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游江南

武夷猴

<p class="ql-block">  四月十二日至十八日, 在孩子的安排和陪护下,我先后游览京口瓜州二座名城,饱赏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美景,实现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手书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一首。</p> <p class="ql-block">【三山一渡镇江行】</p><p class="ql-block"> 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历史,春秋称“朱方”,三国为“京口”,隋唐改“润州”,北宋始名“镇江”。民国时期曾为江苏省会,1983年升为省辖市。</p><p class="ql-block"> 镇江交通便利,风光秀丽,可游景点很多,著名的有三山一渡,即西津古渡和金山、焦山、北固山。</p> <p class="ql-block">  ▽古色古香的西津老渡口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  ▽古渡口上的待渡亭。因砂土沉积致长江北移,原处江边的待渡亭现已离江水数百米。</p> <p class="ql-block">  ▽渡口旁边雲台岭上的雲台阁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镇江金山的海拔是‌43.7米‌,虽然被称为山,但其规模并不大,爬起来并不费力,适合各年龄段游客。</p><p class="ql-block"> 镇江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原名泽心寺,唐代因法海得金改名。清代康熙赐名江天禅寺,是水陆法会发源地。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佛教寺庙。</p> <p class="ql-block">  ▽金山寺香火旺盛,前来朝拜者众多。</p> <p class="ql-block">  ▽金山寺里的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  ▽金山早茶店。</p> <p class="ql-block">  ▽江中的焦山未能前往,只能远望。</p> <p class="ql-block">  北固山从古至今吸引了数不胜数的游客,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诗文。</p> <p class="ql-block">  △辛弃疾的词作《何处望神州,满目风光北固楼》气势磅礴,流传千古。这是毛主席手书的辛弃疾词一首。</p> <p class="ql-block">  ▽北固山牌坊。</p> <p class="ql-block">  ▽北固楼气势非凡。</p> <p class="ql-block">【烟花三月到扬州】</p><p class="ql-block">扬州,古称广陵,位于江苏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以园林秀美、运河文化著称,享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长江扬州段江面宽阔,十二日起连续几天大风怒号,江轮停驶。</p> <p class="ql-block">  十五日风速降至二三级,江轮得以放行。三艘渡船整装待发。</p> <p class="ql-block">  从镇江赴扬州,可以驾车走润扬大桥,也可以坐轮渡过江。李鹏总理曾为轮渡题词:镇扬汽渡,水中桥樑。十五日我从镇江坐船去扬州。</p> <p class="ql-block">  刚跨入扬州境内,迎面扬州二字十分醒目。</p> <p class="ql-block">  下船后沿林荫路步行去公交车站,然后坐车40多分钟到达扬州市区。</p> <p class="ql-block">  下午前往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参观。此館规模宏大,介绍了大运河从古代分段修建到隋朝全线贯通的全过程,讲解了大运河的巨大作用和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  十六日参观世人瞩目的瘦西湖。这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孩子让我坐游船。</p> <p class="ql-block">  下了游船迎面是漂亮的熙春台,我兴致勃勃拍了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景色优美,可以说是一步一景。</p> <p class="ql-block">  十七日参观久负盛名的扬州个园。</p> <p class="ql-block">  个园名字的由来,有两个说法。一是说,个园之景在于竹,竹字的一半是个字。二是说,取下一片竹叶,就是个字。</p> <p class="ql-block">  导游在介绍个园的名字与竹叶的关联。</p> <p class="ql-block">  扬州个园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其原址是名为“寿芝园”的私家园林。有传说清初盐商安岐曾拥有此园,后因政治牵连放弃,园邸辗转归扬州文化名流马曰琯、马曰璐兄弟所有,更名为“小玲珑山馆”。</p><p class="ql-block">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两淮盐业总商黄至筠购入寿芝园旧址,耗时20年、耗资6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江苏省一年赋税)扩建为兼具住宅与园林的豪华私园,并因爱竹而命名“个园”——竹叶形似“个”字,亦寓园主品格清高。</p><p class="ql-block"> 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个园遭兵火之灾,虽未严重损毁,但因社会动荡逐渐萧条。此后多次易主(李氏、徐氏、朱氏等),部分区域破败或改建,至1949年仅存残迹。</p><p class="ql-block"> 1949年后,个园收归国有,1982年正式对外开放;2002年回收南部住宅三路建筑,恢复历史原貌;2013年增设“个园史料馆”展示盐商文化。</p><p class="ql-block"> 扬州个园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人民日报》将其与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2014年随大运河申遗成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这副对联:家余风月四时乐,大美有味是读书,让人沉思。</p> <p class="ql-block">  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  一周的江南行,满目春色,收获满满,虽然疲劳,心情愉快。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旅游,也是此生一段宝贵经历。</p> <p class="ql-block">照片:自拍,个别取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文字:刘瑞</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9日 东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