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追寻青春激情的足迹! ——(二)友谊关篇

天下为公

当部队首长得知我想去钢铁雷达六连的愿望后,主动帮助我联系了连队相关人员,我从内心十分感动!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阅兵式上战旗方队展示的 100 面荣誉战旗中,其中一面“钢铁雷达连”,承载着我生命中最炽灼的岁月。其渊源,可以说生死相依,情谊源长。 第一次上连队,风尘仆仆8小时赶到连队时,汗水浸透的军装已是汗渍斑驳。连长特意批准拎来了半桶水,当我得知这是连队因敌人炮火打断了供水管,是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取回不多的储蓄水时,我执意将水倒回了储蓄池,和全连战友每天享受半杯水洗脸、刷牙的待遇…… <p class="ql-block">我执行任务下山不久,我所住的房屋就在敌军饱和的轰炸中变成残垣断壁,连队所在的当年清军冯子材将军战斗过的三个炮台,大块的条石被炸的松动移位,雷达龙门架上竟卡着没爆炸的炮弹,伙房屋顶和锅台的铁锅被炮弹直接贯穿砸中,竟然也没爆炸,整个连队被炸的面目全非,不足 4 平方米的工作舱留下了数百个弹孔,连队的篮球场被掀起数米深的弹坑!可以想像这是一个怎样的连队!就是在这恶劣环境中,全连官兵喊出了 “人在阵地在,人在天线转,人在情报通”、“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豪迈誓言!……</p> <p class="ql-block">  85年,我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我与作战参谋上山执行任务时,竟被越军偷袭,好在陆军兄弟连队发现及时反击,才使我俩化险为夷。另一次带领通讯人员抢救被炸线路,也险遭敌狙击手的暗算,因距离远,弹道发生了偏移躲过一劫…… </p> 同年,我作为团里陪同和保护空军李永泰副司令员视察前线“钢铁雷达连”,我头戴钢盔,携带手枪和冲锋枪与首长留下了珍贵的影像。 我重返连队,眼前景象倍感振奋:营房设施现代化:敞亮的新营房取代了残垣断壁,智能设备让战备值班更加精准高效;后勤保障升级换代:标准化饭堂里,伙食从 “压缩饼干” 迈向营养配餐;荣誉室里写满了几代官兵们戍边卫国的辉煌!新一代官兵安心戍边,精神饱满,意气奋发,续写着忠诚……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曾经的战场山头,昔日的硝烟早已散尽,画着白圈的雷区警示标志已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友谊口岸”双边贸易让寂静的边境变得空前热闹与繁荣……</p> 中越战争之前,“钢铁雷达连”是中越边民友好的纽带!每当连队放电影,战士们就手举红旗在山头上挥舞,夜晚的银幕下就会坐满两国的边民,尽情地分享着银屏带给他们的无尽欢乐。那时吃水困难,战士们就将钢索一头捆在树上,一头埋入越南的河里,放下的水桶将水打满,再用卷扬机将装满水的水桶拉起来…… 如今,“镇南关” 更名 “友谊关” 的背后,是中国以开放姿态拥抱邻邦的决心 —— 当两国口岸同名 “友谊”,默契之中彰显的是对睦邻友好的共同珍视。 从炮火中挺立的雷达天线,到贸易潮中旋转的通关闸口,变的是时代面貌,不变的是 “钢铁雷达连” 刻进骨子里的忠诚与担当。当青春的足迹再次丈量这片土地,我看见的不仅是一段热血往事,更是一个国家从 “守卫和平” 到 “共建和平” 的伟大跨越 —— 而这,正是中国军人献给新时代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