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字是心灵的窗口,写作是与世界对话的桥梁。在语文教学的浩瀚星空中,写作教学犹如最璀璨的星辰,指引着学生以笔为舟,在广阔的精神世界里遨游。</p><p class="ql-block"> 然而,我们的孩子在写作之路上却面临重重迷雾:基础薄弱导致表达苍白,书写潦草模糊了思想的传递,流水账式的思维难以勾勒生活的精彩,教学方法难以落地生根,情感表达更是如同荒漠般干涸。</p>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山口镇中语文教研组以“直面写作困境,探寻教学良方”为灯塔,开启了一场充满诗意与智慧的教研之旅。本学期,陈蝶老师与吴筱娟老师先后带来写作课《审题立意》,毛星懿老师带来《沉浸式作文教学之细节描写》,正是这场旅程中一次动人的邂逅,带领师生们在文字的世界里触摸更多可能。</p> <p class="ql-block"> 陈蝶老师与吴筱娟老师围绕写作课审题立意展开教学。课堂上,陈蝶老师以丰富多样的审题案例导入,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命题入手,引导学生逐步剖析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定词,如抽丝剥茧般带领学生探寻题目的核心内涵。她巧妙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审题思路,在思维的碰撞中深化对审题的理解;同时,结合范文的立意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立意带来的表达效果差异,从而掌握立意的技巧与方法 。</p> <p class="ql-block"> 吴筱娟老师则另辟蹊径,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开启课堂。她模拟真实的写作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理解题目要求,激发学生的审题兴趣与思考热情。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挖掘题目的潜在含义,拓展立意的深度与广度。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将个人的经历、情感融入立意之中,使立意更具独特性与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 毛星懿老师这节细节描写作文课通过创设 “小鳄鱼怕怕买雪糕 ” 的沉浸式故事场景,将细节描写教学融入具体情境,使抽象的写 作技巧转化为学生可感知的生活画面。例如,让学生跟随怕怕的紧张心理展开动作、神态等描写,降低学 习难度,激发学生主动构思的欲望,避免传统写作课的固定思维枯燥训练。</p> <p class="ql-block">直面困境,锚定教研方向</p><p class="ql-block"> 长期以来,学生在写作方面面临诸多困境:基础薄弱,导致写作时词汇匮乏、语法错误频出;书写质量差,影响作文整体观感;写作思维呈流水账特征,内容平铺直叙,缺乏逻辑与重点;教学指导难以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方法迁移困难;写作情感表达空洞苍白,如同荒漠,难以引起读者共鸣。</p> <p class="ql-block"> 针对这些难题,语文教研组精准定位,将本学期的教研重点聚焦于写作教学。教研组深入研读《新课程关键词》一书,从理论中汲取养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写作教学路径。老师们在共读过程中积极交流讨论,分享心得感悟,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为写作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p> <p class="ql-block">潜心耕耘,卒有所获</p><p class="ql-block"> 辛勤的付出终有回报。本学期,组内教师结合教研活动撰写的两篇教学论文,分别荣获县一、二等奖。此外,组内以“写作教研经验交流”为主题,定期开展分享活动,老师们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在写作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p> <p class="ql-block">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各年级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了针对性的写作教学计划:七年级重点开展每日微写作梯度训练与书写矫正计划,通过每日的小练笔,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加强书写规范指导,改善学生的书写面貌;八年级着重推进写作方法“一课一得”,每节课聚焦一个写作方法,让学生扎实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九年级则开展当堂作文限时训练,并对学生的优秀成果进行汇编,帮助学生适应中考写作节奏,提升写作实战能力。</p> <p class="ql-block"> 未来教研组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如何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优势深化情境写作?如何建立更科学的写作能力发展追踪系统?这些问题将推动农村语文写作教学走向更广阔的未来。正如《旧轨还乡》所启示的,最好的作文永远是“灵魂与世界的诚实对话”,而乡村教师要守望的,就是为这场对话创设丰沃的土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