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的菜园絮语

涧河水韵

<p class="ql-block">谷雨时节的菜园絮语</p><p class="ql-block">暮春的风掠过窗棂,将日历轻轻翻至四月。在岁月的长河中跋涉半生,我与农事的缘分,竟在临近退休之际悄然绽放。那些曾被我束之高阁的农谚,在一方小菜园里,渐渐显露出它们鲜活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年少时,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工作岗位,我的生活始终与书本、文件相伴。对于农活,我就像一个从未入门的外乡人,除了假期偶尔在田间帮忙,对其中的门道知之甚少。至于农时与节令,更是从未放在心上。那些流传千年的农谚,如 “打春一百,磨镰割麦”“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开始种白菜”,于我而言,不过是顺口的短句,没有温度,也没有意义。</p><p class="ql-block">直到租下那片小菜园,我才真正开始留意起节气的流转。而今年的谷雨,更是让我对土地、对农时,有了更深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谷雨前夕,集市上满是春的气息。我穿梭在摊位之间,耳边回响着老人们念叨的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精心挑选着菜种和菜苗。嫩绿的黄瓜苗、紫莹莹的茄子苗、青翠的番茄苗…… 每一株都承载着我的期待。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栽入泥土,每日浇水、施肥,看着它们在阳光下舒展枝叶,心中满是欢喜。那些撒下的耐热萝卜和青菜种子,也在春雨的滋润下纷纷发芽,为菜园染上一片新绿。</p> <p class="ql-block">菜园里的大蒜正值生长的关键期。农谚说 “四月蒜,泥里蹿”,这个 “蹿” 字,生动地描绘出大蒜在四月里疾速生长、膨胀的模样。我每天都会去菜园,看着大蒜的叶子一天比一天挺拔,白色的蒜茎在泥土里不断壮大。为了让它们喝饱水,尽情生长,我频繁浇水,期待着丰收的那一天。</p> <p class="ql-block">园中的韭菜,经过一冬一春的沉淀,叶片变得格外肥厚。谷雨前,我割下了头茬韭菜,鲜嫩的韭菜与鸡蛋搭配,包成饺子,咬上一口,满是春天的味道。大葱也到了收获的时候,粗壮的葱白,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我收了几十斤大葱,一部分做成了美味的猪肉大葱馅饺子,剩下的送给了亲戚朋友,与大家一同分享这份来自土地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今日清晨,在 “学习强国” 上浏览时,一张谷雨海报映入眼帘。我这才惊觉,原来谷雨已至。顾不上吃早饭,我匆匆赶往菜园。晨光中,泥土散发着湿润的气息,新长出的菜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我拿起锄头松土,施上蔬菜专用肥,然后开始浇水。许是太过心急,水龙头没有拧紧,一股水流突然喷涌而出,打湿了我的脸庞和衣衫。凉意袭来,我却忍不住笑了。这一刻,我仿佛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那些曾经陌生的农谚,此刻都化作了田间生动的图景 ——“打春一百,磨镰割麦”,原来春天的耕耘早已为盛夏的收获埋下伏笔;“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开始种白菜”,不同时节的接力播种,是农人对时序最虔诚的遵循。</p> <p class="ql-block">回到家中,仍沉浸在菜园的美好之中,一首小诗涌上心头:“晓色开帘入,晴光染陌畴。风摇新柳软,露润嫩蔬柔。挥锸松云垄,提壶灌玉瓯。甘霖随汗落,心醉望丰收。” 谷雨,这个充满诗意与希望的节气,不仅带来了一场及时雨,更让我在与土地的对话中,读懂了农谚里藏着的古老智慧,找到了生活最本真的乐趣。或许,这就是岁月最好的安排,让我在人生的后半程,与农事、与自然,结下了这段迟到却珍贵的缘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