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月的桂林,正值雨季,烟雨朦胧中,桂林有其独特的旖旎。我与母亲一同领略了漓江的山水,美仑美奂,不愧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夜间,享用了阳朔最有名的啤酒鱼,口齿留香,酒足饭饱之际,一同来了桂林千古情景区,这场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艺术的演出,让我们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陶冶及震撼。桂林的旅行结束后,这场演出和漓江的山水仍被我笑称此次旅游最有价值的“双璧”。</span></p> <p class="ql-block">进入桂林浪漫主题公园,入口处的大型雕塑和蓝色灯光映衬下的“GUILIN ROMANCE”字样格外引人注目。两侧高大的图腾柱和灯饰,让人仿佛置身于异域风情之中。夜晚,“桂林千古情”的灯光装饰装置熠熠生辉,红色和黄色的烟花效果搭配中国传统山水画图案,让整个场景充满节日氛围。我在路灯下微笑拍照留念,将这温馨一刻定格。</p> <p class="ql-block">桂林千古情仍然是基于本土文化上,并予以更深程度的挖掘、改编及升华。<span style="font-size:18px;">千古情系列的传统,每个景区都会有一处高耸的雕像,而在广西,这个雕像的形象选择无疑就是刘三姐。</span>刘三姐作为广西的歌仙,家喻户晓,所以这次桂林千古情的雕像也是借鉴了刘三姐的形象。“壮乡倩女年方少,微笑,笑中犹带岭梅香。方知岭南蔫不好?尽道,飞歌之地是吾乡。”</p> <p class="ql-block">走进景区内部,一座座中国传统建筑映入眼帘。古典风格的翘角屋顶、红色灯笼以及石雕点缀的大楼,无不展现出宁静而美丽的氛围。传统装饰的大门两侧对称悬挂着色彩鲜艳的灯笼,上方圆形石雕更添几分民族风情。灯笼隧道蜿蜒曲折,黄色灯笼如繁星点点,为夜晚增添热闹气息。</p> <p class="ql-block"> 除了中国汉族传统文化底蕴外,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必不可少。绣球系广西壮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原为壮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靖西旧州绣球更是其中翘楚。壮锦纹样主要分为抽象纹样和具象纹样两大类。抽象纹样如方格纹、水波纹、云纹、回字纹、编织纹和同心圆纹等,简洁而富有韵味。具象纹样则包括各种花草和动物图像,生动形象,寓意吉祥幸福。横楣上牛角的纹饰应该是苗族的文化,广西的苗族不在少数, 牛角是苗族的核心图腾符号,源于对祖先蚩尤(人身牛角)的崇拜,象征灵性、吉祥与辟邪。</p> <p class="ql-block">步入剧场,舞台上的华丽的灯光及背景令人叹为观止。演员们身着华丽服饰,在深蓝背景与灯光交织下翩翩起舞,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梦幻世界。从山水画般的舞台布景到模拟自然景观的设计,每一场表演都充满了神秘与热烈,在此处,灯光,山水,光影重叠变幻,达到了微妙的平衡,一切变得玄幻而又隽秀,飘逸而又唯美。</p> <p class="ql-block">千古情的第一幕:桂林传说。主要是说明了桂林的历史,从远古到现在。有说明了桂林的人文,汉族与多民族杂居,汉文化与多民族文化共存并交融。舞蹈表现的是百越民族生活起居情况。</p> <p class="ql-block">第二幕 米粉与灵渠。写的是当年秦时,修建了灵渠,连接了湘江及珠江这一伟大工程,由此桂林经济文化开始腾飞发展。这里讲了修灵渠的一个普通战士民夫的故事,讲了一碗米粉的人间烟火情,讲了众志成城抢险救灾的故事,更讲述了这片土地上芸芸大众的家国情怀。故事生动,富含情感,表演出众,感染力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三幕:大地飞歌</p><p class="ql-block">此幕故事表达的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广西桂林,自古就流传了许多优美的舞蹈和动听的歌谣。歌曲对于广西儿女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旋律表达,更是一种对甜美爱情,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刘三姐及三月三对歌节!广西少数民族舞蹈以壮族和瑶族为代表,既有深厚的祭祀传统,又充满欢庆的节庆活力,展现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重魅力,比较有名的是壮族的竹竿舞,瑶族的黄泥鼓舞等。</p> <p class="ql-block">舞者们的动作优雅协调,手持扇子或装饰物,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无论是粉红色的传统服饰还是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都展现了浓厚的文化特色。瀑布效果和抽象化自然景观作为背景,进一步增强了视觉冲击力,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p> <p class="ql-block"> 广西少数民族歌舞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非遗保护的重点内容。这些歌舞展现了各民族的历史、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魅力。其中壮族扁担舞、瑶族蚩尤舞、苗族芦笙舞等具体舞蹈形式最具有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第四幕靖江王府。用舞台表演的形式讲述了明代桂林靖江王府出巡的故事,排场宏大,衣冠华丽,争奇斗艳,富丽堂皇。明清两代,桂林的汉文化得以长足进步,与靖江王府的设立有很大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第五幕刘三姐传奇。广西离不开歌舞,歌舞离不了刘三姐。广西的美丽山河配上了歌曲,便有了灵魂。而广西的山歌,有了广西美丽风景的映衬,瞬间便得以升华,变得愈加空灵婉转悠扬。而刘三姐,是广西民间歌舞的载体或可称之为灵魂,有了刘三姐,山歌便似乎有了根,有了定位,有了滋生的土壤。而刘三姐也因山歌而封神,远近闻名。</p> <p class="ql-block">刘三姐的舞台剧中描写的更是她和阿牛哥的爱情故事,同时也讴歌了这片神眷的山山水水。漓江的水,蜿蜒盘旋,流光溢彩,犹如流动的时光诗笺。漓江的水,清澈纯净,富有诗意,仿佛岁月研磨的墨宝。它不疾不徐地流淌,水波不兴,竹筏划过,水面便绽开一页页透明的诗笺,载着刘三姐的歌声,在两岸青山的迷离雾霭的掩饰下,一同向云深不知处流去。桂林的山,形态各异,浓翠欲滴,仿佛是女娲补天时遗落的翡翠。它们从《山海经》中走来,化作大地的脊梁,以峭拔秀丽之姿质问苍穹。独秀峰如一支蘸满青黛的毛笔,欲书未书这片土地璀璨的文化;象鼻山则俯身痛饮着流水时光,将千年岁发酵成醉人的菩提佳酿。</p> <p class="ql-block">山水常被形容为男女,故男女爱情常用含山带水的词句形容,比如“海誓山盟”,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等。桂林的山水,美伦美奂,若赋予灵魂,必然是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于是刘三姐的爱情故事便有了基本的存在注脚。歌舞的最后,自然是男女大团圆,山水永相依了。</p> <p class="ql-block"> 有人方有情!</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千古情,不仅是在《桂林千古情》的舞台灯下,而是在晨雾中朝九晚五忙碌工作的桂林人电动自行车的马达闷响里,在午后漓江撑筏人脚踝上被江水浸泡出青苔色的伤疤中,在漓江畔夕阳映照下农夫充满沧桑的眼眸里,也在阳朔喧嚣夜市上啤酒鱼师傅竭力的吆喝里。这些细微的疼痛与欢愉,以及更加贴近生活的人间烟火气,<span style="font-size:18px;">更深刻地在这片美丽的土地留下印记,如同</span>摩崖石刻一般,亘古流传。</p><p class="ql-block">桂林山水值得赞美,</p><p class="ql-block">但漓江两岸的芸芸众生更值得歌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