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邦--沼泽大尾莺

中原虎

<p class="ql-block">  沼泽大尾莺 (英文名:Striated Grassbird,学名:Megalurus palustris),是雀形目蝗莺科大尾莺属的鸟类。体型较大的‘旧世界’蝗莺科鸟类,现为大尾莺属唯一物种。其分布广泛,遍布东洋界,包括东南亚多国及中国南部地区。沼泽大尾莺以明显的条纹和长尾著称,常于草丛、灌木顶端或电线杆上高声鸣叫。</p> 拍摄地点:云南盈江那邦<br>拍摄时间:20250305<br>摄影编辑:中原虎 <p class="ql-block">  沼泽大尾莺体长22至28厘米,体重38至56克,雄鸟比雌鸟大12%左右。具长而逐渐变细的尾羽,尾部特征明显。头部有淡色眉纹,眼后有深色条纹,耳羽淡色,略带条纹。全身羽毛呈淡褐色,头顶和颈背有细微暗色条纹,背部、肩羽和上尾覆羽有强烈暗褐色条纹,臀部通常无条纹。翅膀淡褐色,上翼覆羽和三级飞羽中心黑色。尾巴棕色,靠近羽轴较深,外缘较浅。下体白色,胸腹有少许暗色条纹,侧身和下尾覆羽温暖的淡褐色,带有轻黑条纹。虹膜浅棕黄色至棕色,上喙灰褐色,下喙棕黄色,腿呈棕黄色。幼鸟似成鸟,但下体泛黄,上体温暖的褐色,腿色更鲜艳。</p> <p class="ql-block">  沼泽大尾莺鸣唱通常始于几个尖锐的前奏音符,随后转为混乱而丰富的颤音。发出“piht”叫声,常重复。声音包括轻微的哨音后接响亮的‘wheeechoo’,以及多种版本的丰富颤音,如‘chot-chot-chot-chot which-u-quieee-chot-trrrrt-kwit-kwit-kwit-cheee-chwot’。</p> <p class="ql-block">  与外观相似的南亚草鹛相比,沼泽大尾莺体型更大,尾部更窄且尖,臀部和翅膀颜色更暗淡(少锈色),背部条纹明显,而头部和颈背相对平滑,两胁有条纹(而非光滑)。</p> <p class="ql-block">  沼泽大尾莺偏好开阔的沼泽和湿地,常见于芦苇、香蒲和其他高大植被区,亦见于稻田边缘和大型花园旁。主要生活在低地,但也出现在高达1800米的次生灌丛中(中国)和2000米的环境中(Java)。繁殖季节后可能有分散迁徙现象。以小无脊椎动物为食,包括蜘蛛和各种昆虫及其幼虫。单独或成对活动,善于在高草和芦苇中穿梭。相较于其他草鸟,它较少害羞,早晨会坐在显眼的位置,轻松摆动长尾。</p> <p class="ql-block">  沼泽大尾莺繁殖期主要在雨季开始时,印度次大陆为4月至7月,菲律宾全年皆有可能,Luzon岛为2月至7月,Negros和Samar岛为3月。巢建于草丛低处,由粗草构成,内衬细草,入口侧面开。每窝通常产4枚蛋(印度)或3枚蛋(菲律宾)。巢被大杜鹃寄生。</p> <p class="ql-block">  沼泽大尾莺分布于东洋界,广泛存在于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南方)、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南部地区。</p> <p class="ql-block">  栖息地丧失,尤其是湿地排水和过度放牧,是该物种面临的最大威胁。然而,森林砍伐使沼泽大尾莺得以向新区域扩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谢谢雅赏!</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