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9登封市之少林寺

孤云野鹤

<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游嵩山,陡峭的山路高高的台阶让我们到峻极宫止步返回。下到山脚也才中午,回宾馆有些不甘心,我与另外四位车友打车到少林寺打卡。</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熟悉的雕像,想起若干年前我们从洛阳骑车过来,爬了个十八盘,在山顶吃午饭。下山直接去少林寺景区。这次没爬十八盘,开车师傅说过了雕像就上山,这是北线,走十八盘。我们这次是从南线过来,不经过十八盘。</p> <p class="ql-block">嵩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嵩山少林景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地处少室山腹地,面积70.83平方公里,享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景区等桂冠。</p><p class="ql-block">少林景区人文景观星罗棋布,著名景点有:少林寺、塔林、初祖庖、达摩洞二祖庵等20余处,其中源自少林寺的少林功夫,不仅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享育“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的赞誉。</p><p class="ql-block">少林景区自然景观雄奇壮丽,集中于少室山三皇寨,代表景观有:书册崖、悬空栈道、一线天、猴子观云海、悬天洞等40余处,其荟萃了五岳之糖华,藏纳了三山之灵气,以峰奇、石怪、路险、景秀而成为嵩山自然风光的代表。</p><p class="ql-block">自古山川秀、嵩山无穷奥,作为中国旅游的经典名片,嵩山少林景区将传承华夏文明圣火,笑迎四海宾朋,展示禅宗祖庭与文化圣山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嵩山少林</p> <p class="ql-block">来到少林寺,不会功夫也要比划一下</p> <p class="ql-block">塔沟桥</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名刹</p> <p class="ql-block">武</p> <p class="ql-block">少林武术馆</p><p class="ql-block">这里购票看表演,这场票已售罄</p> <p class="ql-block">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位于千年古利少林寺东侧800米处,占地面积26680平方米,建筑面积5599平方米,馆内设有560余座位的现代化表演厅一个:建筑 面积400平方米的东西练功房各一个和一处面积达2300平方米的室外练功场,是表演少林功夫的主要场所。武术馆是由国家旅游局、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我国第一所面向海内外招生、培养少林武术人才(集旅游、教学、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少林武术基地。武术馆设施齐全,教练技艺精湛是少林武术的交流中心。自1988年创办以来,派出少林武术团访问了亚欧美澳非等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先后接待了上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少林武木爱好者前来观看少林武功和习武。</p> <p class="ql-block">竹林</p> <p class="ql-block">少林欢喜地</p> <p class="ql-block">祖源谛本</p><p class="ql-block">少林寺山门前的明代石坊</p><p class="ql-block">在少林寺山门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大石坊。二石坊都由青石构造而成,形制基本相同,皆为双柱单孔庑殿式建筑。东坊高为6.15米,坊面阔3.86米,西坊高为6.15米,坊面阔3.86米。两座石坊,成为少林寺山门前导区的东、西标志。</p> <p class="ql-block">拔陀开创</p><p class="ql-block">东石坊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五月,为明徽王府出资兴建。坊顶作庑殿式,雕出正脊龙吻及四垂脊,瓦垅等。顶檐下各施四朵变形方墩形斗拱,大斗四面出卷叶,直承枋顶。额枋、方柱、下槛等构件皆仿木结构作法。坊上浮雕有“双凤朝阳”“双狮绣球”等图案。东面额坊题“祖源谛本”四个大字,为中嵩山子所书。柱子上刻对联,上联为“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下联为“心传言外,十方法教是祖元”。此坊西面题额“跋陀开创”四字,其中“跋陀”二字为1980年重刻。额的正中有书写者——明徽王的篆书方章“徽国之章”四字及竖刻行书“中岳子书”四字,额末署“嘉靖二十三年五月吉日”。该坊是1980年由河南省古建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经现场细心调查,配补少部分石构件,并用科学方法加固修复的。</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洋少林弟子</span></p><p class="ql-block">归山朝圣</p><p class="ql-block">----新加坡少众山国术体育会</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立</p> <p class="ql-block">步步生莲</p> <p class="ql-block">银杏树</p><p class="ql-block">树龄1500年</p> <p class="ql-block">观音阁</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p class="ql-block">一九二八年于兵火,一九八一年原制重建,面阔五间,生檐歇山。 内奉佛教四大天王,自东向西依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他们各保佑天地的东南西北一方,保天地之海“风调雨顺”外塑二金刚力士神像,俗称“哼、哈” 二将。</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通往大雄宝殿的甬道两侧有不少高大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该殿在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现在的大雄宝殿是1985年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木鱼</p> <p class="ql-block">云板</p> <p class="ql-block">藏经阁</p><p class="ql-block">藏经阁又名法堂,位干大雄宝殿之后的中轴线上,为高僧讲经说法和贮存佛经典籍之所。藏经阁四周由藏经柜围绕,柜子上写着"正法眼藏”,各种珍贵藏经原件摆放在橱窗内,现存《中华大藏经》 《龙藏》《大正藏》《高丽藏》及其他典籍计数万册。</p><p class="ql-block">据碑铭记载,此阁创建于元代至正(1341一1368)年间。殿内原供达摩面壁石、法器及包括明代大藏经在内的5000余卷佛经图籍等。1928年,该殿曾被石友三焚烧。现藏经阁是依据毁前资料, 于1992至1993年间在原址上重新设计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禅武堂</p> <p class="ql-block">宋代少林窑瓷器</p> <p class="ql-block">现代少林窑瓷器……一苇渡江</p><p class="ql-block">达摩一苇渡江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宗教典故。讲达摩与梁武帝会见后因达摩与梁武帝理念不合,离开南朝北上。至长江边时,折取一根芦苇投入江中,踏苇渡江。追赶达摩的梁武帝使者被突然闭合的山峰阻拦(此地后称夹骡峰),而达摩则成功渡江至北魏。</p><p class="ql-block">达摩通过此行为传递三层禅机:</p><p class="ql-block">‌1.从容心态‌:面对阻碍不嗔不怒,以智慧化解。</p><p class="ql-block">‌2.修行本质‌:简单方法(如每日打坐)持之以恒可成大道,如同芦苇承载渡江。</p><p class="ql-block">‌3.超越世俗‌:象征修行者脱离物质依赖,达到精神自由。</p> <p class="ql-block">网上下载少林寺达摩“一苇渡江”石刻图片:</p><p class="ql-block">这块“达摩画像石碑”是明代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所刻的,在碑上,达摩络腮圆眼,拱手站立在渡江芦苇上。在画像左侧篆刻着“大明弘治四年辛亥岁三月季春定山释子八十翁……”字样的文字。</p><p class="ql-block">“这块石碑是1491年由80岁的临济宗三十二世住持高僧手绘的,主要描绘的就是达摩当年渡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方丈</p> <p class="ql-block">立雪庭</p><p class="ql-block">建于明代,一九八零年重修,现为寺僧日常作佛事的场所,相传这里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达摩祖师断臂求法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立雪亭殿内神龛中供奉达摩铜坐像,为明嘉靖十年(一五三一)所铸。龛上悬挂“雪印心珠”匾额,字体遒劲,气势豪迈,为清乾隆帝御笔亲题。</p> <p class="ql-block">西方圣人</p><p class="ql-block">西方圣人殿(又名千佛殿、毗卢殿)是少林寺常住院最北端的殿宇,由明朝皇室敕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由静庵大师主持修建。清代乾隆年间(1775年)大修后,建筑风貌有所改变,但保留了高规格的皇家建筑特征,如琉璃瓦顶、龙脊装饰及乾隆御书匾额“法印高提”。</p> <p class="ql-block">西方圣人殿内东、西、北三壁绘有明代巨幅《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长42米,高5-7.5米,共495尊罗汉,色彩随时间自然变化,被誉为“中国五大寺院壁画”之一。</p> <p class="ql-block">站桩坑‌:殿内地面有48个深浅不一(最深30厘米)的脚坑,呈四排分布,为清代武僧夜间秘密练武所留,印证“昼习经典,夜演武略”的传统。是少林武术文化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武术文化见证‌</p><p class="ql-block">‌站桩坑‌:殿内地面有48个深浅不一(最深30厘米)的脚坑,呈四排分布,为清代武僧夜间秘密练武所留,印证“昼习经典,夜演武略”的传统。</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书匾额“法印高提”</p> <p class="ql-block">文殊殿</p> <p class="ql-block">达摩面壁影石‌</p><p class="ql-block">殿内靠北壁的玻璃柜中供奉有“达摩面壁影石”,高1米,宽0.5米。原石在1928年被焚毁,现存的为1980年依照旧志所载式样复制的。</p> <p class="ql-block">寺内石碑</p> <p class="ql-block">禅医寮</p><p class="ql-block">少林菜局简介</p><p class="ql-block">少林药局始建于金元时代(约公元1217年),距今近八百年。元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元好问在其《少林药局记》中云:“少林之有药局,自东林隆始。”隆,即是指当时的少林主持志隆禅师。其后,福裕大和尚在主持少林寺期间,倡导“主伤科兼修内科、儿科,医众僧兼俗疾,方为普度众生”的僧医方针,使少林医药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明代,少林寺则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医疗机构和完备的医事制度,设立医座(僧医的最高官职),药局司(专门管理草药的采植以及药剂的制作)等,同时还开设寺医学堂,培养专科僧医。清末民初,战事频繁,少林药局一度暂停。</p> <p class="ql-block">上药堂</p> <p class="ql-block">相应寮</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与少林药局相通,我们从少林寺直接进入少林寺药局,出少林药局竟然没给大门拍个照。</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祠堂</p><p class="ql-block">少林寺祠堂原名裕公祠堂,创建于元末或明初,明末战乱时倒塌,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建,更名“裕公、改公祠堂”。后逐渐成为祭祀少林寺僧祖之地,今祠堂内供有元代曹洞始祖裕公等僧祖的石或木制牌位4个,尚存《重建裕公</p><p class="ql-block">改公祠堂碑记》一通。</p> <p class="ql-block">塔 林</p><p class="ql-block">少林寺塔林是登封“天地之中”八处十 一项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位于寺院西300米处,是少林寺历代高僧安息的墓地。 少林寺塔林占地面积约14000多平方米,现存有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现代共计248座佛塔,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建塔时代最全、跨越时间最长、文物价值最高的一座塔林,集古代砖石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之大成,被专家学者誉为是“古塔艺术博物馆”,于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回程路上看到洋人在练武功</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