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屋外的风195596890</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 <p class="ql-block"> 《我的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並不膜拜普希金穿旧的</p><p class="ql-block">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华丽衣裳</p><p class="ql-block">我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主义公民</p><p class="ql-block">而纵情歌唱</p><p class="ql-block">用心灵的琴弦谱写成朴素的</p><p class="ql-block">“无产阶级”的曲子</p><p class="ql-block">但愿它像黄河一样的粗犷和高昂</p><p class="ql-block">奔腾的泥水冲过那些自鸣高雅的圣殿</p><p class="ql-block">去——我命令你</p><p class="ql-block">把一切发霉的破烂统统扫光</p><p class="ql-block">有时,它也会喜欢那些</p><p class="ql-block">娓娓动听的抒情调子</p><p class="ql-block">亲切的音乐常会使它陶醉在他乡</p><p class="ql-block">那时</p><p class="ql-block">它羞涩地露出那婴儿般</p><p class="ql-block">无邪的笑靥</p><p class="ql-block">连美丽绝伦的瓦西理莎也把它</p><p class="ql-block">深挚地爱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1976.2.24</p>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一位文友在分享了这篇《我的诗》后,他用一种略带关切和调侃的口吻对我说 : “你的这篇文字的时代感太过浓郁!内容也有点太过高大上了!如今在平台上交流这样的文字,会不会有些不太合时宜呢?!”我明白他的意思,但他的这番话,也让我想起了我当年在涂鸦这篇文字时的一些情景。</p><p class="ql-block"> ——那是上世纪的一九七六年二月下旬,那段时间正是广阔天地的春耕农忙时节。记得那几天,年轻且精力充沛的我在忙完白天的农活后,晚上则窝在我的那间自建小书屋内,继续啃食从同学处借来的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欧根.奥湼金》,以及那本经前苏联科学院整理、编注后出版的高尔基的未完成手稿《俄国文学史》。因为平时很难借阅到这类书籍,那是我第一次较正式的接触普希金的文学作品和这本《俄国文学史》。在那几天里,我是真的被这两本书里的那些精彩纷呈的内容给震憾到了!其结果之一,就是留下了这篇用我当年的那腔沸腾的热血涂抹出来的稚嫩文字。 </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那位置身于“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热血知青,虽然他每天都在广阔天地里锤炼红心,小日子过得也只是在那温饱线上微微晃悠,但那位从小就接受过良好的红色教育的纯情青年,他对他的祖国和他个人的未来,却始终充满着积极向上的信念和希冀。</p><p class="ql-block"> 如今,近五十年过去了,他有时偶尔重温这篇文字,文中散发出的那种年少时的“豪气干云”总让他有些忍俊不住。但是每一次,当他久久地端详字里行间的那种甚感亲切的“一往情深”时,情不自禁间,他的那份已经开始有些冷却了的心境,竟也被他当年的那腔沸腾的热血给弄得又渐渐地激动起来……</p><p class="ql-block"> ——实事求是地说,若是站在今天的某些角度,正如上面的那位文友指出的那样,我的这篇早年习作在它的表现手法和它所表达的文字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一种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但是,它作为一篇个人岁月里的真实故事,它作为一种文友之间的正常的文字交流,至于它是否合时宜,至于现在的一些人将会怎样的去理解它和评说它,我觉得:只要我问心无愧,这些问题,还是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0日深夜阅读后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2025.4.20):1.高尔基(1868.3.28—1936.6.14),是前苏联的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治家、学者。2.普希金(1799.6.6—1837.2.10),是俄罗斯著名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3.大智大慧的瓦西理莎,或称美丽绝伦的瓦西里莎,是俄罗斯民间传说中智慧与力量的象征及俄罗斯民间妇女最理想的典型。4.《我的诗》是作者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带有浓浓的理想主义色彩的产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