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丝路之春,当代名师大讲堂——著名教育专家与来自陕、豫、甘、青、宁、新、晋、蒙、川名师 “聚焦新课标 研究新教材 共同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新课堂。小学英语培训专场以致力于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宗旨,以优化策略、多元融合、提升素养、最优发展为主题,特邀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作专题报告、省内外优秀教研员点评课堂教学,并与参会教师开展互动交流,解答一线教师在教学教材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p><p class="ql-block"> 本次小学英语培训专场共三天,各位专家莅临活动现场作专题报告并现场进行示范课教学。</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来自西安小学的王乐老师,她执教的是三年级英语Unit2 Expressing yourself Part A。本课语篇主要围绕日常简单的描述事物展开。Let's talk”部分,谈论了关于狗的话题,对狗的特征进行了描写:“Your dog is cute. It has ...Dogs are friendly." They can help us too."王老师亲切的引导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中运用了豆包ai技术,将学法指导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学生素养目标达成度高,本节课亮点多多,学生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全国著名小学英语特级教师戈向红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妙趣横生的英语课,在带领学生学习《The goat must go》阅读中,戈老师的幽默感为课堂增添了额外的魅力。尤其是戈老师课前趣味破冰提问激活学生思维,并根据每个环节不同分工(总结者、提问者、讨论者)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及时总结,培养了学生语言思维及学习能力。</p> <p class="ql-block">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全国著名英语特级教师沈国峰老师,他给我们带来的是六年级英语《Yuan Longping: A great scientist》。在对语篇的解析中,沈老师运用了三个疑问“Why”,“What”,“How”引导学生去理解。沈国锋老师的课以袁隆平的故事为载体,将学科育人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通过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内化语言,并迁移创新,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到袁隆平院士为解决粮食问题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受到他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 北京市英语特级教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程晓堂老师为大家带来的讲座“双减”下的英语教学为我们提供了破局思路--语言不是符号的堆砌,而是思维的载体与文化的桥梁;他强调核心素养导向,将“语言知识”转向“育人价值”,重构英语课堂目标;倡导创设贴近生活的任务情境(如模拟点餐、问路),让语言学习“有用”且“有趣”;通过开放式提问、对比分析等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与文化比较意识。鼓励教师要善用教材中的插画、音视频等非文本素材,挖掘隐性教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 王劲春老师的课堂,让我想起王蔷教授的话:真正的学习是在静静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发生的。那种润物无声的教育艺术深深的打动了我。安安静静的课堂,学生在静静享受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平日迷茫的我仿佛在这一刻被治愈了。想起那些锣鼓喧天的公开课,那些被掌声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四十分钟,方知教育的至境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原来静默深处,早已生长出整片森林。我开始期待,未来的教学中,也能创造出这样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真正让我感受到英语学习中培养</p><p class="ql-block">学生思维、创新力与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英语教学不只是停留在英语语言知识层面的教学,而是对语言知识的深度探索与研究。今后我们将随着名师的脚步,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沈 琼 唐 静</p><p class="ql-block">审核:冯 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