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无利不起早"之庸见 (二)

王晓莉

<p class="ql-block">  "无利不起早",持此论者,以自己矮化的灵魂去丈量他人的精神高度,将一切高尚行为归因于难以启齿的利益算计,实则是精神世界的一种贫困。那些宣称"人性本私"的人,是将自己锁在了精神的暗室,却以为全世界都没有阳光。</p> <p class="ql-block">  马斯洛早已揭示,人的需求如同金字塔,而持此庸见者,显然被困在底层的物质需求中无法自拔。他们无法理解,当一个人的精神达到足够高度时,自我实现的需要会超越物质利益的考量。</p> <p class="ql-block">  更为可悲的是,这种论调构成了对社会价值的系统性腐蚀。当每一种高尚行为都被解读为别有用心,当每一次奉献都被怀疑隐藏动机,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基石便被逐渐侵蚀。</p> <p class="ql-block">  精神世界自有其能量法则。高尚者之所以能够持续奉献,恰是因为他们在给予的过程中获得了更高形态的能量——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不是即刻的,而是永恒的。这种能量转换机制,是那些困在物质层面的人难以理解的奥秘。如同萤火虫无法想象阳光的温暖,局限于利益计算的心灵也无法体会奉献带来的精神充盈。</p> <p class="ql-block">  面对"无利不起早"的庸俗见解,我们不必愤怒,而应抱以悲悯。那些持此论者,实则是自己精神世界的囚徒。而我们所能做的,是继续以行动证明崇高存在的真实性,如同黑暗中的灯火,不因他人的不理解而熄灭。人类文明的进步,恰恰依赖于那些超越功利的崇高选择——这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所在。</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不会记住那些精于算计的功利主义者,但会将那些超越人性的人物和时刻镌刻在永恒的碑文上。</p><p class="ql-block"> 驳"无利不起早"不仅是为左岸的奉献者、志愿者辩护,更是为我们自己的人性尊严辩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