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些千古名句,像一把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对江南的无限向往。2025年4月8日至17日,我与同学及家人和朋友共11人踏上了这场梦寐以求的江南自由行,在杭州、扬州和苏州,邂逅了一场绝美的春日浪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杭州:诗意西湖 古韵悠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杭州是一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而西湖宛如温润碧玉镶嵌其中,其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此游赏,并挥洒文墨以表情怀。如大家都熟知的:杨万里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等等,举不胜举。</p> <p class="ql-block"> 4月8日上午,我们满怀期待地从河源东站出发,乘坐G1666次高铁,一路向着心心念念的杭州奔去。下午抵达杭州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前往西湖东区的如家酒店·neo安顿下来。</p> <p class="ql-block"> 河坊街位于吴山脚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属于杭州老城区。作为杭州老城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竞相游历之地,其魅力至今不减,吸引着八方来客探寻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风情韵味。</p> <p class="ql-block"> 漫步于河坊街的青石板路上,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仿佛穿越了时空,将你带入一个古色古香的世界。这里,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讲述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漫步在河坊街的夜市中,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葱包桧、定胜糕等特色小吃琳琅满目,每一口都是杭州独特的味道。我不禁想起林升笔下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此时的河坊街,不正是这繁华热闹的生动写照吗?</p> <p class="ql-block"> 柳浪闻莺是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这里是京城最大的御花园,称聚景园。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是欣赏西湖美景的绝佳之地。</p><p class="ql-block"> 晚餐后,我们沿河坊街散步,一直走到西湖柳浪闻莺。</p> <p class="ql-block"> 小湖中一棵树在灯光的照耀下,倒影清晰可见,十分耀眼。</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远眺欣赏雷𡶶塔的夜景,是一个不错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我们所住的酒店背后就是杭州吴山景区,它位于西湖东南侧,是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城市山岳景观,海拔不足百米,由紫阳、云居、七宝等十余个小山头组成,因春秋时期属吴国南界而得名,又名城隍山、胥山。作为西湖新十景之一“吴山天风”所在地,其以“景秀、石奇、泉清、洞美”著称,可俯瞰西湖与钱塘江胜景。</p><p class="ql-block"> 9日早上,天刚亮,我便早早起床,登上吴山,去赴一场与晨曦的约会。“老夫闲作吴山客,迎着朝阳拾级登。石径横斜青草茂,山峰高下紫烟腾。”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身上,眼前的美景让我沉醉。</p> <p class="ql-block"> 吴山上的伍公庙、药王庙、拱北亭和有美亭。</p> <p class="ql-block"> 太子湾公园是位于西湖西南隅。据载因南宋皇室庄文,景献两太子葬此而得名。太子湾原为湖湾,由山峦风雨冲刷,泥沙淤积为沼泽洼地。现新辟为融田园风韵和山情野趣的大型公园。</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我们打车来到太子湾公园。这里正在举办“爱如繁花”2026郁金香花展,眼前是一片花的海洋,郁金香、樱花、红花檵木竞相绽放,仿佛是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如油画般的园中景色</p> <p class="ql-block"> 从太子湾公园出来,我们进入西湖景区,沿着苏堤漫步。在苏堤南端,立有一尊苏东坡石像。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疏浚西湖,并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人们将该堤称为苏公堤,后简称苏堤。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堤岸两侧柳树成行,绵延近3公里。苏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座桥,古朴美观。游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苏堤的美景,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苏堤上,垂柳依依,桃花灼灼,正如诗中“四月西湖确不同,千花百草嫁春风。弄烟杨柳枝枝绿,映日桃花朵朵红。”所描绘的那般美好。</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远眺雷峰塔,虽然没有看到“雷锋夕照”的美景,但那座古老的塔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依然充满了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来到花港观鱼游览。花港观鱼为西湖十景之一。园内拥有220余种木本植物,约2万株。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雪松大草坪、密林区、港湾区五个区域。是西湖观赏牡丹花和观鱼的主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 康熙皇帝御碑。有意思的是御碑上的魚字只有三点。据说康熙皇帝当时题字是有意为之,康熙皇帝认为四个点寓意为火,魚不应在火上烤,而应该在水上游(三个点表示水)。</p> <p class="ql-block"> 这组铜像是“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剪影。林徽因原名“徽音”,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学家、文学家,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p> <p class="ql-block"> 进入揜水园这个月亮门,我们来到了蒋庒。</p> <p class="ql-block"> 蒋庄原名小万柳堂,原为无锡廉惠卿别业,蒋国榜购得后改建,俗称蒋庄。庄园内,亭台楼阁隐现于竹木花草之间,倒映在湖光山色之中,景色秀丽。</p> <p class="ql-block"> 1950年,国学大师马一浮应弟子蒋国榜邀请,前往蒋庄居住。现已将主楼建成马一浮纪念馆,馆内分生平、诗学、书法和书房四部分,以实物、图片、手稿和文献资料,介绍马一浮的生平事迹。</p> <p class="ql-block"> 坐在紫藤花架下,迎着小南湖吹来的风,观赏鸭子和鱼儿在湖水中嬉戏,也是一种惬意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湖中鱼儿与鸭子嬉戏,野趣盎然。</p> <p class="ql-block"> 从花港观魚出来,我们继续向栖霞岭方向慢步。</p> <p class="ql-block"> 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春天的苏堤桃红柳绿,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 在仁风亭里小憩一会,观赏风景。在桃花绿柳之间,只见苏堤上观光南来北往,游客络绎不绝;西湖中,游船穿梭不息。此景此情应吟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湖春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千芳百草嫁春风,胜日西湖喜气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碧玉妆成杨柳绿,胭脂染就小桃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车船载客频迎送,蜂蝶寻花不落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毳幕天公烛光里,浣溪西子白纱中。</p> <p class="ql-block"> 跨过这座玉带桥,就进入了曲院风荷。</p> <p class="ql-block"> 曲院风荷是西湖十景之一。其名源于南宋时期此处为官营酿酒作坊(“麯院”),因夏日荷香与酒香交融而得名。康熙帝南巡时将“麯院荷风”改为现名,并立碑建亭。</p> <p class="ql-block"> 在湖畔居开心茶馆吃过简单的午餐,稍作休息,我们在湖滨密林中漫步,这里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景色怡人。</p> <p class="ql-block"> 在前往孤山的路上,与黄宾虹塑像同框。</p> <p class="ql-block"> 在孤山,我们先参观了西泠桥头的苏小小墓。苏小小生于南朝齐钱塘(今杭州)官商家庭,先祖为东晋官员,后家道中落。因容貌娇小玲珑得名“小小”,自幼受琴棋书画熏陶,才华横溢。15岁时父母双亡,变卖家产携乳母贾姨移居西泠桥畔,以诗会友,渐成当地名妓。 相传,苏小小与宰相之子阮郁相恋,因身份悬殊被拆散,阮郁被父骗回京城另娶。苏小小曾资助穷书生鲍仁赴考,鲍仁金榜题名后任滑州刺史,归来时恰逢苏小小病逝,为其立碑“钱塘苏小小之墓”。慕才亭柱子上刻满了文人墨客为苏小小题写的挽联。苏小小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接着参观了西泠印社。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发起,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为首任社长。社址占地5950平方米,融合明清古建筑与园林景观,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里面的金石篆刻艺术,又让我领略到了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走累了,在吴昌硕纪念馆室门前小池塘旁休息,享受一刻安宁。</p> <p class="ql-block"> 在湖边“平湖秋月”景点上休息,欣赏湖光山色。</p> <p class="ql-block"> 待夕阳西下,我们漫步白堤,感受夕阳下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 此前,我曾两次来过西湖,但都是匆匆而过,走马观花。这次重游西湖,有了全新的感受,特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重游杭州西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月西湖确不同,千花百草嫁春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弄烟杨柳枝枝绿,映日桃花朵朵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莺雀欢鸣山寺外,画船来往白堤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亭台楼阁遥相望,夕照湖山一色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晚上,西湖的美景一直在脑海中浮现,又从天气预报中得知,过几天将有一场强冷空气和雨水袭击杭州,不禁触情生情,填写了下面这首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绛都春· 西湖春情</p><p class="ql-block"> 红桃绿柳。看春日西湖,风情依旧。一处槭丛,万叠红情浓如酒。亭楼水榭凭栏久。放眼望,湖光香岫。三山环绕,两堤横水,一湖清秀。</p><p class="ql-block"> 知否。今时再见,又添了、几许春愁词瘦。长调难成,夜静不知何时候。碧桃杨柳曾相守。漫赢得、清香盈袖。寒风骤雨春深,惹眉浅皱。</p> <p class="ql-block"> 10日上午,我们重游了南宋御街和河坊街。这里保留了许多南宋时期的建筑和文化遗迹,走在这条街上,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告别杭州,乘坐G7534次高铁前往扬州。</p> <p class="ql-block"> 希望我们今后的生活,就像店名一样“梅烦恼”,深入一点的是“梅你不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扬州:瘦西湖畔 诗意人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4月10日下午,我们抵达扬州,入住如家睿柏·云酒店(扬州瘦西湖万家汇店)。开启了这座城市的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 扬州以瘦西湖和个园等景点著称,瘦西湖的湖光山色与个园的精致园林相得益彰,展现了扬州的古典美和现代活力。特别是瘦西湖以“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布局,成为江南园林的另类表达。当春风拂过,扬州就像被大自然精心装扮的美人,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浪漫,吸引着无数人奔赴这场“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春日之约。</p> <p class="ql-block"> 11日一早,我们直奔瘦西湖。“天下西湖,三十有六”,而扬州的瘦西湖却以其独特的风姿独树一帜。我们从南门进入,沿着长堤春柳漫步。这里的杨柳像是一个个婀娜多姿的少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碧桃如春日仙子,轻舞绿裙粉裳,迎接游人。</p> <p class="ql-block"> “自古西湖瘦。春风吹又皱。烟花三月下扬州,走。走。走。云壑松风,锦泉花屿,景明窗透。 水映长堤柳。花落行人手。落花有意柳相留,嗅。嗅。嗅。亲吻芳容,久携柔手,暗香盈袖。”这阕《醉春风·春游瘦西湖》真实描述了游人心情。</p> <p class="ql-block"> 徐园、小金山、五亭桥、白塔等景点依次映入眼帘,每一处都让我们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迈过这座虹桥,就是有名的小金山。</p> <p class="ql-block"> 小金山原名长春岭,是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为湖中人工堆筑的岛屿,四面环水。岛上集中了琴室、棋室、木樨书屋等建筑,高低错落,借景手法精妙,被誉为“湖上园林精华之区”。钟乳石盆景为宋代花石纲遗物,形态珍奇。</p><p class="ql-block"> 小金山融合诗联、书法、园林艺术,书卷气浓郁,对联“弹指皆空 玉局可曾留带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span>体现禅意。其人工堆筑的“雄”与瘦西湖的“秀”形成独特对比。</p> <p class="ql-block"> 位于小金山内的吹台,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时曾在此钓过鱼,所以俗称钓鱼台。透过钓鱼台圆洞,五亭桥,白塔映入眼帘。十分美丽,令人耳目一新。明 赵震元曾书:“吹台即是秋水,疏拙兴怀,冬日还歌。”</p> <p class="ql-block"> 五亭桥(也称 莲花桥),是扬州市的地标建筑之一,享有“中国最美的桥”之称。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巡盐御史高恒及扬州盐商为迎奉乾隆皇帝南巡而建。但在咸丰五年(1856年)毁于兵火,后又在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重建。</p><p class="ql-block"> 五亭桥不仅是瘦西湖的视觉焦点,也是扬州城的象征。清人黄惺庵曾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p> <p class="ql-block"> 不同视角之下的五亭桥,处处引人瞩目。</p> <p class="ql-block"> 五亭桥之畔,一座白塔静立,其造型颇似北京北海的白塔。传说在乾隆第六次泛舟瘦西湖时,他发现此处虽美,却唯独缺少了一座白塔的点缀,于是随口感慨道:“若此处能有一座白塔相映,那便与北海的琼岛春阴无异了。”一旁的盐商听闻此言,深感乾隆的遗憾,竟决定连夜出资,用盐包堆砌出一座相似的白塔。当乾隆皇帝次日再次来到时,眼前的景致令他大为惊喜,同时也深深记住了那位慷慨的盐商。</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风景区内有二十几座各式各样的桥,最有名气的当数二十四桥和五亭桥。杜牧一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笛。”让人传颂千年,也将二十四桥牢牢地烙印在人们心中;而五亭桥则以其优美独特的的造型让人印象深刻,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中国最具艺术美的桥”。</p> <p class="ql-block"> 琼花是扬州的市花,她洁白如玉,温婉如诗,宛如一位静谧的仙子,静静地绽放在春日的晨曦中。</p><p class="ql-block"> 宋人郑觉齐有一首咏琼花的词写得真好。《扬州慢·琼花》“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沈水香球。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新流。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孔雀开屏与琼花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桥是瘦西湖景区内的一座著名古桥,其名称与历史存在多种说法,主要围绕数字“二十四”的象征意义、桥梁结构特征及民间传说展开。现存二十四桥为1986年复建,该桥依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的记载复建,采用单孔拱桥设计,汉白玉栏杆,尺寸与“二十四”数字严格对应(如长24米、宽2.4米等)。其历史原型可追溯至唐代或更早,但具体建造时间因史料记载不一而存在争议。</p><p class="ql-block"> 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及姜夔《扬州慢》使其成为江南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桥边,我不禁吟诵起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想象着当年的繁华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 湖上梅林里,梅花虽已凋谢,但那淡淡的梅香仿佛还在空气中弥漫。</p> <p class="ql-block"> 静香书屋是一座三间开的青砖瓦房,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它重建于1992年,以纪念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农,金农以诗、文、书、画闻名,尤其擅长画梅花。书屋的设计别具一格,画舫为半舫,亭为半亭,月洞口的美人靠也仅有一半,打破了传统园林的对称规整,显得轻灵活泼。正门两侧的对联由郑板桥所题:“飞塔云霄半;书斋竹树中”。</p> <p class="ql-block"> 在“石壁流淙”景点前,来个团友大合照。</p> <p class="ql-block"> 扬派盆景博物馆里,一盆盆精美的盆景让我们领略到了扬州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盆景博物馆内展出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醉春风·春游瘦西湖》这首词提到的“云壑松风”和“锦泉花屿”两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云壑松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锦泉花屿</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全长约4.3公里,湖面蜿蜒狭长,两岸垂柳依依,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融合了自然与人文之美,而且园林景观都比较小巧精致。可以说是三步一景,五步一画,处处是风光,让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人们常常不自觉地将杭州西湖与扬州瘦西湖进行对比。这个“瘦”字,恰如其分地勾勒出了两者的独特魅力。有人形容瘦西湖如同汉代的赵飞燕,身姿小巧却灵秀无比,妖娆多姿。而西湖则被比作唐代的杨贵妃,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初游瘦西湖,给我的感觉是,比杭州西湖更精致小巧,更有体色感。</p><p class="ql-block"> 这首《初游瘦西湖》“金山小巧西湖瘦,方寸之间景物丰。杨柳依依初染绿,碧桃灼灼早添红。西园曲水轻烟笼,白塔晴云气势雄。骚客夜阑浑不觉,挑灯觅句乐其中。”就是我游赏瘦西湖之后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从瘦西湖北门出来后,我们前往号称“淮东第一观”的大明寺参观。</p> <p class="ql-block"> 平山堂前,古木参天,风光如画。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常在此宴客题诗,留下“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的名句。</p><p class="ql-block"> 如今堂前垂柳依旧舞曳春风,我怀着敬意三躬谒拜,以清茶一盏代酒千钟,次韵吟诵新作《朝中措·参观平山堂》“宋时盛事已成空。青史有其中。今日堂前垂柳,依然舞曳春风。三躬谒拜,清茶一盏,代酒千钟。次韵闲吟一阕,堂前致敬仙翁。”</p> <p class="ql-block"> 据载,栖灵塔早在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于大明寺内建栖灵塔, 塔高九层,塔内供奉佛骨,谓之佛祖即在此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等均曾登临栖灵塔赋诗赞颂。李白在诗中赞叹道:“宝塔凌苍苍 ,登攀览四荒”,称赞宝塔气势磅礴。白居易写诗道:“半月腾腾在广陵 ,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尤堪任 ,上到栖灵第九层 ”。刘禹锡诗写道:“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 ”。 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一代胜迹化为焦土。古往今来观光者无不感喟怅惘。</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栖灵塔是九十年代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 登栖灵塔俯瞰瘦西湖,眼前湖光山色相映,轻吟一阕《满庭芳·登栖灵塔望瘦西湖》“拾级登高,凭栏观景,眼前春色重重。青溪九曲,烟柳一丛丛。日照湖光烁烁,画船向、南北西东。有佳丽、霓裳漫舞,甩袖起飞鸿。想盈盈一水,浮槎云里,弄玉楼中。料仙客,也言地上天宫。难得韶光明媚,君莫负、且舞春风。西湖瘦,归时应是,香袖带花红。”恍若穿越千年,与古人共赏这一方灵秀天地。</p> <p class="ql-block"> 12日上午,我们冒雨前往号称“晚清第一园”的何园参观。</p> <p class="ql-block">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曾在何园寓居过的名人有很多。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其旧居在骑马楼东二楼。何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20个重点公园之一,主要景点有复道回廊、骑马楼等。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复道,就是在双面回廊的中间夹一道墙而形成,起到分流作用。复道的交叉口一边通向蝴蝶廊,一边通向读书楼,读书楼位于船厅后身西北角。走入西园首先看到的就是贯穿全园的复道回廊,全长1500多米,被誉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回廊,扬州人俗称串楼,分上、下两层,将东园、西园、住宅院落都串连在一起,廊东南两面墙上关有什锦洞窗和水磨漏窗。</p> <p class="ql-block"> 水心亭
位于西园池中央,是一座四面环水的亭子,被称为“天下第一亭”。它曾是主人观赏戏曲歌舞的场所,也是游客纳凉赏景的好去处。亭子与水面倒影相映成趣,营造出宁静优雅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何园不仅以其精美的建筑和独特的景观吸引游客,更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瑰宝。每一处景点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值得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前往个园参观。</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个园,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巧思的世界。个园以四季假山闻名,春山用石笋搭配翠竹,石笋破土而出,翠竹生机勃勃,宛如一幅春日的画卷,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希望与活力;夏山用青灰色的太湖石堆叠而成,山洞曲折幽深,潭水清澈见底,仿佛能听到夏日山林里的蝉鸣;秋山以黄石为主,山势巍峨,枫叶似火,尽显秋天的绚烂与豪迈;冬山则用洁白的宣石堆砌,远远望去,仿佛覆盖着一层皑皑白雪,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个园,一步一景,四季更迭尽在眼前,不得不感叹古人的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汉宫春·春游个园</p><p class="ql-block"> 初入园时,见灯笼高挂,竹影摇风。红枫紫藤绿柳,春色重重。园中叠石,寓四季、春夏秋冬。须信道、游人赏后,皆言巧趣无穷。</p><p class="ql-block"> 古色楼台映水,有茶旗曳曳,春在壶中。绿杨春茶一品,满齿香浓。鹃啼柳袅,留君住、切莫匆匆。春易老、年年应约,花前共赏春容。</p> <p class="ql-block"> 游赏个园时是阴天,太阳偶尔会透过云层照射在竹林上,并在墙上留下光影,恰似一幅水墨画。我耐心等待,多次拍摄终获得一幅比较满意的摄影作品。此后,意犹未尽,又填写了下面这首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疏影·竹影</p><p class="ql-block"> 个园赏竹。正春风拂袖,满园新绿。一缕斜阳,唤醒清魂,东墙竹影幽独。谁描水墨丹青卷,春光里、霎时盈目。料板桥、转世重生,泼墨虽成难速。</p><p class="ql-block"> 闲想园中竹影,有多少雅趣,需品需读。却恼乌云,可惯无情,忍把斜阳重覆。清魂隐逸无痕迹,更怨却、鸟鸣哀曲。盼风来、吹散愁云,再赏小窗横幅。</p> <p class="ql-block"> 从个园出来,我们接着游览了东关街,观赏了古运河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 东关街的热闹非凡,让我们感受到了扬州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 夜色下的扬州古运河,两岸灯光倒映在水中,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画中。</p> <p class="ql-block"> 13日上午,我们游览了茱萸湾公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茱萸湾公园天鹅湖</p> <p class="ql-block"> 茱萸湾公园的野生动物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乐趣。</p> <p class="ql-block"> 下午参观扬州双博物馆。直观了解扬州的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博物馆展示的古代闺房布局</p> <p class="ql-block"> 14日上午是自由活动时间,早餐后,我带着5位团友步行前往瘦西湖南门外大虹桥路,沿护城河向东,先后游览了曲水流觞、绿杨城郭、盆景园、冶春园、冶春花社、御码头、敕赐天宁禅寺等景点,边行边拍照,十分惬意。</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告前扬州,乘坐G7279次高铁前往苏州。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苏州:园林雅韵 水乡柔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苏州被誉为江南园林艺术的巅峰代表,拥有拙政园、留园等9处世界文化遗产,其园林通过借景、框景等手法实现"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意境。苏州还完整保留平江路、山塘街等水乡古街,河道与白墙黛瓦构成典型江南画卷。</p> <p class="ql-block"> 1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这座充满诗意和浪漫的城市苏州,入住栖牧酒店臻选(拙政园平江路店)。</p> <p class="ql-block"> 苏州的园林举世闻名,而拙政园则是其中的代表。我们提前预约了门票,第二天一大早便来到了拙政园。“春日新晴。探名园拙政,景物皆精。雕窗穿紫燕,奇树啭黄莺。杨柳袅、杜鹃莹。未觉过清明。喜中园、桥廊九曲,一水盈盈。”园内的景色如诗如画,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我们漫步在园内,欣赏着每一处精致的景观,感受着古人的智慧和匠心。</p> <p class="ql-block"> 拙政园中,处处皆景,目不暇接,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意难忘·游拙政园</p><p class="ql-block"> 春日新晴。探名园拙政,景物皆精。雕窗穿紫燕,奇树啭黄莺。杨柳袅、杜鹃莹。未觉过清明。喜中园、桥廊九曲,一水盈盈。</p><p class="ql-block"> 幽居隐逸苏城。问绝怜人境,何此而名?缘来潘岳句,以表献臣情。亲草木、远纷争。归隐爱农耕。望时时、闻香枕水,篱落红青。</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前往虎丘。</p> <p class="ql-block"> 虎丘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剑池的神秘、斜塔的奇特,都让我们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携手漫步在竹林深处</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来到七里山塘街,这里的水乡夜景和苏式小吃让我们陶醉其中。“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此时的山塘街,正是这一诗句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16日上午,我们先游览狮子林。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的特色在于其假山迷宫,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复杂的实例之一。园内有燕誉堂、花蓝厅、问梅阁、石舫、古五松园等主要景点。乾隆皇帝对狮子林情有独钟,曾六次南巡并题咏大量诗词,其中“真趣”匾额至今仍悬挂在园内的真趣亭上。</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假山迷宫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狮子林出来,我们转向平江路。这里的江南水乡风情,让我们感受到了苏州的温婉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来到金鸡湖景区,打卡东方之门,欣赏着金鸡湖边的都市夜景,感受着苏州这座城市的现代与繁华。</p> <p class="ql-block"> 旅程最后一天上午,我们来到苏州博物馆,这座由贝聿铭先生设计的现代建筑,与周围的园林景观完美融合,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江南水乡的韵味。下午,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踏上了返程的高铁,结束了这场难忘的诗画江南行。</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踏上了返程的G2788次高铁,结束了这场难忘的诗画江南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苏州博物馆的部分展品</p> <p class="ql-block"> 这次江南之旅,我们杭扬苏主要景点上留下了脚印,用相机记录下了每一个美好的瞬间,用诗词抒发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这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这美丽的大自然。我相信,这段美好的回忆,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