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 瘦西湖(二)

長安

<p class="ql-block">瘦西湖的钓鱼台,是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代表作品。可以从洞中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及巍巍白塔,这一景象一彩一素,一横一卧,真是堪称绝妙!</p> <p class="ql-block">五亭桥 又名莲花桥,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位于瘦西湖水道之上,是扬州市的地标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有“中国最美的桥”之称。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桥体为青石砌筑,南北引桥下各设半拱,桥墩四翼各有三拱,形成15个桥洞,中秋夜可呈现“十五洞衔月”的奇景。桥上五亭(澄祥、滋香、浮翠、涌瑞、龙泽)以短廊相连,亭顶为绿琉璃瓦,飞檐翘角悬挂风铃,兼具江南灵秀与北方稳重。</p><p class="ql-block">桥梁专家茅以升称其为“中国最秀美、最具艺术代表性的桥”,桥身彩绘藻井、黄瓦朱柱的装饰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据《扬州鼓吹词序》等记载,隋炀帝夜游瘦西湖时,因24位美人(包括嫔妃与吹箫宫女)随行,遂命名此桥为“二十四桥”,其浪漫色彩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中写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意象引发后人无限遐想,成为典故的核心来源。</p> <p class="ql-block">熙春台 是扬州盐商为乾隆皇帝母亲祝寿所建,被称为“春台祝寿”,其名源自《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登春台”的典故,建筑风格富丽堂皇,彰显皇家气派。</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白塔 扬州盐商一夜造白塔的传说流行甚广,乾隆南巡游览瘦西湖时,感慨风光虽好唯独少了一座白塔。皇帝有遗憾可还了得?扬州的盐商连夜用盐堆出了一座白塔,让第二天再游瘦西湖的乾隆远远一看,龙心大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