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牢骚效应

笑笑

<p class="ql-block">  在网上看到一则效应,名曰牢骚效应,其说辞是:“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咋看之下颇觉怪诞,细思之后不无道理,原以为“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却不知牢骚也有有用时,适可而止促成事。于是便就来说道说道。</p> <p class="ql-block">  牢骚者怨气也,生于利害现象,起于不平心间,发诸于口,诉之于人,其目的就是发泄不满,排解郁闷,舒展心胸。原是不平则鸣,无奈之举,却不料还能起到积极效应。如此看来,这牢骚也不全是消极言语,更不尽是无事生非自寻烦恼,其中所透出的敏锐观察力以及体悟力确实有可取之处。人常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纠缠不已。故牢骚多起于事件当事人或利益攸关之人,虽说这些人或许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就事论事,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某些现象的不合理性。因为牢骚大多都有一定的针对性,且有一定的原由与依据,自然也就有了一定的合理性。若制度,既有牢骚产生,那就说明这一制度尚不完善或有漏洞;若作风,既有不满产生,那就说明工作方法欠妥或尚有改进之处等等。至于那些无病呻吟的牢骚,自是另当别论,因为这类牢骚是提不到桌面上来说的。如腔子发痒挠脊背,自作自受说不出口,却拿脊背说事,无中生有混淆视听,煽风点火无事生非。笔者这里所说的牢骚仅指前者,与后者无关。</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只要有牢骚存在,就说明它所针对的对象多少都有一定的问题,都应当认真对待。或许有人会说,牢骚也不全是正确的,难不成都要花费精力一一应对吗?笔者的答复是: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毕竟牢骚的存在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工作关系与工作成效,即便是生活中的牢骚,也同样会影响到彼此的交往与相处。所以说,认真对待牢骚总是没有错的。尽管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发牢骚的人消极懈怠,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但也不能置若罔闻,任其传播,要知道,牢骚毕竟传递的都是负面情绪,一旦影响到了人际关系,就很难恢复如初。</p><p class="ql-block">  毋庸讳言,牢骚人人都有,发与不发、会发与不会发才是关键,若是再能将牢骚转化成有理有据的意见或建议,那就最好不过了。在人的一生当中,不发牢骚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谁都会有不满或生怨气的时候,能发出来总比不发出来要好。发出来了,即便没有得到改善,也能消除几分郁闷;不发出来,不但压抑了个人情绪,而且也失去了改善的可能。所以说,有牢骚还是发出来的好,只是莫要忘记合适的方式方法与场合就行。笔者认为,发牢骚的人多是一发了之,真正耿耿于怀的人当属少数,如若当事人真的没有听到,倒也无所谓,若是听到了,就应及时沟通,以免余殃。</p> <p class="ql-block">  说牢骚道牢骚,有利有弊费思量;牢骚不发气难畅,日积月累易断肠;若是时常发牢骚,苦海颠簸幽怨长;为人处世当有度,及时沟通大气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源自网络(顺致谢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