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行(五):红河马帮古城

心梦

<p class="ql-block">昨天参观完火车开出来的蒙自碧色寨,今天又到了马帮驮出来的红河县迤萨古城。让我们去体会一下马帮文化与铁路文化的差异。</p> <p class="ql-block">一早就从红河县城出发,爬了一段很长很陡的坡,到达山顶上的马帮古城。</p> <p class="ql-block">太阳刚好升到与古城比肩的高度,成了镶嵌在望江亭上的一颗明珠。</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点燃这盏马灯,做为见面礼,送给我们的马帮兄弟。😜</p> <p class="ql-block">迤萨,彝语意即“干旱缺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从对面看过来,迤萨的建筑从山顶沿山脊一路延伸,几乎占据整个山头,宛如天空之城。马帮为何要将城市建在缺水的山顶呢?我不禁心里嘀咕。</p> <p class="ql-block">通往东门城楼的台阶旁有一棵巨大的小叶榕树,就是我身后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如此巨树,应该与马帮古城同龄了吧?</p> <p class="ql-block">东门城楼建于1947年,是由东进入迤萨古镇的唯一通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略位置和军事防御功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到得太早,建筑的大门都紧闭着,只能</span>在古城外围转悠,发觉这是一座被高墙包围的城堡。我有点明白前面的疑问了,原来选址在山巅,并用高墙层层保护,是为了防范土匪劫财。唉,守财不易呀!</p> <p class="ql-block">晨曦里几个人长枪短炮地摸进了四处无人的古城里,像不像鬼子进村。😎</p> <p class="ql-block">红河县博物馆就设在两大马帮首领钱二官大院和姚初大院里。</p> <p class="ql-block">姚初大院还紧闭着门。</p> <p class="ql-block">钱二官大院门开了,我们正好碰上博物馆馆长,请他让我们先进去参观。馆长人特别好,还给我们做起了向导。</p> <p class="ql-block">据馆长介绍,建于1932年的这座大院,光是建筑面积就有2300平米。最神奇的是它的布局——188个翻拱(一路发发),66道窗(六六大顺);44间房(事事如意),还有6个天井,四弯八拐的走廊像迷宫一般错综复杂,难怪被称为“迷宫大院”。</p> <p class="ql-block">开启这扇门,仿佛打开了马帮文化神秘之门。</p> <p class="ql-block">钱万兴,这座宅院的主人。生于1874年,享年69岁,是红河县瓦渣第26代土司钱俊之弟,他的一生经历了家族纷争、避难逃亡、创业致富、禁烟英雄再到多妻多子的传奇人生。</p> <p class="ql-block">他一生共娶了7个妻子,生育了20个子女,其中男子12人。典型富人的婚姻观,多妻多子想多福。</p> <p class="ql-block">钱氏后人齐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他与朱德还有一段故事,1914年朱德奉命到瓦渣禁烟,得到了钱万兴的鼎力相助,不动一兵一卒,村民自行铲除了遍布田野的罂粟,解决了当地的烟患。朱德手书匾额“优礼嘉奖”赠予钱万兴。</p> <p class="ql-block">馆长把我们带到这张照片前,告诉我们说这是他竜(龙)村,是钱万兴的老宅,这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临时起意安排进今天的行程中。</p> <p class="ql-block">宅院里大量运用了青砖拱门,层层递进,拍照很出片。</p> <p class="ql-block">馆长还带我到了这个三角形空间。要我分别站在三角形的三个点,可以看到顶上不同的三角天空。</p> <p class="ql-block">我好奇地试试,果然如此。</p> <p class="ql-block">由于还要去他龙村,我们没有恋战,去往隔壁的姚初大院。</p> <p class="ql-block">该院是委托法国设计师设计,所以是中西合璧的建造风格。大门上方有一个当年用进口的洋灰(水泥)建造的大钟。</p> <p class="ql-block">看懂了一点门道,才真正理解为什么迤萨的建筑能赢得“江外建筑大观园”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中西合璧的四合院,房屋外围、走廊及装饰图案以西式为主,内部则按中国传统格局来安排。大院由上五间(即正三间加两耳)、两厢房、倒座(大门楼)等组成,楼层四面贯通,称为“走马转角楼”。墙体70公分厚的“金包银”(外墙青砖,内墙土基)。</p> <p class="ql-block">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到,整幢房屋的屋架结构采用中式方木穿榫连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瓦顶使用双层板瓦铺成法式屋顶,屋脊笔直且双角起翘,屋脊两端用水泥和砖头塑有“马灯”和“水烟筒”两个造型。</p> <p class="ql-block">屋顶这面墙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墙体造型是十字架,顶上一个马灯。</p> <p class="ql-block">房屋间的巷道。</p> <p class="ql-block">看完迤萨建筑,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马帮文化的缔造者—马帮商人。</p> <p class="ql-block">注意:姚肇宗、姚初基、姚初、越币大王、法币大户指的是同一个人呀。😉</p> <p class="ql-block">房内展厅还原了当年的商号场景。在传统的铜矿运输倒闭后,迤萨马帮积极求变,勇敢走出大山,成为第一批走出国门、跨国经商的迤萨人,他们将百货及友谊播洒东南亚诸国,又将国外的财富和文明驮回家乡,为后世留下了这座融中西建筑文化、马帮文化为一体的迤萨古城。</p> <p class="ql-block">这种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我不禁对马帮商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看看他们从东南亚驮回来的东西,这个磨咖啡的我家有一个类似的。</p> <p class="ql-block">这个女士手提包的款式我也有😜原来我们都在享受着他们带来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马帮古城,我们由衷地伸出大拇指,给马帮商人,更给马帮精神点赞👍。</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去钱万兴老家—他竜村深入探访。他竜村离这不远,就在马帮古城对面的山上,但要经红河县城过去。</p> <p class="ql-block">开车经过红河县城时,路边一大片盛开的三角梅美得让我们挪不开步了。</p> <p class="ql-block">他竜村口外有一个延伸出去的平台,我们在这里撒欢了一会,印象中好像还在这里“偷”摘了好多桔子。😛</p> <p class="ql-block">村口见到的砂糖椰子(看图识物搜的😝)。</p> <p class="ql-block">还有番木瓜,都是热带水果。</p> <p class="ql-block">村口还遇见了一位笑眯眯的老奶奶,我们随着她往村里走。</p> <p class="ql-block">老奶奶走到一个院子里坐下,我们想跟他们问路聊天,但他们说的我们听不懂。</p> <p class="ql-block">有一位大叔在抽水烟,终于见到了真正的水烟筒,我也好想吸一口。😋</p> <p class="ql-block">前面有两条路,不同的方向,据说一条叫“正义路”,一条叫“悔过路”。正不知道怎么走,刚才抽水烟那位大叔走过来,说可以带我们去钱万兴故居。</p> <p class="ql-block">我们随大叔走的左边那条路,没走几步,就看见了一座气派院落门外的拴马石,大叔说这就是钱二官故居。</p> <p class="ql-block">大门的雕花门头非常精致。</p> <p class="ql-block">大叔掏出钥匙,给我们打开了故居大门,说只有他有钥匙,因为他是钱万兴的曾孙。我把在马帮古城看到的钱氏后人的照片调出来,果然找到了这位大叔。我惊喜万分,今天运气真是太好了。</p> <p class="ql-block">大叔指着二楼的房子告诉我们,这就是朱德来瓦渣禁烟时下榻过的房间。听此,我们带着崇敬的目光注视着这个有故事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故居正堂。</p> <p class="ql-block">二楼的花窗上精雕细镂,仔细看,正上方写了“极大观”三个字,窗户上写有“春宵一刻值千金”等,花窗左上方还有一条小龙。整体感觉很雅致。</p> <p class="ql-block">爬上阳台,可以看到故居是典型的四合院结构,我正对着的就是那个有故事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大叔说还可以带我们去看另外几套兄弟的房子,兄弟及兄弟的孩子们或是去红河县城了,或是出国定居了,房子都是交由他看管。我们开心地跟他走。</p> <p class="ql-block">大叔带我们一直沿着青石板路走,来到了一栋门口有两只仙鹤展翅的房子前。</p> <p class="ql-block">我兴奋地说:这不就是在马帮古城钱二官大院里看到的那张图上的地方吗?</p> <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花窗上的各种图案。</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窗户我太爱了。</p> <p class="ql-block">瞧我拍得多认真。</p> <p class="ql-block">这是高清图,里面细节多多。</p> <p class="ql-block">还有这些屋檐板壁和堂屋大门,满满的文化气息。我对马帮又增添了一层认识,原来马帮人并不是粗人,也是非常有文化素养的。</p> <p class="ql-block">这道城门叫“过街楼”,从这里出去,就到了村外。</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想在村里再逛逛,就跟大叔告别了,感谢他一路陪着我们,用我们半懂不懂的话介绍着这里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遇见一位背着一筐小黄姜的大姐。</p> <p class="ql-block">谭姐头上高悬着一盏马灯。马灯是这里每家每户的标配。</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村里找到了文庙。这是钱万兴出巨资并发动村民捐功德盖起来的,他在这里办起了村里第一所小学,从此他竜古村人才辈出。钱二官真是个不简单的马帮商人。</p> <p class="ql-block">这里可拍的东西太多了,两位姐姐不知道镜头对准了啥,那么投入。</p> <p class="ql-block">意犹未尽地走出他竜村,向大山对面望去,那里就是迤萨镇的马帮古城。</p> <p class="ql-block">一天看下来,我对马帮文化有了深入了解,对马帮精神的内涵也有了自己的理解。</p><p class="ql-block">旅行的意义就是去感受更多积极正面的事物,给自己注入更多的正能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