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日谷雨,是春天最后的节气。抓住春的尾巴,出去遛遛腿。从新街口,经护国寺、定阜街、白米斜街、什刹海达地安门。一路走走看看,这一路有许多名人故居和历史遗迹,是京城历史文化旅游的重点线路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中国书店新街口店是众多中国书店分店之一。这个分店是路边店,不大,很亲民,店里有不少老旧书。一个姑娘以80元购得一套三本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的《红楼梦》,很值得。</p> <p class="ql-block"> 西直门天主堂,又名圣母圣衣堂,俗称西堂,名列北京四大天主堂之一。(百度)</p> <p class="ql-block"> 西直门天主堂是北京四大天主堂中历史最短规模最小的一个,也是四大天主教堂中唯一一个不是由耶稣会士建立的教堂。(百度)</p> <p class="ql-block"> 护国寺街曾经非常……,也很热闹。现在这条街已经干净、有序,还不失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护国寺小吃正店。</p> <p class="ql-block">护国寺街52号 溥杰故居(未开放)</p><p class="ql-block"> 溥杰(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一生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从皇族成员转变为战犯,最终通过改造成为社会活动家与艺术家,其书法成就尤为突出。</p> <p class="ql-block">护国寺大街9号 梅兰芳纪念馆,馆名由邓小平题写。</p> <p class="ql-block"> 梅兰芳是中国京剧的代表性人物,四大名旦之一,其以独特的“梅派”艺术风格和创新发展成就显著,作品展现出高超技艺。(百度)</p> <p class="ql-block">何香凝作梅花</p> <p class="ql-block"> 从梅兰芳纪念馆出来,跨过德胜门内大街向东来到定阜街。</p><p class="ql-block"> 定阜街3号庆王府,是清末庆亲王奕劻的府邸。奕劻是清朝末期的重臣,曾任内阁总理大臣。</p><p class="ql-block"> 庆王府现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 定阜街幽静、清洁、整齐,没有街边店。路边的栅栏很漂亮,秋天的银杏一定很美,是个很出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从地图上看,栅栏的那边是辅仁大学旧址和一二九运动纪念碑。希望早日开放。</p> <p class="ql-block">向恭王府进军</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周边,新一代的骆驼祥子。</p> <p class="ql-block">人太多了,没进去。</p><p class="ql-block">60岁以上半票。</p> <p class="ql-block">这个院子清静的你不敢相信,其曾是恭王府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郭沫若故居,60以上半票,65以上免票。</p><p class="ql-block"> 很清静。</p> <p class="ql-block"> 巨大的银杏遮阴蔽日,可以想象秋天将是什么样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这棵银杏树被郭沫若称作“妈妈树”。1954年春,夫人于立群患重病离京治疗,他从大觉寺林场移回一棵小树苗,种在西四大院胡同的寓所中,取名“妈妈树”,祝愿孩子们的母亲早日康复。1963年秋,郭沫若迁入此宅时,和夫人一起移到这里种植。</p> <p class="ql-block"> 银杏树下的郭老背靠着盛开的牡丹和紫藤。</p> <p class="ql-block">郭沫若故居垂花门前两座古钟的含义,DeepSeek告诉我,其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一、文物的历史渊源与收藏背景</p><p class="ql-block">1. **不同朝代的珍贵文物** </p><p class="ql-block"> 垂花门两侧的青铜古钟并非一对,而是分别铸造于明代天顺元年(1457年)和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二者相差300余年。明代钟体型较高、颜色较浅,钟身呈圆筒形;清代钟略低、色泽更深,下端开口呈喇叭状。这种差异反映了明清两代铸钟工艺的演变。</p><p class="ql-block">2. **郭沫若的收藏与展示** </p><p class="ql-block"> 郭沫若作为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文物价值有深刻认知。他亲自从文物商店购得这两口钟,并将其安置于垂花门两侧,作为“镇宅之宝”。钟下还配有金砖底座,进一步彰显其文物价值。</p><p class="ql-block"> 二、文化象征与个人寓意</p><p class="ql-block">1. **古钟的象征意义** </p><p class="ql-block"> 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和平与秩序。郭沫若曾长期担任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主席,致力于国际和平事业。这两口古钟可能寄托了他对国家安定、世界和平的期许。</p><p class="ql-block">2. **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p><p class="ql-block"> 明代钟与清代钟的并列,体现了郭沫若对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包容与传承。这种跨越时空的组合,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暗合其学术研究中“贯通古今”的追求。</p><p class="ql-block">三、建筑布局与美学考量</p><p class="ql-block">1. **对称性与装饰功能** </p><p class="ql-block"> 垂花门作为四合院的重要建筑元素,其两侧的古钟与古柏相映成趣,形成对称的景观布局,增强了庭院的庄重感和历史氛围。</p><p class="ql-block">2. **艺术细节的深意** </p><p class="ql-block"> 两钟顶部的龙形兽钮为“蒲牢”,传说中龙的第四子,因其“好音好吼”的特性被铸于钟上。敲钟时木杵制成鲸鱼状,寓意“鲸击蒲牢,声震云霄”,既符合传统礼制,也增添了艺术趣味。</p><p class="ql-block"> 四、可能的个人情感关联</p><p class="ql-block"> 郭沫若在故居布局中常赋予物件特殊寓意。例如,移栽“妈妈树”寄托对妻子于立群的祝福。同理,两座古钟或许隐含他对家庭、事业或历史的某种私人情感,尽管具体深意未明确记载,但与其一生追求的文化使命和家国情怀相契合。</p> <p class="ql-block">总结</p><p class="ql-block"> 门前的两座古钟既是珍贵文物,也是郭沫若文化理念与审美追求的具象化体现。它们承载了历史记忆、艺术价值与个人情怀,成为故居中独特的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 院子里两株巨大的海棠和满园的牡丹,彰显了主人的情愫。.</p><p class="ql-block"> 很遗憾,海棠的花期已过,没有看到老树海棠花开的盛景。幸运的是谷雨看牡丹,观赏正当时。</p> <p class="ql-block">十分简陋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中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中国现代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之一,甲骨四堂之一。中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思想家、书法家、政治家。(百度)</p> <p class="ql-block"> 从郭老故居出来,经过荷花市场。白天就这么多人,不知道晚上会是什么样。</p> <p class="ql-block"> 张之洞北京故居位于白米斜街11号。</p> <p class="ql-block"> 张之洞 晚清重臣、洋务运动后期核心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p> <p class="ql-block"> 白米斜街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街,紧邻什刹海南岸。没有酒吧歌厅,很清静。</p> <p class="ql-block">.现代+复古=时尚</p> <p class="ql-block"> 万宁桥(Wanning Bridge),又称海子桥、后门桥,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万宁桥被誉为“中轴线上第一桥”,是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之一,是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也是北京市唯一还在为社会交通服务的元代桥梁。</p><p class="ql-block"> 万宁桥为单孔拱券桥,长约34.6米,宽约17米。桥拱净跨度约7.2米,拱高约3.5米,桥西存有四只镇水兽(上、下各两只),桥东存两只,其中桥东北护岸上的为元代石雕,桥西设澄清上闸。</p><p class="ql-block"> 一座古老的石桥,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它有太多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桥西北岸镇水兽</p> <p class="ql-block">桥西南岸镇水兽</p> <p class="ql-block">中轴线今昔</p> <p class="ql-block">火神庙</p> <p class="ql-block"> 火德真君庙,俗称“火神庙”,位于地安门外大街77号,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年)。</p> <p class="ql-block">这半天遛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