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来到甲板上,发现我们的船已进入了莱茵河。根据旅程安排,我们的船将在早餐后停靠在位于莱茵河右岸的德国小镇-吕德斯海姆。它是德国黑森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51.44平方公里。吕德斯海姆周边还是莱茵葡萄酒中心区,以种植雷司令葡萄和出产优质雷司令白葡萄酒闻名,被称为“酒城”或“酒乡”。这座小镇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莱茵河中上游河谷的起点之一。吕德斯海姆历史悠久,<span style="font-size:18px;">相关记载</span>可追溯到864年。1200年左右,美因茨大主教的早期城堡布勒姆泽堡被重建为住所,后来归吕德斯海姆的骑士所有。1520年,查理五世在此颁发了关于莱茵河畔葡萄种植和酿酒的新规,推动了当地葡萄酒产业发展。1877年,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在吕德斯海姆的尼德瓦尔德山峰上为德国统一纪念碑埋下奠基石,进一步奠定了小镇在莱茵河河谷的重要地位。历经岁月变迁,吕德斯海姆保留了众多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葡萄酒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德国乃至欧洲著名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美因河在美因茨(Mainz)附近汇入莱茵河,而眼前的莱茵河与美因河相比更宏大壮阔,但没有美因河那种小家碧玉的灵秀之气。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流经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法国、荷兰,在荷兰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320千米,流域面积22.4万平方千米。莱茵河是阿尔卑斯造山运动的产物,在3400万-533万年前,上莱茵河地堑形成最早的莱茵河,至萨利安时期,莱茵河水系终止演变。数千年前,人类便开始在莱茵河流域生活,公元前700年,凯尔特人开始定居并将其命名为“renos”。公元前12-9年,成为罗马帝国北部边界一部分。中世纪时,沿岸已初现大河型流域经济雏形。莱茵河也是众多世界著名音乐家的灵感来源地,在浪漫主义盛行的19世纪,莱茵河成为浪漫主义作品的重要主体。从19世纪起,莱茵河就成了欧洲主要水运航道和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如今其年货运量超过3亿吨。</p> <p class="ql-block">座落在莱茵河右岸的Walluf小镇拥有如诗如画的风光,其错落有致的房屋、葱郁的绿树与莱茵河相互映衬,周边山丘环绕,还分布着大片葡萄园,是莱茵河沿岸颇具魅力的小镇。Walluf小镇位于美因茨的下游,距离大约十多公里。在这里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莱茵河畔的建筑物的房顶颜色大部分是深灰色或黑色,而美因河畔的屋顶颜色大部分是红棕色。</p> <p class="ql-block">埃尔特维勒城堡(Eltville Castle)位于德国莱茵兰 - 普法尔茨州的埃尔特维勒镇,坐落在莱茵河的右岸河畔。它是莱茵河谷地区众多历史建筑中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闻名。城堡建筑融合了中世纪防御工事的特点,塔楼高耸,墙体坚固,部分建筑保留了古朴的石砌结构,历经岁月仍散发着厚重的历史韵味 。其周边环绕着郁郁葱葱的绿树,与莱茵河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成为当地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和旅游景点。埃尔特维勒镇是莱茵高地区较大的城镇 ,居民达一万六千多人。它也是德国十二座玫瑰城之一 ,古城堡遗址周边玫瑰园芬芳四溢,五彩玫瑰装点城市,有“玫瑰小镇”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位于埃尔特维尔镇中的圣彼得和保罗教堂,其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流行的哥特式或罗马式建筑特征,不过历经多个世纪的修缮和改建,风格也有所融合。</p> <p class="ql-block">位于埃尔特维尔镇,座落在莱茵河畔的塞巴斯蒂安塔(Sebastian's Tower),它最初是中世纪防御工事的一部分,具体建造时间可追溯到13世纪左右。当时,埃尔特维尔作为莱茵河沿岸重要的贸易和交通节点,为了防御外敌入侵、保护城镇安全,建造了包括塞巴斯蒂安塔在内的一系列防御建筑。它与周边的城墙等共同构成防御体系,守护着城镇和往来的商路。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塞巴斯蒂安塔经历过不同势力的统治,见证了莱茵河贸易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马丁门(Martinstor)意为马了之门,是埃尔特维勒镇原有的四座城门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它也是小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历史上,葡萄种植者驾着马车,穿过此门,将酒桶送到莱茵河边装船。小镇的另外三座城门分别是:霍尔茨门(Holztor);卡佩尔门(Kapoeltor)及苏尔茨门(Sulztor)。</p> <p class="ql-block">耸立在莱茵河边的起泡酒公司名称-Matheus Müller广告牌,这间酿酒公司名字来源于德国莱茵河畔埃尔特维尔镇的一位起泡酒制造商,也是地区政治家 。他出身于酿酒世家,父亲Philipp Müller是埃尔特维尔的桶匠大师。他生产的埃尔特维尔起泡酒被简洁为“MM”标识,以便推广其产品 。</p> <p class="ql-block">莱茵河在朝霞的映照下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天空被染成了柔和而迷人的色彩,从橙黄渐变到浅粉,层次丰富。厚重的云层被镶上了金边,仿佛是大自然用金色丝线精心勾勒。然而好景不长,过了一会,厚厚的云层就将晨曦完全遮住。看起来,今天是个阴天且可能有大雨。</p> <p class="ql-block">驶过埃尔特维尔镇不久,我们乘座的游轮就来到了今天上午的停泊点-位于莱茵河右岸的吕德斯海姆小镇。</p> <p class="ql-block">乘坐小镇的旅游观光车从莱茵河畔的码头前往位于镇中心的缆车站。</p> <p class="ql-block">旅游观光车下车的地方是小镇的齐格弗里德机械音乐盒博物馆。这间博物馆外观具有浓郁的德式风情,采用半木结构,红白相间的木梁框架鲜明亮眼,搭配尖顶塔楼,屋顶覆以深色瓦片,塔顶尖端有精致装饰,尽显古朴典雅与浪漫梦幻。 馆内收藏着世界上种类最全的自动乐器,从音乐盒、八音盒到大型自动演奏钢琴、管风琴等,漫步其中,能聆听美妙乐音,感受机械与音乐融合的独特魅力,是音乐与机械爱好者不容错过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乘坐缆车可以前往位于吕德斯海姆小镇后面的尼德瓦尔德山(Niederwald)。尼德瓦尔德山上有著名的尼德瓦尔德纪念雕像,它是为纪念德意志统一而建。</p> <p class="ql-block">随着缆车缓缓上升,可以俯瞰脚下大片整齐排列的葡萄园,绿意盎然,仿佛能嗅到葡萄的清香。</p> <p class="ql-block">随着高度攀升,小镇全景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 远处莱茵河波光粼粼,河中小岛与对岸风光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从缆车上俯瞰,莱茵河宛如一条蜿蜒的丝带,静静流淌于山谷之间。河对岸是宾根市,它是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美因茨-宾根区的一个城镇。中世纪时,宾根地位逐渐重要,沿莱茵河边设立了海关,是当时重要的贸易关卡 。如今,宾根市以其葡萄酒产业闻名,是德国冰酒起源地,三大酿酒带(莱茵黑森,中莱茵和纳厄河)在此交汇 ,出产的雷司令白葡萄酒享誉全球。同时,它也是重要旅游胜地,保存并修复了沿莱茵河文化水岸遗迹 ,与对岸吕德斯海姆隔莱茵河相望,吸引众多游客。</p> <p class="ql-block">位于山上缆车站不远的尼德瓦尔德神庙 (Niederwald Temple)。它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由多根白色圆柱支撑,顶部是深色穹顶,简洁而大气。坐落在观景平台上,周边有绿植点缀,环境优美。站在神庙处,可将莱茵河谷的壮丽风光尽收眼底,是绝佳的观景地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尼德瓦尔德神庙是</span>由奥斯汀伯爵 (Count von Ostein) 于1790年建造,在 19 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这座寺庙成为当时许多伟大思想家的中心。热情的来访者中有布伦塔诺、贝多芬和歌德。该建筑于 1944 年11月被盟军轰炸机摧毁,经过彻底重建后于2006年6月重新开放。</p> <p class="ql-block">离开尼德瓦尔德神庙后,我们沿着一条观光步道走向位于尼德瓦尔德纪念雕像下方的观景平台。从那里,游人可以看到观景平台下方大片整齐的葡萄园,<span style="font-size:18px;">葡萄</span>藤蔓绿意盎然,顺着山坡层层延展,勾勒出优美的曲线。另外,游人也有更大的视角观赏山下莱茵河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从尼德瓦尔德山上的观景平台眺望河对岸的宾根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span style="font-size:18px;">色彩丰富</span>的建筑群落。城中教堂尖顶高耸而出,在建筑群里格外显眼,彰显着历史的厚重感。山下的莱茵河宛如一条丝带,游船、货船在河面上来来往往,彰显着莱茵河作为重要航道的繁忙。</p> <p class="ql-block">位于德国吕德斯海姆的尼德瓦尔德山顶上的尼德瓦尔德纪念雕像,它是德国著名的纪念碑之一。普法战争(1870 - 1871年)胜利后,德国实现统一,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人们决定建造此碑。纪念碑由德雷斯顿的艺术家约翰·席灵设计,其高度达38米。它奠基于1877年,1883年正式落成,成为德国民族意识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纪念碑主体是象征德意志帝国的女神日耳曼妮娅,她有10米多高,左手握剑,右手高举帝国王冠,头戴橡叶花冠 。</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底座上部雕刻着帝国之鹰,周边是当时德意志帝国22个邦国的国徽。</p> <p class="ql-block">底座右角是手握丰饶角和橄榄枝的和平之神 ;左角是右手握剑、吹响进军号角的战争之神 。</p> <p class="ql-block">尼德瓦尔德纪念碑底座上有精美的巨幅青铜浮雕和文字,它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展现与德意志帝国相关的历史场景或人物群像,可能包括战争、建设、集会等场面,以艺术形式呈现德国统一进程中的重要时刻与群体形象 ,生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与人们精神面貌。</p> <p class="ql-block">尼德瓦尔德纪念碑底座上这组浮雕人物通常被认为是莱茵河的拟人化形象,二者共同体现莱茵河对于德国的重要意义,如在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欣赏完尼德瓦尔德纪念碑后,我们走入山坡上的葡萄园。</p> <p class="ql-block">尼德瓦尔德山上,葡萄藤沿着山坡整齐有序排列,<span style="font-size:18px;">葡萄藤刚刚长出嫩绿色叶片,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span>从高处俯瞰,葡萄园顺着山坡向下沿伸,形成优美的曲线,与远处的城镇、莱茵河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站在葡萄园中仰望山顶上的尼德瓦尔德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葡萄园内的母子情雕塑像,它展现出一种母性与守护的意味。尼德瓦尔德山坡以其优质葡萄园闻名,母子雕塑与周围的葡萄园、山顶上的纪念碑共同构成独特景观,融合了人文与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设置在尼德瓦尔德山坡葡萄园中,由天然生长的粗树干构成的三脚架,它的中间还吊了一个定点锥形重锤,非常像测量用的三脚架。这座三脚架原始古朴原始,与周边葡萄园景致相衬,展现出乡村或田园的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学过干过测量的人,一定要跟这个大树干做的三脚架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在尼德瓦尔德山坡上的葡萄园里,能看到现代化农作景象。拖拉机穿梭其间,执行着耕地、施肥、喷洒农药等任务 。</p> <p class="ql-block">在山上欣赏完美景后,我们又乘缆车返回小镇。从缆车上俯瞰小镇中的建筑,它们风格多样,色彩丰富。错落有致的房屋屋顶,有尖顶、斜坡顶等不同样式,颜色从深灰到浅棕、米白不等 。部分古老建筑外墙由砖石砌成,显得古朴厚重,可能还带有历史的斑驳痕迹。此外,还能看到具有中世纪风格的塔楼、城堡遗迹,它们彰显着小镇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从缆车站出来后,我们前往吕德斯海姆小镇的斑鸠巷(Drosselgasse),也被译为“画眉鸟小巷”。这条小巷的历史可追溯到1727年 ,当时由船夫开设的第一家小酒屋drosselhof历经近300年仍在运营且口碑佳。</p> <p class="ql-block">这条小巷长仅144米 ,最窄处不过2米,由37000块碎石铺成。巷子两侧都是土特产小店、特色葡萄酒酒馆、咖啡厅 、旅馆、餐厅等,商品琳琅满目,能满足游客购物、餐饮、住宿等多种需求。葡萄丰收季,酒馆和店家会售卖自家酿造的高品质葡萄酒。</p> <p class="ql-block">小巷两旁是装饰精美、具有浓郁德国气息的黑色桁架小楼,楼层向街心突出,高低错落。</p> <p class="ql-block">小巷建筑墙上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小巷内具有特色的小旅馆</p> <p class="ql-block">吕德斯海姆小镇中的鹰塔(Adlerturm)是一座晚期哥特式塔楼,建于15世纪,是小镇防御工事的一部分。这座位于莱茵河畔的塔高达20.5米,其主体为白色,局部有红色装饰线条,顶部呈城堡样式,带有多个垛口,有历史沧桑感 。如今,这座塔是吕德斯海姆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吸引游客参观拍照,成为小镇历史文化的展示窗口 。</p> <p class="ql-block">在莱茵河边悠然游弋的白天鹅,它为河畔风光添浪漫诗意,吸引游客驻足观赏、拍照,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象征。</p> <p class="ql-block">一群正在莱茵河边觅食的灰雁。成年灰雁羽毛多呈灰褐色,带有深色斑纹,能在自然环境中起到伪装作用,幼雏羽毛为浅黄色或淡棕色,柔软蓬松。<span style="font-size:18px;">灰雁</span>多以家庭或小群体形式活动 ,彼此间有一定的社会互动,对幼雏保护意识强 。</p> <p class="ql-block">一对正在河堤上漫步的灰雁,它们粉红色的脚,与羽毛颜色形成鲜明对比 。</p> <p class="ql-block">灰雁展现出的母子情深令人动容,幼雏伴随在母雁周围,像个小跟班。一般情况下,成年灰雁都时刻陪伴幼雏左右,觅食、休憩都在一起。灰雁母子间会通过独特的叫声交流,母雁轻柔的呼唤声能让幼雏安心,幼雏遇到状况时急切的叫声也能让母雁迅速回应 。</p> <p class="ql-block">莱茵河堤上的法国梧桐树,树干粗壮挺拔,树皮斑驳,形成独特纹理,增添古朴沧桑感。河堤上成排的法国梧桐树,形成壮观林荫道景观 ,树干笔直排列整齐,树冠相连,极具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因在吕德斯海姆小镇停靠的游轮较多,所以我们乘坐的游轮只能与另外一条船靠帮停泊。这样我们得先穿过另外一条游轮,上能上到我们的船。</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的游轮徐徐驶离吕德斯海姆小镇的码头</p> <p class="ql-block">从船上远眺小镇中的圣詹姆斯教堂。这座教堂有着高耸的钟楼,其顶部造型独特,深色穹顶搭配红色装饰线条,顶端风向标增添灵动 。教堂周围环绕着色彩斑斓的德式传统建筑 ,粉、黄、白等色调的房屋,其背后则是广袤的葡萄园和郁郁葱葱的山丘,它们与教堂古朴之美相互交融,展现出浓郁的田园风情 。</p> <p class="ql-block">吕德斯海姆小镇上位于莱茵河畔的博森堡(Boosenburg),是一座方形建筑。这座城堡建于12世纪末,是吕德斯海姆镇的富克斯爵士的家族宅邸。城堡的塔楼由石头砌成,古朴厚重,历经岁月仍屹立不倒,彰显历史沧桑感。博森堡周边环绕着大片整齐的葡萄园,远处则是郁郁葱葱的山丘和森林,这些与城堡共同勾勒出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距离博森堡不远的布罗姆瑟堡(Bromserburg),又被当地人称为尼德堡。其原始建筑可能是莱茵河谷最早的石头城堡之一,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目录。</p> <p class="ql-block">远眺位于宾根市罗胡斯山(Rochusberg)东南侧的教堂,它周围有大片绿地、森林和葡萄园,从其所在的山上可俯瞰宾根市景与莱茵河壮丽景色。这座教堂为新哥特式风格,建于1893-1895年,由弗莱堡建筑大师马克斯·梅克尔和柏林石匠蔡德勒与维梅尔设计。高耸的尖塔、精美的花窗和细腻的石雕,使其充满神圣庄严之感。</p> <p class="ql-block">远眺尼德瓦尔德山顶上的尼德瓦尔德纪念碑。离开吕德斯海姆小镇不久,<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乘坐的游轮</span>就进入了莱茵河中上游最浪漫的河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