨骑象金身,两旁是脱纱十八罗汉。殿后供奉着西方三圣,金身站立在莲台上,高约3米。殿内还有一口高1米、直径1米的铜钟。</p> <p class="ql-block">第三殿是观音殿,殿内观音菩萨端坐于莲台之上,两壁悬挂着20幅观世音菩萨像,每幅高1.2米,宽0.8米。洗象池的寺藏文物非常丰富,藏经楼上供有一尊瓷制观世音菩萨像,带座高约尺余,制作精良。</p> <p class="ql-block">寺院内尚有“岩谷灵光”“古洗象池”“象池夜月”等明清题刻。洗象池之名究竟从何而来?峨眉山文史学者汤明嘉的《圣地峨眉》一书中是这样说的。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其坐骑为六牙白象,洗象池附近曾有一方“明月池”,相传普贤骑象登山时曾汲水洗象,故名。</p> <p class="ql-block">从洗象池经连望坡可到雷洞坪,这段路程长约3.5公里,是全山最为陡峭难行的几段山路之一,也是全山自然风光最为奇美的路段之一。</p> <p class="ql-block">雷洞坪位于连望坡上,海拔2430米,邻近峨眉山金顶,是峨眉山高山区冬季旅游的最佳景点之一。坪左悬岩千丈、云雾弥漫、深不见底,“雷洞坪”亭边亦是重峦叠嶂、悬崖峭壁,景色壮美。</p> <p class="ql-block">现仅存的一亭一殿,为坐南朝北、砖石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琉璃瓦屋面。殿内一楼正中供弥勒像一尊,造型古朴庄重。</p> <p class="ql-block">雷洞坪碑与禁声铁碑:雷洞坪侧旧竖有禁声铁碑一通,禁止游人大声喧哗,否则迅雷惊电,风雨暴作,体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传说。</p> <p class="ql-block">雷洞坪,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被誉为新十景之一,其美景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晴天,还是阴雨连绵的日子,雷洞坪都能以其别具一格的“仙气”深深打动你的心。</p> <p class="ql-block">阴天时的雷洞坪,烟云缭绕,山峰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卷。当灰色的天幕低垂,烟云弥漫之际,仿佛是天庭中的祥云飘落人间,其景致之美,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站在峨眉山雷洞坪之上,极目远眺,云雾仿若被一双无形巨手肆意摆弄。云卷云舒间,那翻涌的姿态千变万化 。厚重的云层如汹涌的潮水,自天际滚滚而来,气势如虹。又似千军万马嘶鸣奔腾,马蹄声在呼啸风声中若隐若现,激荡人心。这般壮阔景致,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沉醉其中,满心震撼 。</p> <p class="ql-block">雷洞坪山峰在迷蒙中若隐若现,随着季节的更替,这里的景色也变幻莫测。春天,可以欣赏到杜鹃花的盛放,它们竞相开放,点缀山间;夏日里,山林烟雨缭绕,为游客带来一丝清凉;秋天,雾中的红叶宛如画卷,层层叠叠,美不胜收;而到了冬季,白雪覆盖了整个山峰,漫山皆白,银装素裹。</p> <p class="ql-block">踏入这片美景,仿佛跌入了一幅流动的水墨画中,这里的仙山胜景让人流连忘返。无论心灵曾遭受怎样的疲惫与创伤,都能在这片宛如仙境的景致中得到深彻的治愈与放松。</p> <p class="ql-block">以纯净的蓝色为背景,形态各异的云朵如同精巧的点缀,远处的山峰宛如海中的岛屿,构成了一幅如梦似幻的美景,令人感受到一种不真实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雷洞坪的美,超脱了尘世的喧嚣与烟火,仿佛一处世外桃源。在这里,清风送爽,朗月皎洁,红日霞光交织成一幅绝美的画卷,不论游客多少,不论天气如何变化,它的美丽都永恒不变。</p> <p class="ql-block">山林间的飞鸟与盛开的花草,都静静驻足,成为雷洞坪的忠实观众,共同见证着这片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日落之际,霞光四溢,将原本纯净的蓝色天幕涂抹上了一层梦幻般的紫色。云层的边缘被金边轻轻勾勒,宛如艺术家不慎打翻了颜料盘,将天空化作了一幅绚烂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冬季的峨眉山,如同一幅精美的冰雪画卷,充满了独特的魅力。而在这幅画卷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雷洞坪滑雪场。</p> <p class="ql-block">它位于风景如画的峨眉山风景区内,占地面积15亩,冬季平均气温-5℃,积雪期长达4个月。这里不仅是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更是一个让人尽情享受滑雪乐趣的理想场所。</p> <p class="ql-block">雷洞坪滑雪场拥有初级、中级、高级三条雪道和儿童雪道,无论是初次尝试滑雪的游客,还是滑雪技巧娴熟的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滑道。</p> <p class="ql-block">此外,雪场还提供专业的教练指导和租赁服务,让每位游客都能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滑雪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除了滑雪,这里还有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等待游客们去探索。你可以尝试在雪地上进行各种户外运动,如雪地摩托、雪上飞碟、雪地拔河等,尽情释放冬日的激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