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云南虫谷之旅:沧源崖画、沧源天坑

黎叔

&nbsp; &nbsp; &nbsp; &nbsp;2024年,我于11月23—12月2日,参加小敏旅行订制小团走云南“滇西秘境”线10日后,又继续连着走12月3—10日“云南虫谷”线8日游。<br>&nbsp; &nbsp; &nbsp; &nbsp;虽然我先前已4次到云南旅行过,自诩基本走遍云南各地,但该线路为小众线路,还是有些偏僻地方没走过。 &nbsp; &nbsp; &nbsp; &nbsp;12月7日中午,继班鸽村后,我们来到沧源崖画景点。<div>&nbsp; &nbsp; &nbsp; &nbsp;沧源崖画景点与班鸽村、沧源天坑同属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司岗里崖画谷风景旅游区。<br><div>&nbsp; &nbsp; &nbsp; &nbsp;沧源崖画,当地的佤族人称为“染典姆”“帕典姆”“壤典姆”等,意为“画崖”。</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据景区介绍:沧源崖画共有十七个地点,分布于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勐省、曼帕、丁来、吴良等处海拔约2000米以上的山崖上,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div></div> &nbsp; &nbsp; &nbsp; &nbsp;崖画上山入口处。 &nbsp; &nbsp; &nbsp; &nbsp;沧源崖画是用手指或羽毛等蘸抹红色颜料绘成。颜料推测是用动物血调和赤铁矿粉制作的。沧源崖画是中国考古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可被识别的图像共有1100多个,大体可释的图形归纳起来分为人物、器物、房屋、动物、神祗和神话人物、自然物、符号和手记几类;内容多为狩猎,也涉及舞蹈、房屋、村落、树木、手印、战争等题材。沧源崖画罕见且全面地记录了史前西南边疆地区先民的社会经济和精神世界。沧源崖画及相关遗址的考古工作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古代民族交流、扩散历史、宗教和文化艺术史等课题提供重要的考古学证据,同时也为世界范围内的崖画遗产保护与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践案例。 &nbsp; &nbsp; &nbsp; &nbsp;2001年6月25日,沧源崖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nbsp; &nbsp; &nbsp; &nbsp; 接着,来到不远处的沧源天坑。<div>&nbsp; &nbsp; &nbsp; &nbsp; 沧源天坑位于沧源崖画谷风景区的半山腰,海拔1300米,属于糯良乡班考村。&nbsp;</div> &nbsp; &nbsp; &nbsp; &nbsp;天坑观景台。 &nbsp; &nbsp; &nbsp; &nbsp;云南大兵司导小唐。 &nbsp; &nbsp; &nbsp; &nbsp;沧源天坑被垂直的峭壁环绕,它的直径达到184米,深约235米,是目前云南境内发现的最大的天坑。<div>&nbsp; &nbsp; &nbsp; &nbsp;眼前的天坑是怎样形成的呢?研究表明,阿佤山一带分布着大量的石灰岩,这是形成地下溶洞、暗河、天坑等喀斯特地貌的物质条件。阿佤山这一区域虽然面积不大,但在地质学上却有重大意义,它是划分太平洋水系以及印度洋水系的重要分割点。几条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印度洋过来的大量水汽,在阿佤山形成丰富的降水,使得这一区域成为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各种珍稀植物在此生息繁衍。同时,大量降水对石灰岩中的纵向裂隙进行切割与溶蚀,从而造就了阿佤山地区规模庞大的天坑群。</div> &nbsp; &nbsp; &nbsp; &nbsp;沧源天坑由于深度很大、高度差异造成温度和湿度的不同,进而导致坑内的植物形成梯度分布。坑内有芭蕉和桫椤,还有一些常绿的阔叶树,主要为一些栎树类,再往上就出现了一些落叶阔叶林,如橡树等。 &nbsp; &nbsp; &nbsp; &nbsp;据当地人说,天坑内还生长着一种叫“不死草”的植物。在佤族民间,老百姓会将某些中草药混入黑泥中,制作成“娘布洛”——现今沧源摸你黑庆典中使用的黑泥就是娘布洛。而据说顶级的娘布洛是一种添加了“不死草”的中草药。当地佤族人说,不死草的叶子形状是半截的,也叫半截藤,它只生长在天坑内,且非常少见,一般有不死草的地方,周围毒蛇遍布,欲求仙草实属不易。 &nbsp; &nbsp; &nbsp; &nbsp;天坑最初被当地人发现,传说是因为一只岩蜂。很久很久以前,沧源明良寨一个叫达那的佤族汉子,攀岩走壁掏岩蜂,有一天他追一只岩蜂来到这里,发现了这些圆柱形的天坑,他回来告诉寨子里的头人:我知道崖画的山门,我可以把它打开。但头人害怕开了门会出来鬼怪害人,不敢让他开。后来,佤族人陆续下天坑打猎、砍董棕树做甑子。天坑成为崖画之后又一个神秘的佤族文化符号,渐渐被世人所知。 &nbsp; &nbsp; &nbsp; &nbsp;绕天坑上缘一圈。<div>&nbsp; &nbsp; &nbsp; &nbsp;玻璃桥:</div> &nbsp; &nbsp; &nbsp; &nbsp;除眼前这个最大的“天坑”外,在附近同一水平线上还分布着6个大小不同的“天坑”。曾有人进入其中一个,顺悬崖爬下去之后,穿过一片丛林,位于一个垂直的悬崖下面还隐藏着一个深不可测的洞穴,洞内有湖泊、沙滩、暗河、瀑布以及数量众多的石钟乳。<div>&nbsp; &nbsp; &nbsp; &nbsp;午饭后,去往下一个景点。</div> &nbsp; &nbsp; &nbsp; &nbsp;本篇部分文字内容参考百度。<div>&nbsp; &nbsp; &nbsp; &nbsp;本篇无人机拍摄素材由云南大兵司导小唐提供,黎叔编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