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柴火的岁月:“抓笆”的往昔时光

我的未来不是梦

<p class="ql-block">抓笆弄柴火:重拾往昔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农村老家的门角里,一把抓笆映入我的眼角,回想当年人们用抓笆弄柴火的情景,时常在记忆的脑海中徘徊似乎是一幅画面,如同一帧泛黄却依旧温暖的老照片,于岁月的长河里熠熠生辉。那是在冬天太阳倾洒的时分,抓笆与柴火交织出一段质朴而温馨的生活乐章,奏响着过去那人间烟火的旋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回溯至儿时,在那个物质并不充裕的年代,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每一样都需要我们亲力所为,仿佛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亲手去做。除了上山斫柴这一充满挑战的劳作之外,不时常挑着一担莴篼,前往屋背口峦里抓落叶,便是家常便饭般的常有事,只要树林在没有逢春抽枝前,是有很多落叶的,里面还带有少许枯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屋背口峦里,生长着一片高大粗壮的落叶林,宛如大自然慷慨馈赠的宝藏,承载着儿时无尽的欢乐与期待。每年的冬季,凛冽的寒风如同神奇的画笔,带着丝丝寒意,将树叶纷纷染成金黄。随着那阵阵寒风,那些金黄的树叶,像是一只只轻盈的蝴蝶,挣脱树枝的束缚,洋洋洒洒地飘落,在树底下铺就了一层厚厚的“地毯”。</p><p class="ql-block">凑近细瞧,那落叶又松又软,宛如轻柔的云朵,细腻的触感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温柔。只需轻轻挥动抓笆,如同施展神奇的魔法,便能聚拢起一大堆,不多时,两莴篼便被塞得满满当当,仿佛是对勤劳的嘉奖。虽说一担干叶子不过二三十斤,看似微不足道,但其作用却不容小觑,它们通常被用作硬柴的引火之物,宛如开启温暖与美味的“钥匙”,为炉灶燃起希望的火苗,为家庭带来温馨的烟火气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众多的落叶中,松树叶堪称“宝藏”般的存在。叶尖似针堪称“松针",松树本含松脂易,松针也不赖,它们不仅极易燃烧,仿佛天生就为炉灶而生,而且获取起来也颇为轻松,好似大自然特r意给予的便利。松树底下,松针叶层层叠叠,犹如精心编织的绿色毯子,柔软而厚实。若是玩心大起,不妨在树底下寻一处舒适之地,惬意地躺下来,美美地睡上一觉,让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脸上,与大自然来一场亲密无间的接触,感受着它的宁静与包容。</p><p class="ql-block">不过,往往是家中生火做饭急需柴火时,才会如梦初醒,赶忙抓上一担松针叶匆匆回家。彼时,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便捷,真可谓“柴方水便”,仿佛与大自然达成了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有时整担的柴叶堆在灶门口,慢慢往灶里送。母亲有时将未走稳路的弟弟放在柴叶上,柴叶上既柔软又暖和,又可看到灶火燃烧的乐趣,那是边弄饭菜边生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抓笆,这一承载着儿时满满记忆的工具,凝聚着篾匠师傅的精湛技艺与无尽智慧。它有着长长的竹手柄,小头设计得恰到好处,便于稳稳握在手中,轻松掌控方向与力度,仿佛是手臂的自然延伸。而另一头较粗的竹子,则是篾匠师傅施展技艺的舞台。</p><p class="ql-block">师傅巧妙地将其砍成八九片,再用细篾将均匀分开成三角形,每一片都在那双布满老茧却又无比灵巧的手中,经过温度不高的火焰耐心炙烤,慢慢被拗成 7 字形。这一小小的变形,却让抓笆在抓取落叶时如有神助更加得心应手。通常情况下,一根竹子就能成就一个实用的抓笆,它不仅是一件单纯的工具,更是篾匠师傅匠心独运的艺术结晶,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技艺的执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后来,随着生活的变迁,时代的浪潮悄然涌来,市场上出现了买来的抓钯。那锋利的齿状设计,犹如战士的利刃,搭配上一根长长的木柄,更显坚韧有力。当它与柴草相遇,便如同奏响了一曲独特的劳作交响乐。走进屋后的树峦,或是穿梭于田间地头,挥动抓钯,只见它上下舞动,宛如灵动的舞者在天地间翩翩起舞。每一次轻轻的搂动,干燥的柴草便如同听话的孩子,乖乖地聚拢在一起,被整齐地归置,等待着为生活燃起温暖的火焰,仿佛在诉说着对生活的奉献与期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弄柴火,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收集过程,它更像是一场与生活的深度对话,一场对生活智慧的探寻。其中蕴藏着对生活的精细考量与独特智慧,宛如一本厚重的生活之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生活的哲理。不同的柴火,因其质地与特性的差异,在生活中有着各自独特的用途,恰似不同性格的角色,特别是老年人,远处弄不了,那么就近抓笆一点添灶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硬实的木柴,犹如沉稳的长者,历经岁月的沉淀,拥有持久而旺盛的火势。必须要用柴草助燃,硬柴烧完后,留下的火种,它最适合用来炖煮浓郁醇厚的汤品,仿佛是为了完成这一使命而生。在炉灶中它们默默地燃烧,如同一位无私的奉献者释放出源源不断的热量。在这持久的火势下,锅中的食材如同被赋予了生命的活力,在慢火的熬煮下,滋味相互交融彼此渗透,最终熬制出一锅令人垂涎欲滴、暖人心脾的美味汤羹。那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厨房,仿佛是生活给予的最温暖的拥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而柔软的干草,恰似活泼的精灵,带着与生俱来的热情与活力,一点即燃。在引火时,它们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如同开启生活温暖之门的先锋。只需一点火星,它们便能迅速燃起熊熊火焰,为炉灶带来生机与活力,瞬间驱散冬日的寒冷,让厨房充满温暖的气息。就像我们抓来的紫草,质地柔软,遇火即燃,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成为开启烹饪之旅的“先锋”,引领着美味的诞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常常怀着好奇与憧憬的目光像个忠实的观众,看着长辈们熟练地使用抓笆,将树叶、柴草一一收拢聚紧。那一堆堆码放得整整齐齐的柴垛,旁边静静放置着刚抓来的柴草,仿佛是生活给予我们的珍贵宝藏,闪耀着生活的光芒。柴火灶为厨房带来了温暖,那跳跃的火苗,如同生活的脉搏,为饭菜注入了浓郁的烟火香气,让家充满了温馨的味道。那烟窗里冒出来的烟是一种家的味道,一种幸福的味道,一种让人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忘怀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生活条件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厨具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炉灶,那些曾经熟悉的抓笆与柴火,似乎渐渐淡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同远去的背影,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然而,抓笆弄树叶、柴草的场景,却如同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成为了心中最柔软的角落。柴火灶烹饪出的饭菜,那独特的香气,始终萦绕在心头,如同悠扬的旋律,回荡在岁月的长廊。它不仅仅是一种味道,更是往昔岁月最美好的见证,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见证了生活的变迁,见证了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的珍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每回忆起那段时光,心中便满是眷恋与温情,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心灵的每一个角落。它承载着我们简单而真实的美好过往,那些与家人共度的时光,那些在自然中劳作的汗水与欢笑,那些在柴火灶旁等待美味的期待与满足,都成为了生命中无法忘怀的珍贵宝藏。这份宝藏,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褪色,反而会在时光的打磨下,愈发熠熠生辉,成为我们心灵的慰藉,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依然能找到那份最初的宁静与美好,不忘初心,珍惜当下,感恩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p><p class="ql-block">(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