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熙凤是荣国府的管家。秦可卿去世,宁国府无人做总管,请王熙凤去协理宁国府。王熙凤到任后,雷厉风行,将一个大家族的丧事办得井井有条,尽显其办事能力和管理才能,赢得上下交口称赞,让人见识了“凤辣子”王熙凤“辣”味非同寻常的一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到底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地方呢?稍微总结一下,就会发现她的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是细致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特别是初来乍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必须尽可能地清楚这个地方的情况,才能制订出相应的对策。王熙凤通过宁国府总管家之口,了解到宁国府有五个弊端:“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诿”;“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约束,无脸者不能上进”。王熙凤要掌理宁国府,这五件事情必须处理好,兴利除弊。同时,“即时传来升媳妇,兼要家口花名册来查看,又限于明日一早,传齐家人媳妇进来听差等语。”通过如此一般的调查了解,对宁国府的人事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不致无的放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是虑事周全。一般人家处理红白喜事,都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宁国府是大户人家,人员多,事务多,交往广,处理起来更是千头万绪。秦可卿的丧事是一件大事,关系到贾家的面子,大意不得。王熙凤先与来升媳妇商量,将丧事料理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想到,极为周密细致。这一点,除了需要缜密的思考能力之外,还需要有丰富的阅历。若是没有看到过或经历过类似事情的处理,“智者千率,必有一失”,任她再是天才,也总会挂一漏万。王熙凤出身大户世家,又是荣国府的管家,人情事理见得多、管得多,见多识广,虑事自然比一般人要周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是职责明确。要做的事情想到了,还需要布置。哪些人负责,一一进行明确的分工,每个人分到的事情,需要做到什么程度,都非常清楚、毫不含糊。有专管茶饭的,有专管洗碗的,有负责接待的,有负责收礼的,还有“监察火烛”负责安全的,等等,分工严格,做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这就等于给每个办事人员制定了明确的岗位职责,让每个人都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各负其责。损坏公物的,还需照价赔偿。可谓责、权、利分明。之后,再按点名册点名,所有应到的人员一律清点到位,无一遗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是赏罚分明。“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她把丑话说在前头,立纪立规,要求上上下下都遵守,只认规矩不认人。时间上,规定每天六点半点卯,十点吃早饭,十一点集中听汇报处理事务;程序上,抓大放小,采取小组组长汇报制。到了晚上的时候,王熙凤再亲自到各处察看,留意做了什么事情,还有哪些没做到,该赏的赏,该罚的罚。一个丫头为避免点卯迟到,起早了,又睡;结果睡过了头,反而迟到了。虽然情有可原,但王熙凤还是进行了严厉的处罚,打了丫头二十大板,毫不留情。严格的纪律既给王熙凤立了威,又让其他人感受到了违纪的后果,没有人敢敷衍了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年龄还不到二十岁。其虑事之周全、组织之严密、杀伐之果断,令人惊叹。难怪曹雪芹借宝玉之口感叹:男儿“诚不若彼裙钗”。王熙凤最终虽因“机关算净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但她卓越的管理才能远胜一般人;即使把她放到今天的管理岗位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巾帼英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