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石之文人意趣也,程声和取《宣和画谱》中的“石文化”来挥墨,《宣和画谱》卷二十“墨竹门”及卷十九“花鸟门”中,多录宋代文人以石入画之作,如米芾“拜石”典故、苏轼“枯木怪石”之喻,皆以石为“天地骨格”的象征。北野程声和摹《小棲霞》以石为题,既承宋人“以小观大”的文人哲思,又暗合晚清金石学兴盛下“石癖”风尚,呼应《画谱》“形神兼备”的审美追求。“棲霞”或指金陵栖霞山,以奇石闻名,清代文人常以“棲霞”喻隐逸之境。画名冠以“小”字,既点明瓷板尺幅精微,亦暗含“一拳代山”的赏石传统,将案头瓷画化为文人心中丘壑。 </p> <p class="ql-block">画面以单峰太湖石为核心,石体玲珑透漏,皴法兼取宋代李唐斧劈皴与元代王蒙牛毛皴,以瓷绘墨笔勾线,虚实相生,展现石质肌理的苍润感, 仿若雨后初霁,暗合“石不能言”的诗意静谧。我们来看最初的原主人真真切切是一位综合素养非常高审美独特的文人收藏者,他得到此作品后珍惜异常,配以苏工黄花梨木框,其实是又一次的“再创作”,原配黄花梨木框采用苏州文人器“榫卯攒框”工艺,边框内缘起倭角线,黄花梨木纹如行云流水,与瓷画石纹形成“木石前盟”般的天然呼应,与瓷板画面形成“工极而韵”的对比,暗藏“以木衬石、以框为界”的文人巧思!</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目光移到瓷板的左下角“石不能言最可人”红色印章,其实是陆游诗境与石意的彼此升华,此句出自陆游《闲居自述》,原诗“花如解笑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钤于石景左下角,既点明画意,亦隐喻文人“以石自况”的孤高心境,体现了北野程声和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高超绘画水平!晚清瓷板画多散失框,此作木框保存完好,且工艺、年代与瓷板一致,属罕见“原装原裱”珍品。 </p> <p class="ql-block">近年浅绛彩文人瓷板备受瞩目,如2021年北京保利秋拍中,程门浅绛山水瓷板以287万落棰,瓷板的价值潜力可期。特别是程声和的墨彩作品广受浅绛收藏者喜爱,专业浅绛收藏工具书籍《浅绛瓷笺》介绍程声和安徽歙县人,字玲、名声和、号北野道人,擅画奇石,在一次偶然群聊中得到一个消息,程声和还有一个轩号叫石文轩,可见他对石是情有独衷,2021年7月8日在北京慈成文人瓷拍卖中,他所创作的一件墨彩文石四方盖盒以32万元人民币起拍,经几轮激烈角逐被竞拍者高价竞得纳入私藏。</p> <p class="ql-block">北野程声和《小棲霞·石谱》瓷板,以石为魂、以木为骨、以瓷为魄,将宋代画谱的文人精神、光绪御窑的画艺巅峰、苏作木器的匠心独运熔于一炉。方寸之间,石之静默、木之温润、瓷之清华,共述一段“物我两忘”的雅士风流,堪称晚清文人艺术“通感美学”的绝佳画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