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丰收</p><p class="ql-block"> 行驶在东北大地上,随处可见大片大片金色的稻田、玉米地和大豆田,偶尔也会有高梁,可能现在高粱需求下降了。不由想起歌声中那句“漫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来,不过实话实说,中国水稻种植地区原大都位于南方,黑龙江因地处寒带,原本并没有种植水稻传统,九·一八事变后,跟随着日本军队,大量平民以“开拓团”名义进入东北地区,开垦拓荒,同时也带来了水稻品种和种植技术,所以现黑龙江种植的水稻,包括著名的五常大米,究其来源都出之日本的寒稻品种。</p> <p class="ql-block">二代国门</p><p class="ql-block"> 绥芬河,又一座伴随中东铁路建设而兴盛起来的城市。作为原中东铁路东端出境通道,现已发展成包括铁路、公路客货运业务俱备的一类口岸。</p><p class="ql-block"> 在国门景区内,并存着三代国门,见证着不平凡的历史轨迹。此二代国门开建于一九九零年,一九九一年国庆节落成投入使用,是一座集客货和观光旅游一体的建筑,兼具联检和旅游服务两个职能。国门建筑面积七百二十六平方米,形似火箭发射,象征着中国经济腾飞。</p><p class="ql-block"> 在绥芬河市国门景区,一位驴友照先前约定遇见了哥嫂一家三口,在千里之外能遇见至亲,也是一种缘分,大家一起同游国门景区,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一、三代国门</p><p class="ql-block"> 前面那条红白花纹的铸铁栏杆你能想象那就是第一代国门吗?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六日,绥芬河市和苏联滨海边疆区易货贸易正式启动,当时此为用以规范过境人流和车流往来而设立。</p><p class="ql-block"> 而背后那高大雄伟建筑即是第三代也是当前正在使用的最新一代国门,开建于二零一二年八月,二零一四年启用,现为全国北方最高国门建筑,高达五十一点八米、长八十一点零八米、跨度长五十四点零一米,双向八车道。现开放的国门景区仅是公路口岸,不包括铁路通道。而通过绥芬河的火车最终将到达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海参崴,满语意“海边的渔村”或“海参湾”,而俄称符拉迪沃斯托克,意译霸气十足:“统治东方”,现在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也是俄在远东地区的最重要贸易港口。</p> <p class="ql-block"> 第三代国门设有观光电梯,游客可以在上面观赏两国风景。奇怪的是不允许拍照,但又执行不力,许多游客都拍得不亦乐乎。我们当然也不能落下,随手拍了一些以致留念。</p><p class="ql-block"> 游完景区,赶往市内,想去看看网红店百年老味列巴坊,顺便也想解决晚餐,好不容易找到车位,走到老店,热闹是热闹,看了一圈,也没发现有啥好买的,商量下来,还是回到国门景区的宾馆解决晚餐吧。</p> <p class="ql-block">绥芬河街景之一—日本领事馆旧址</p><p class="ql-block"> 吃完早餐,先再去市区几个景点看看。然后再要赶往下个景点,东宁要塞。</p> <p class="ql-block">绥芬河街景之二—沙俄领事馆旧址</p><p class="ql-block"> 意外的是双方在东北地区数次交战,而领事馆却是比邻而居。</p> <p class="ql-block">绥芬河街景之三—东正教堂</p><p class="ql-block"> 与满洲里、哈尔滨等城市类似,绥芬河的建筑也充满异域特色,连日本领事馆亦然。</p> <p class="ql-block">常备不懈?</p><p class="ql-block"> 街头停的军车,不过看车牌似乎是道具车。</p> <p class="ql-block">百年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绥芬河火车站是中东铁路第一个奠基并落成的火车站,以俄境内海参崴作为起点站,此站依次为第五站,旧称“五站”,俄方称之“国境站”,一九五零年七月三十一日,以溥仪为首的伪满洲国战犯从苏联引渡回国时,即在此站完成交接,因此电影《末代皇帝》曾在这里取景拍摄,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广而告之</p><p class="ql-block"> 路途中见到了高高耸立的广告招牌,先拍为敬。</p> <p class="ql-block">东宁要塞遗址陈列馆</p><p class="ql-block"> 东宁要塞群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市,北起绥阳镇阎王殿,瞧这地名有多么不吉利啊,南至甘河子,正面宽达一百一十多公里,纵深达五十多公里,共有十组要塞组成,另有一说是有二十多组,是侵华日本关东军强征十七万中国劳工,在中苏、中蒙边境修建的十七处要塞群起点,也是最大的一组,故称之为“亚洲最大军事要塞群”,其地下、地上工事相结合,防坦克壕、战壕、交通壕纵横交错,加上隐蔽部、炮台、飞机场等设施,组成了庞大的要塞群,东宁要塞面积分布广、工事规模大、军事设施齐全、防御坚固、攻击力强,兵力部署最高曾有三个师团,十三万人,被关东军称为“永久东满要塞”。现遗址陈列馆建在已向公众开放的勋山要塞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东宁,国歌起源地!</p><p class="ql-block"> 这段历史还真不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地掀起抗日高潮,以东北抗日联军为主的各路抗日武装风起云涌,关东军组成“讨伐队”,残酷镇压,东宁县于一九三三年一月十一日日正式被攻占,是东三省最后沦陷的县城,一九三四年,电影《风云儿女》即取材于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战斗生活,而该片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日后被确定为国歌传唱至今。</p> <p class="ql-block">要塞入口</p><p class="ql-block"> 东宁要塞地处黑龙江东南部边陲,位于中国、苏联、朝鲜三国交界处,关东军将其建成为对苏主攻阵地。现开放的是其中勋山要塞遗址。</p> <p class="ql-block">要塞内部集景</p><p class="ql-block"> 勋山要塞在东宁要塞群中一个中型要塞阵地属于炮兵要塞,有四个出入口、四处炮台、大小二十一间房间,其中有作战指挥室、军官寝室、士兵执勤室、发电房、浴室、伙房、通风井、瞭望哨等配套设施,上下分成三层,巷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现清理出一千多米长供游览。</p><p class="ql-block"> 在东宁要塞,又有新说法,在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胜哄山要塞日军投降,此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终战地,苏联红军彻底解放东北地区,也是日俄在东北地区进行的第三次大规模作战行动,以日军惨败告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勋山远眺</p> <p class="ql-block">进入虎豹公园</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务院于二零二一年批复同意设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被列入首批国家公园名录,该国家</span>公园地处中国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的长白山支脉老爷岭南部,东起吉林省珲春林业局青龙台林场,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豹地国家公园接壤,西至吉林省大兴沟林业局岭东林场,南自吉林省珲春林业局敬信林场,北到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三道林场,行政区域涉及吉林省珲春、汪清、图们三个县(市)的十七个个乡镇,黑龙江省东宁、穆棱、宁安三个县(市)的九个乡镇。总面积一点四一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唯一承担跨境保护合作项目的国家公园,331国道从中穿越,路程约二百二十五公里,正常需要三四小时,但因限速和如意外遇到动物等因素,可能要延长至五六小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警示牌</p><p class="ql-block"> 今天旅途还算顺利,不断出现的警示标志提醒我们与虎豹同在。</p><p class="ql-block"> 从二零一五年至二零二四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野生虎豹数量分别从二十七只和四十二只,稳定增长至七十和八十只左右,二零二三年,甚至还发生过老虎捕食豹子的悲剧事件,此也是中国境内首次记录到老虎猎杀豹子,反映东北虎豹种群恢复成效彰显,活动空间产生重叠,同时提示需科学平衡顶级捕食者增长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帝王蟹</p><p class="ql-block"> 来到珲春,有位驴友发现此处是中国帝王蟹集散中心,号称“帝王蟹之都”,市场上流通的帝王蟹大约百分之九十来之珲春,当即寻找海鲜市场解决晚餐。珲春海鲜一条街并不长,大约一百来米,两边密布餐馆,每家都打着霓虹灯招牌,帝王蟹在闪耀。</p><p class="ql-block"> 确定餐馆后,先询问了帝王蟹价格和加工方法,决定一蟹三吃,再点几个配菜,一餐总共花费一千五百多元。</p> <p class="ql-block">海鲜大餐</p><p class="ql-block"> 右上图为明太鱼,对朝鲜族来说,明太鱼具有特殊含义,首先,明太鱼是朝鲜族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另外,在朝鲜族传说、民间故事、艺术作品中,不时会有明太鱼的身影,代表着朝鲜民族生活智慧和对美好生活向往,已经成为朝鲜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圈河口岸</p><p class="ql-block"> 来到吉林省,边境接壤国家也从俄罗斯变成朝鲜,圈河口岸位于吉林珲春市敬信乡东南图们江畔,是中朝国际客货公路运输通道,年过货能力六十万吨、过客能力六十万人次,现为国家一类口岸,也是对朝最大口岸。</p><p class="ql-block"> 口岸现有两座公路大桥,旧桥(庆兴桥建于日据时代,现主要作为旅游景点供游客观光游览。新桥于二零一四年动工,二零一七年完工,双向四车道。</p> <p class="ql-block">图们江大桥</p><p class="ql-block"> 珲春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图们江是中朝界江。这是位于中朝圈河口岸内的图们江大桥。图们来之满语,意为“万水之源”,象征着是众多河流源头。</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一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图们江区域开发计划,旨在推动图们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推进,图们江出海权对吉林省和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及经济振兴意义重大,经多方研究与外交沟通,一九九一年五月,中苏(当时苏联还未解体)签署协定,明确中国船只可经由“土”字碑以下的图们江进出日本海 ,为开发计划奠定基础,该计划主要围绕图们江下游地区展开,涉及多个领域,目标是将图们江区域打造成东北亚的经济增长极,加强区域内各国的经济联系与合作,促进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环境保护及人文交流等。其中,珲春被视为重要的开放窗口和合作平台,图们江新桥即在此间修建,或许帝王蟹运输通道也是成果之一。不过近年随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变化,似乎有些停滞不前。 </p> <p class="ql-block">这也算国门</p><p class="ql-block"> 走在庆兴桥上,两岸风景还不错,绿水青山,烟雨濛濛。</p><p class="ql-block"> 桥面远处那道铁门就是中朝两国之间分界线,除了绥芬河第一代国门,这是我见过的最简陋的国门了。</p> <p class="ql-block">最窄领土</p><p class="ql-block"> 这块边防公路路标是在圈河口岸外所摄,此路通往防川村,记录了一段难忘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 由于《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国东北大片领土被沙俄割占,一八八六年,晚清领三品衔钦差大臣、吉林将军帮办吴大澂在勘查珲春地区边界时,发现沙俄越界强占了黑顶子等地,经与俄方重新谈判,将“土”子碑前移近二十华里,确认防川为中国领土。而洋馆坪堤路段原是图们江堤一部份,长八百八十八米,宽约八米,成为我国最窄的领土。</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七年,路基被图们江洪水冲毁,防川村与内地联系中断,成为“飞地”,村民进出需借道苏联,一九八三年八月八日,村民们组织起来,用青石在图们江中填筑修建成洋馆坪堤路,结束了防川村二十六年的孤岛生活,防川村也重归祖国怀抱,一九九二年,政府投资加固升级,能抗百年一遇洪水。</p><p class="ql-block"> 行驶在路上,两旁边境铁丝隔离网环绕,耳边似乎响起了历史回音。</p> <p class="ql-block">龙虎阁</p><p class="ql-block"> 来到防川风景区,就见一座高高耸立的阁楼,龙虎阁,因保存有吴大澂手书“虎”字石碑而得名。总高六十四点八米,共有十三层。</p><p class="ql-block"> 登高远眺,三国风光一览无余中。</p><p class="ql-block"> 景区坐落在图们江入海口,距日本海仅三公里,是吉林省靠海最近地点,从占全国海岸线一半到仅能在此望海兴叹,令人唏嘘不已,所以龙虎阁又被称作“望海楼”。</p> <p class="ql-block">又见“东方第一哨”</p><p class="ql-block"> 防川村也称为“东方第一村”,相应的哨所又被称为“东方第一哨”,感觉随着旅游热的兴起,各地争抢所谓“第一”名称也是花样繁多,各出奇招。</p> <p class="ql-block">“虎”字碑</p><p class="ql-block"> “虎”字碑又称“龙虎”碑,用双钩法镌刻着“龙虎”两个篆书字,左下端刻楷书“吴大澂书”四字,“龙虎”二字为“龙蟠虎踞”的缩写,寓意维护领土完整。石碑材质采用花岗岩,重约六吨,高一点四米、长一点三八米、宽一米。坐落在龙虎阁门廊大厅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俄朝图们江铁路大桥</p><p class="ql-block"> 该桥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朝鲜战争期间,用于向朝鲜运输军用物资,后更名为俄朝友谊大桥,但桥底至常水位高度仅有九点六米,只能供三百吨以下船舶航行,严重制约了中国利用图们江出海口的航行权利。</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游览防川景区期间,根本没见一列火车通过!</p> <p class="ql-block">三国标志图</p><p class="ql-block"> 网红打卡处,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俄朝两国将中国挤在一块狭窄的领土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土”字碑</p><p class="ql-block"> 如前所述,在一八八六年,吴大澂发现界碑位置有误,经多次边界谈判、据理力争,将“土”字碑迁回原址,并争取到图们江入海权,其所在位置是中国陆地最东端,也是中、俄、朝三国边界起点,现石碑已不属于中俄两国界碑,由铁丝网围护并加盖玻璃罩,仅供中国游客近距离参观,并被列入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张鼓峰事件</p><p class="ql-block"> 出了防川景区,车停在民族村,转眼看到这有个纪念馆,忍不住好奇,得知这是个私人所办的,买票进入参观。馆内不大,约有四百多平方米,分为张鼓峰事件、图们江历史、中国当时各界报道及后续影响等展区,玻璃展柜内,陈列着炮弹壳、军刀、军帽等战场遗物,另外展台上还摆放着一些大件武器残骸。</p><p class="ql-block"> 张鼓峰事件发生在一九三八年,该年六月十三日,由于受苏联“大清洗”运动影响,苏联远东地区内务部人民委员会长官柳希柯夫大将叛逃至珲春,随之被转送东京,由于柳氏将苏联远东地区军事情报全盘泄露给日本,苏军决定调整防御部署。张鼓峰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原属中国领土,海拔一百五十五米,邻近还有座海拔七十七米的沙草峰,当时的满洲国因此将其划归珲春县管辖,可珲春又被划入日本“朝鲜军的防卫区域”。而苏联则认为过境线应沿张鼓峰顶。</p><p class="ql-block"> 七月十一日,日军发现苏军在构筑工事,七月二十九日,苏军又在沙草峰修筑工事,日军对其发起攻击,张鼓峰事件由此爆发,由于当时日军正在准备武汉会战,在苏军强大的火力和兵员优势下,八月十日苏日签订停战协议。苏日军人伤亡之比约三比一,事后苏军总指挥—远东方面军司令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留赫尔元帅被斯大林以“反苏阴谋”罪名秘密逮捕,随之遇害,此君与中国颇有渊源,曾分别于一九二四、一九二六年受苏联政府委派,化名“加仑”来华,担任孙中山广州革命政府军事顾问,黄埔军校顾问组组长。</p><p class="ql-block"> 而张鼓峰事件对中国的影响则是张鼓峰成为中俄界山,沙草峰被俄占领,俄方领土在洋馆坪一带推向图们江边,仅留一条通向防川的小通道,即我们今天看到的最窄领土。另一影响是事后日伪当局强令防川、沙草坪、洋馆坪、会忠源等地一百四十多户居民全部搬迁,将此地划为禁区,同时在防川附近图们江中立桩堵江,封锁航道,从此中国利用图们江出海的一切正当活动权被迫完全中断。</p><p class="ql-block"> 著名的苏联歌曲《喀秋莎》的创作灵感也来之张鼓峰事件,一九三八年,苏联诗人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来到战场,从珲春地区的夏秋景色中获得灵感,创作了诗《喀秋莎》,喀秋莎原意是美丽漂亮姑娘的呢称,歌词大意是将美好的爱情献给远东边防军人,作曲家马特维·勃兰切尔看到诗后为其作曲,迅速在苏联传唱开来。这也是此次旅途中继《乌苏里船歌》、《义勇军进行曲》后再次与名曲结缘,我想这也是旅游的意义和魅力所在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延边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离开珲春,经图们市来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时间已晚,抱着侥幸心理来到延边博物馆,还是没能赶在闭馆时间前,只能在馆前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丸都山城</p><p class="ql-block"> 今本计划游览满族圣地长白山,可惜有雾并预计中午起将要下雪而封山,连续两天都吃了闭门羹,郁闷不已。只能提前赶至通化集安,一路都在下雨,司机开得更加小心翼翼。</p><p class="ql-block"> 集安曾为早中期高句丽王国都城所在,丸都山城始建于公元三年,初名尉那岩城,公元一九八年,山上王将其作为都城,改称丸山都城,三四二年主要建筑被毁于兵火。现以“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城墙遗址</p><p class="ql-block"> 高句丽王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北方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地方政权,公元前三十七年建国,公元六六八年被唐朝李𪟝率军攻占平壤,高句丽灭亡。</p> <p class="ql-block">王城宫殿遗址</p><p class="ql-block"> 穿过一片玉米地,来到王城中宫殿区遗址,进深分为三层台地,每层台地都用石条砌筑而成,由西向东留有有四排大型建筑遗址,形制有长方、八角、正方形等,每排都建有排水系统,四周有石墙环绕。</p> <p class="ql-block">城墙</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还保留着一大段石砌城墙,可看这石块也不像是一千多年前的,当我们快出景区时,迎来一批韩国游客,都上了年纪,鸦雀无声,撑着伞默默地走着,神情肃穆,转念一想,这是来祭祖啊!</p><p class="ql-block"> 高句丽历史中韩两国有不同叙述,不同解构背后隐藏着各自利益所在。</p> <p class="ql-block">集安早市</p><p class="ql-block"> 传闻集安早市在东北地区非常出名,赶往现场一瞅,确实名不虚传,现场人流如潮、秩序井然、干净整洁、价格公道,大约有上千个摊位,经营范围包括特色美食、瓜果蔬菜、山珍特产等等,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世界秘境</p><p class="ql-block"> 在集市吃完早餐,我们来到滨江休闲广场,集安市与朝鲜之间界江已变成鸭绿江,此江与图们江都发源于长白山,鸭绿江流向南边,最终流入黄海,而图们江流向朝北,如前所述,最终汇入日本海,其交会处就是那著名的长白山天池。那个哨所看来不怎么样嘛。</p> <p class="ql-block">中朝边境一步跨</p><p class="ql-block"> 跨省来到辽宁丹东虎山长城景区,内有个景点叫做中朝边境一步跨,相隔一条小水沟,就如江南古镇里那种小河,这是鸭绿江吗?这和集安那里江中还开游轮不好比嘛,怪不得前段时间发大水呢,这洪水下来根本来不及排啊。对面似乎在从地下工事里往外清理淤泥。</p> <p class="ql-block">虎山长城</p><p class="ql-block"> 虎山长城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虎头镇,始建于明朝成化五年(一四六九年),用于防御努尔哈赤所领之建州女真,可惜最终也没能防住。明史对长城建筑有记载其“东起鸭绿,西至嘉峪”,明确其作为明长城最东端。原址仅存部分墙基和敌楼,一九九零年代修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蜿蜒曲折</p><p class="ql-block"> 虎头长城依山而建,蜿蜒曲折而上,路途中不时遇见穿着统一运动服,胸前还挂着吊牌的游人,经了解,原来明天周日参加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可以免费参观丹东所有景区。不由想起在长春时也是碰上马拉松比赛日,现在跑马拉松都这么热了吗?</p><p class="ql-block"> 天下着小雨,地面湿滑,没有登顶。</p> <p class="ql-block">俯瞰一步跨</p><p class="ql-block"> 你能想象这是鸭绿江吗?</p> <p class="ql-block">路标石</p><p class="ql-block"> 在虎山长城景区大门前,围着护栏,好奇之余踮脚朝里看去,发现是块路标石,记录着三条环绕全国边境线的国道路径图,赶紧拍一个。发现一个奇妙的巧合,二二八国道起点辽宁丹东,终点广西东兴市,又被称为丹东线,这下丹东市赚大发了。</p> <p class="ql-block">丹东鸭绿江大桥 </p><p class="ql-block"> 丹东原名安东,唐高宗李治六六八年灭高句丽后,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后迁至辽阳,一八七六年,清朝在辽东设县,定名安东,一九六五年,考虑睦邻友好关系改成现名,意为“东方红色之城”。同年也将位于广西凭祥、曾经的“镇南关”改成“友谊关”。盛唐时期,曾分别设置过安东、安南、安西、安北都护府,体现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镇抚四方”的统治方式,时过境迁,曾经的辉煌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p><p class="ql-block"> 丹东地处鸭绿江口,是我国最北端天然不冻港。丹东更有一个奇特之处,居然有四十个民族居民在此居住生活,占我国五十六个民族超百分之七十多,其中满族占总人口百分之三十以上,故也被认为是满族发祥地。</p><p class="ql-block"> 来到丹东,首要目标就是鸭绿江大桥,可能是周末,景区附近几乎找不到停车位,只能停在远处,步行来到大桥处游览。现鸭绿江上并排建有两座桥梁,还在运行中的俗称“二桥”,于一九三七年开建,一九四三年落成,最初为单线铁路桥,一九五一年在上部加修了公路,成为铁路公路两用桥。但由于设计和施工年代久远,只能单向通行二十吨以下车辆,铁路桥也因是单线,所以中朝之间火车运行也受到制约,只能单向通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双桥并列</p><p class="ql-block"> 左为二桥,右为一桥,又称断桥。</p> <p class="ql-block">断桥</p><p class="ql-block"> 鸭绿江断桥由日本朝鲜总督府铁路局修建于一九零九年,是鸭绿江上第一座铁路桥,共有十二孔,第四孔建有开闭梁,可旋转九十度,以利于高大船舶通行,是世界上早期开孔桥之一,当时属于先进桥梁设计和建筑技术。当二桥建成后,便改为公路桥。</p> <p class="ql-block">开闭梁</p><p class="ql-block"> 开闭梁结构和说明。</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p><p class="ql-block"> 分别在丹东和虎山拍摄的鸭绿江,就相差几十公里,这是同一条江吗?</p> <p class="ql-block">弹孔</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被称为“断桥”,就是在朝鲜战争中,靠近朝鲜那端桥梁被美军飞机炸沉了,连桥墩都炸没了,现在还保留原状,昭示着那段往事,现断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p> <p class="ql-block">棉大棚</p><p class="ql-block"> 都知道丹东出产草莓,原还奇怪这么冷的地方怎么能生长出?一路上看到这种大棚,答案也不言而喻了,看见棚顶那排棉被了吗?白天日照充足,棚内升温,夜间放下棉被保温,就这样,凭着一招鲜、吃遍天,丹东成为了全国的“草莓之都”。</p> <p class="ql-block">恐龙探海</p><p class="ql-block"> 离开丹东,中午来到大连,先去滨海国家地质公园金石滩景区,乘坐快艇走捷径从海路来到鳌滩园,瞻仰六亿年来形成的地质奇观。</p> <p class="ql-block">层颜叠彩</p><p class="ql-block"> “层颜叠彩”是鳌滩园内标志性景观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形成于五点四亿年前的早寒武纪滨海盐湖环境,</span>由年代久远的沉积岩交替叠加而成,岩层色彩丰富多样,这反映了不同地质年代的气候环境变化特征,如红色和黄色岩层因富含氧化铁,应形成于干旱炎热的古气候环境下,而绿色和灰色则因还原作用可能在湿润环境下产生。层颜叠彩是华北地区寒武纪地层的典型代表,其清晰的层理结构是地质学家解读地球演化史的天然档案,为研究古代地理、古气候环境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由于层颜叠彩以红、黄色为主,所以也被称作“炎黄子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龟背石</p><p class="ql-block"> 鳌滩园的“镇滩之宝”,酷似龟甲,形成于约六亿年前的震旦纪至五点四亿年前的早寒武纪,属于沉积岩中的特殊结核构造,其内部多边形的同心环及放射状细脉揭示了早期沉积物的脱水收缩机制。现对其形成机制主要存在两种假说:一是干裂充填说,未固结的粉砂岩在干燥气候下开裂,裂隙被绿色沉积物充填,形成网格状裂隙;二是地震作用说,岩石在半塑性状态下受地震作用影响产生垂直裂隙,泥沙流充填形成放射状纹理,周边震积岩的存在支持这一假说。</p><p class="ql-block"> 目前全球发现两块大型龟背石,另一块位于加拿大,体积仅有鳌滩园这块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此龟背石号称“世界第一奇石”。是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古地质的绝佳教材。</p><p class="ql-block"> 金石滩龟背石位于海岸一凹陷处,如果涨潮时还不能过去观赏,我们有幸了。</p> <p class="ql-block">生蚝</p><p class="ql-block"> 结束了金石滩行程,按原计划去棒槌岛,在通往景区路上遇到大堵车,问维持秩序的交警,得知还要两个小时才能进入,现已经下午三点多了,果断决定放弃,赶往预订宾馆,想不到也有问题,停车位没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空位,经前台服务员联系,才找到一家能停车的桔子酒店,安顿下来后,在附近订了“小船渔村”就餐,有生蚝,那就每人来两个。</p> <p class="ql-block">“两杆炮”</p><p class="ql-block"> 来到大连,怎么能不去旅顺呢,旅顺口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处于黄渤海分界线,与山东半岛、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是京津地区的重要海上屏障,旅顺口又是不冻港,水域开阔,天然形胜,出口狭窄,航道宽仅九十一米,每次只能通过一艘大型军舰,历史上曾多有列强觊觎此处海防要塞,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日军攻陷旅顺,随后进行了四天三检的大屠杀,死难者高达两万多人。一八九八年,沙俄趁干涉还辽有功,迫使清朝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强占旅顺、大连,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设施建设,旅顺成为沙俄在远东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一九零四年,日俄战争爆发,旅顺口也是重要战场之一,战后日本取代沙俄,开始了对旅顺长达四十年的殖民统治。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后又由苏联接管,直至一九五五年,十二万苏军撤离,旅顺口才回到祖国怀抱,所以说:“一座旅顺口,半部近代史”。</p><p class="ql-block"> 来到旅顺口,我们首先就去了东鸡冠山炮台遗址公园,景区内包括北堡垒、二龙山堡垒、望台炮台、日俄战争陈列馆等核心景点。</p><p class="ql-block"> 东鸡冠山炮台原为清军陆防工事,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曾发生激战。清军在此部署多门火炮,但因指挥体系混乱和腐败,最终失守。</p><p class="ql-block"> 沙俄于一八九九年强租旅顺后,在北堡垒等工事基础上扩建永久性防御体系,望台炮台也是俄军东部防线的制高点,在日俄战争中,俄军将两门舰炮拆卸至山顶,临时构筑工事抵抗日军。望台炮台也是日俄争夺旅顺口的最后战场。</p><p class="ql-block"> 现望台炮台还遗留着两门俄军残炮,被当地人称为“两杆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三年?</p><p class="ql-block"> 炮筒上刻有时间标记,是三年服役期吗?</p> <p class="ql-block">纪念还是招魂</p><p class="ql-block"> 一九零四年十二月十五日,俄军陆防司令康特拉琴科少将来到北堡垒视察,日军得到情报后,集中二百八十毫米口径火炮集中对北堡垒进行猛烈射击,炸塌了军官室,康特拉琴科当场阵亡,对俄军士气造成沉重打击,接替他的福柯中将主张投降,十八天后与日军签订投降书,此即为日俄战争转折点,因康氏坚决反对投降,主张抵抗。因此得到日军尊重,在军官室原址为他立了一块石碑以致纪念,看他名中“琴科”两字,应该是位乌克兰人。</p><p class="ql-block"> 日俄战争以沙俄陆海军残败而告终,这也就是在东北土地上日俄之间的第一次交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剪影</p><p class="ql-block"> 在炮台巷道内拍摄时,意外发现了美女剪影。</p> <p class="ql-block">日俄监狱</p><p class="ql-block"> 出门没看黄历,想去日俄监狱博物馆,没注意到今天是星期一,闭馆。只能在外草草拍几张了事。赶往附近的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旅顺口火车站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建筑风格的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该火车站开建于一九零零年,三年后投入运营,日俄战争后由日本接管,一九零七年由窄轨改为标准轨,一九四五年后又被苏军接管,实行中苏联营,直至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中国政府才正式接管该车站。二零一四年暂停运营,但保留售票业务。火车站建筑具有浓烈的俄罗斯风格,站房是砖木结构,黄墙蓝窗,绿色屋顶,色调明快,造型雅致大方而不失不失秀丽。现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旅顺口碑</p><p class="ql-block"> 这块石碑矗立在旅顺军港公园内,原为清代防浪堤遗址,一九八五年改造成公园,供游人观光休闲游览。</p> <p class="ql-block">军港出海口</p><p class="ql-block"> 远处即是著名的旅顺口,左侧为黄金山,右侧为老虎尾半岛,那座高耸的就是老铁山灯塔,旅顺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黄渤海在此交汇,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span style="font-size:18px;">港内水深波平,防风和隐蔽性俱佳,是为北方难得的天然良港。</span>形成拱卫京津地区与东北地区的海上门户和天然屏障,旅顺军港是在一八八零年李鸿章主持北洋水师时,选定此处,历时十年耗费巨资而建成,包括船坞、炮台等设施,成为当时世界五大军港之一。此后历经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先后被日本、沙俄(苏联)实行军管,直至一九五五年才回到祖国怀抱,现为海军北海舰队重要潜艇基地。潜艇照片不方便公开展示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旅顺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又一个闭门羹。</p> <p class="ql-block">司令部</p><p class="ql-block"> 侵华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原址,欧式建筑风格,采用对称结构,建筑面积两千六百平方米,一九零六年日俄战争后作为关东都督府陆军部,一九一九年改为关东军司令部,“九一八事变”后迁至沈阳,此地被改为陆军医院,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五五年为苏联驻军师部,后由解放军接管,二零零四年后改成“关东军司令部旧址”,现也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老铁山灯塔</p><p class="ql-block"> 老铁山灯塔位于老铁山西南的岬角上,三面环海,正处在黄渤海分界线上,控制着渤海海峡咽喉要道,一百多年来,为无数来往船只指引航向,被誉为“海上保护神”。</p><p class="ql-block"> 老铁山灯塔由法国巴比埃公司设计制造,其“双牛眼透镜”由八块天然水晶磨制而成,中间一面最大,其余七面像格栅一样由二百十八片水晶组成,通过直径一百九十厘米的透镜发射海面,每三十秒旋转一圈,<span style="font-size:18px;">塔高十四点二米,海拔高度一百米,</span>射程可达二十五海里(约四十六公里),英国负责修建。于一八九三年投入运行。一八九四年甲午战争后,先后落入日、俄之手,一九四五年由苏军接管,十年后移交中国,现仍是我国北方重要航标灯塔之一,一九九七年,大连老铁山灯塔与上海泖塔、温州江心屿双塔、舟山花鸟山灯塔、海南临高灯塔一同被国际航标协会审定通过,被列入世界历史文物灯塔名录。二零一九年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p><p class="ql-block"> 因该灯塔还在运营中,并不对外开放,入内参观需预约,我们也不知道如何操作,也就只能在外仰望兴叹了。</p> <p class="ql-block">黄渤海分界线</p><p class="ql-block"> 下山来到分界线标志处,朝远处望去,海面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似乎看不出有明显区别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分界线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那条起伏不平的就是分界线吗?也不像啊!不过到此一游也算不错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老铁山岬</p><p class="ql-block"> 从山顶灯塔处下悬崖来到海边,就如标语所示,这是辽东半岛最南端。</p> <p class="ql-block">渔人码头</p><p class="ql-block"> 离开旅顺口,来到老虎滩渔人码头,此处由大连海昌集团统一开发,欧式建筑居多,但看了几家餐馆,性价比不高,夕阳余晖下拍拍照片还能凑合。</p> <p class="ql-block">宁静的港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活海参</p><p class="ql-block"> 最后还是来到昨晚用餐饭馆,今天点了活海参刺生,口感和章鱼类似,Q弹、爽脆,味觉寡淡靠蘸料。从服务员口中得知,昨晚点生蚝在餐馆里都传开了,说五个上海人每人点了两个生蚝,经了解大连生蚝一般都是清蒸而食。</p> <p class="ql-block">盘锦红海滩</p><p class="ql-block"> 从大连回沈阳途中路过盘锦,现正是翅碱蓬草由绿变红,最佳观赏季节,那可不能错过滴。</p><p class="ql-block"> 盘锦红海滩属于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核心区域,其独特的碱蓬草群落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在净化海水、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也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湿地之一,而其余五大湿地分别为甘南若尔盖湿地、巴音布鲁克湿地、三江平原湿地、黄河三角洲湿地、扎龙自然保护区。这次一并游览了三个,现除黄河三角洲外,五大湿地都曾游览过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红色湿地</p><p class="ql-block"> 盘锦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长十八公里,景交车共有八站,可以任意上下车,这种方式类似九寨沟景区。方便了游客。</p><p class="ql-block"> 翅碱蓬草由绿变红机理和秋天树叶变红变黄色还不一样,由于受土壤中高盐分影响,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使甜菜红素显现出来,而树叶则是受气温、光照、土壤酸碱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叶绿素分解或减少,花青素或叶黄素形成并积累显现出红黄色。</p><p class="ql-block"> 远处应该是辽河油田的采油机,俗称磕头机。</p> <p class="ql-block">红海滩集景</p><p class="ql-block"> 实话实说,其实眼见的情景并没有如图所示那么鲜艳,这些都是使用了暖色滤镜才有的效果。也就深刻体会“照骗”是怎么回事了。</p> <p class="ql-block">汗王宫遗址</p><p class="ql-block"> 连夜回到沈阳,次日下午航班,在宾馆吃完早餐看看还有时间,就近去了赵老根大舞台,传统大红风格,再加点现代电光显示,索然无味,按指示标志走向中街,看到了汗王宫遗址,还是免费的,那可不能错过。</p><p class="ql-block"> 一六二五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将都城从辽阳迁至沈阳,建造此宫作为居所,同时也是他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一年后去世,汗王宫改称福晋衙门,清兵入关后,沈阳成为陪都,汗王宫逐渐废弃,最终荒废坍塌,二零一二年,在对北中街动迁时,发现了汗王宫遗址,出土了带有满文“天命通宝”铜钱及大量绿釉琉璃建筑构件。现为研究清初历史和满族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对此类古代建筑遗址,除历史和文化价值外,其实观赏性并不是很强,但可以领略一下现代商业生活与古代遗址之间的时空交错之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遗址一瞥</p> <p class="ql-block">界碑集锦</p><p class="ql-block"> 以“土”字碑作为C位,集合此行部分所拍界碑,界碑作为领土主权的象征,神圣不可侵犯,此次边疆自驾多有接触,将其组合集成终图,感觉蛮有意义的。</p><p class="ql-block"> 东北地区通常指的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面积总和约七十八万平方公里,但广义上的,或者说地理意义上东北地区还包括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面积将达到一百零四万平方公里,分别以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南源)、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河,与俄罗斯接壤,而图们江、鸭绿江作为界江,又与朝鲜比邻而居。东北地区拥有悠久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夏商周期间即有远古先民在此生活繁衍,其中尤以红山文化为其代表,也是中国最早游牧民族发源地之一,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此不断争斗、变异、融合,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至少有二十多个民族族源可以追溯到此处,而汉民族则是在满清开放移民,“以民固边”政策下才大规模进入。这片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的大地经过各民族人民不断辛勤劳作,已经成为中国土地上一块瑰丽珠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