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美篇昵称 : 焦点</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美篇号 : 75199492</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景点坐标 : 庐山美庐别墅</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庐山山上寻古迹,美庐别墅近代史“。说起庐山,那真是个美得让人心醉的地,特别是那“美庐”,简直就是人间仙境,让人一提起就心里向往。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美庐,让我听了所见所闻为您述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2025年3月23日的下午,导游把我们带到美庐参观游览,也是我最向往的地方。美庐啊,它坐落在江西九江市庐山牯岭镇赤山一处怀抱里,躲在大山的壁湾里,四周绿树成萌,鸟语花香,一走进那地界儿,就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所有的烦恼随着山间的风飘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美庐前面有条小溪潺潺流过,水清得能看见鱼儿,那水声就像是大自然最动听的乐章,让人心情舒畅。背后则是巍峨的庐山,云雾缭绕,时而清晰如画,时而朦胧如诗,美得让人挪不开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庐山美庐,这座掩映在苍松翠柏间的别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建筑之一。它不仅是庐山别墅群中最负盛名的一座,更是唯一一座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都曾居住过的房子。在这有限的时间里, 我会好好的游览一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庐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浮相联翩,它的建筑更是别具一格,中西合璧,既有中国古典的韵味,又有西方建筑的典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庐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雕梁画栋的精致,又有西式建筑的简约大方。走在里面,你既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能领略到西方文化的独特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庐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得非常精致,无论是门窗的雕刻,还是屋顶的瓦片,都透露出匠人的用心和巧思。站在院子里,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岁月的沉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庐别墅的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卉和树木,一年四季都有花不败。不远处还有一座小亭子,供人休息和观赏风景。坐在亭子里,品一壶好茶,看云卷云舒,听鸟语虫鸣,真是惬意极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庐别墅,又称“美庐”。是庐山所特有的一处著名人文景观,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蒋与宋美龄曾在此居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庐别墅始建于1903年,最初是英国人诺兹勋爵建造。1933年,宋美龄从好友英国人赫莉手中购得。后来,并将其命名为“美庐”——取宋美龄之名,寓意美好居所。1949年后,毛泽东也曾多次下榻于此。一座建筑,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风云际会,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沧桑巨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别墅位于庐山市河东路180号,前临长冲河,背依大月山,占地面积455平方米,建筑面积996平方米。美庐别墅现为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庐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元素。主体建筑为石木结构,外墙用庐山特有的花岗岩砌成,厚重沉稳。屋顶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歇山顶,飞檐翘角,气势恢宏。内部装饰则充满西式风情,壁炉、吊灯、落地窗,无不彰显着主人的品味与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美庐别墅的阳台上,远眺庐山群峰与别墅群,云雾缭绕,气象万千。近观庭院,花木扶疏,曲径通幽。这座建筑既有山的厚重,又有云的飘逸;既有历史的沧桑,又有自然的灵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除了庭院的自然风光,别墅的内部陈列很多文物也颇具持色。随着人潮进入,开始参观别墅内部的房间。首先来到的是客厅,周恩来总理也曾两次在此与蒋共商抗日大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庐别墅是唯一一幢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都居住的地方。在这间展室,分别引用毛主席和蒋说过的两句话,形成鲜明对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原是宋美龄的卧室,另一间房屋里,有一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钢琴(有德国生产),以及写字台、衣柜、梳装台等家具,这边还有美国早期的冰箱,以煤油为能源启动压缩机制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庐山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就见证了历史。第二次国共合作并共同抗日,同样与庐山紧密相关。周恩来与谈判。展柜里的照片资料,是一些当时的史料。墙上这些照片相关人物大都是在庐山时所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墙上的庐山山水字画作品都是出自宋美龄之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去廊继续参观。这个展室里都是毛主席的诗词、书法作品和用过的实物。图为《七律-登庐山》。毛主席喜爱的唱片和用过的录音带等重要物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美庐别墅内部之后,从出口走下来原路返回时,只见庭院深深,绿树环绕,指示牌左侧的“美庐”石刻二字,由蒋介石写于1948年8月。1959年毛泽东下榻美庐时,工作人员曾欲将刻在石头的两个字凿掉,但毛泽东得知赶紧派秘书制止。毛泽东说:“这就是历史,不因为打掉了就没有“美庐”了——"石刻因此得以保存至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毛主席决定保留“美庐”二字,其背后体现了他对历史应持客观立场的深刻思考。他主张以理性视角审视过往,而非简单抹去历史痕迹。这一决定不仅展现了他对文化遗产的重视,更彰显了他对待历史的科学态度。通过保留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字,毛主席意在提醒人们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应盲目崇拜,而应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更好地面对未来。这一做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即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与评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的美庐已经向公众开放,成为了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那份独特的历史底蕴和自然风光。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英式建筑的典雅与庄重,更能深切地体会到中国现代史的波波澜壮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即将离开时,夕阳的余浑洒在金钱树上,这些树已有百年树龄,枝干挺拔,树冠如盖。它们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座见证历史的建筑。每当山风吹过,松涛阵阵,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尘封的往事。金钱树的铭记,为这座百年建筑镀上了一层金色。历史已经远去,但美庐依然矗立,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开创未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结束了,我们走出景区时,还有众多的游客正在不断进入。因团队行动,时间紧,此次游览美庐别墅用时40分钟。别墅景区本来不大,若只看别墅本身更不需要花多少时间。但正因为这幢建筑曾经多次见证了重要历史,才被赋予独特的史学意义和文化内涵,故而成为庐山旅游必去的人文景点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感谢各位老师的光临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