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书越岭

一诺千金

翻书越岭 <p class="ql-block">  如果周末没有去浪的话,总觉得是被虚度的。今天跟着林老师,跟着民进的小伙伴们,真真切切体验了一回“翻山越岭”——累是真累,但快乐也是真快乐。</p> 翻山越岭记 <p class="ql-block">  早上8点从农商银行出发,8:45到分水关,正式开走!</p><p class="ql-block"> 结果刚出发几分钟,爬那段陡坡时,我的喘气声活像台破风箱,“呼哧呼哧”响得自己都脸红。偷偷瞄了眼同行的小伙伴,发现她们眼神里似乎也写着“现在逃跑还来得及吗?”</p><p class="ql-block">我问徒步爱好者:“这山路在后面的行程中,你觉得难度咋样?”他面不改色:“还行吧。”我不死心:“‘还行’是累还是不累啊?”他咧嘴一笑:“有点累吧!”我明白了,顿时有燃起一点行走的力量和信心。</p> <p class="ql-block">  但走着走着,竟也品出滋味来。山风凉丝丝地蹭过耳朵,有人突然喊:“快看这树!花果怎么全趴在叶子上?”“这棵书是开满白色的花朵。”一群人立马围上去,原来爬山还能解锁植物学技能,大自然果然是最好的教科书。 </p> <p class="ql-block">  常言道“上山难,下山比上山更难”。这回果然体验一回,下山才是真考验。</p><p class="ql-block"> 落叶铺满石街,昨晚刚刚下过雨,走一步滑半步。身后此起彼伏的“哎哟”声:”我第三跤了!”“第五次亲吻大地,屁股都要摔成八瓣了!”说笑间,7.67公里居然被我们啃下来了。全程3小时24分钟——这可是我初中毕业后的第一次徒步,腿在抗议,心里却开出一朵小花。</p> 半角书屋的偶遇 <p class="ql-block">  碗窑古村的半角书屋像个意外惊喜。主理人肖若副老师指着书架侃侃而谈:“左边是世界文字演变史——看,古埃及象形字、中国甲骨文;右边是八大图书馆缩影,大英的、法国的、咱们国家的……最后都归到这儿。”他轻叩墙上博尔赫斯的名句:“如果有天堂,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阳光斜斜地爬过那些书脊,恍然真觉得触到了天堂的边角。 </p> <p class="ql-block">  本次阅读沙龙的主持人林娟聊起阅读与旅行时说:“书是隐形的行李,旅行是阅读的批注,文字让两者闭环。”这些年经常被她的朋友圈的文字吸引着,每次只有她出去玩,总是忍不住搬张小凳子关注她的动态……眼前浮现寒假期间她跟艺诺重走云南 ,(她是第四次游云南,)逛昆明的农贸市场,手上抱着一堆昆明的热带水果,在中缅边境遥看缅甸的人,听听缅甸这些年惊心动魄的大事……她用她的双腿去丈量这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渐渐明白,阅读与旅行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它们像一对默契的舞伴——书本能带你去往脚步暂时无法抵达的远方,而旅途中的见闻又会为熟悉的文字镀上新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 案:周 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摄 影:谢再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场景一:苍南分水关—碗窑矴步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场景二:碗窑八角书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