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三日游(2025年4月)

蔡侬瑞

<p class="ql-block">泰州,南唐时(公元937年)为州治,取“国泰民安”之意。泰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上海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凤城河风景区位于泰州市海陵区城区中心,是国家级AAAA景区,以千年古城河凤城河为脉络,集中体现泰州“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独特风貌。景区四面环水。</p> <p class="ql-block">望海楼是景区的核心景点。望海楼始建于南宋绍定二年,被誉为“江淮第一楼”,距今近800年,明清重建,称“望海楼”。泰州古代滨江临海,后来大海东去。</p> <p class="ql-block">这是望海楼楼内大厅的重修望海楼记。</p> <p class="ql-block">这是望海楼楼内大厅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内有一座“文会堂”,内有范仲淹、滕宗谅二人的塑像。滕时任泰州通判,范仲淹来泰州监西溪盐场。两人在泰州结识了本地人胡瑗、周孟阳,及在此泰州景德禅院读书的富弼。他们五人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吟诗唱和。滕宗谅特地在州署内建了一堂,取以文会友之义,名曰“文会堂”。范仲淹为此作《书海陵从事文会堂》五言诗二十句,诗中有“君子不独乐”之句。</p> <p class="ql-block">文会堂前是一个广场,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尊范仲淹的铸铜雕像。广场以范仲淹的谥号“文正”命名,是为文正广场。</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曾在泰州为官,而后升任宰相的晏殊、范仲淹、富弼、韩琦、吕夷简,在文会堂前植有“五相树”。</p> <p class="ql-block">在五相树旁立有巨石,勒石记之。</p> <p class="ql-block">宋城古涵遗地,毗邻望海楼,是宋代排水涵洞的历史遗存。</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内有一块铜铸的地雕,长10米,宽10米。这是《道光.泰州志》里面的一幅泰州城池图,反映了清代泰州城的一些主要建筑分布情况。</p> <p class="ql-block">在秀丽的凤城河边,一片郁郁葱葱的苍翠竹海中,矗立着格局迥异的奇石,上面分别刻着上至五代,沿至当代精选的名人咏泰州的诗句,是为“碑苑”。</p> <p class="ql-block">宋代范仲淹《西溪书事》。</p> <p class="ql-block">宋代文天祥《泰州》。</p> <p class="ql-block">宋代刘攽《海陵》。</p> <p class="ql-block">清代孔尚任《宗定九自广陵来访,同黄仙裳、交三、秦孟岷即席分赋》。</p> <p class="ql-block">清代郑燮(郑板桥)《渔家》。</p> <p class="ql-block">现代赵朴初《踏莎行》。</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内有一“老行当摄影展”,以图片展示了七十二个老行当的手工艺匠人的风貌。这是其中的几幅。</p> <p class="ql-block">这是景区内“回源溪”景点。</p> <p class="ql-block">泰州市在1984年纪念梅兰芳90诞辰之际,兴建了梅兰芳纪念馆(梅园)。这是一座以移建明清建筑为主体的小型园林式名人纪念馆。纪念馆门前檐下悬挂着前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馆名匾额。</p> <p class="ql-block">位于纪念馆前的梅兰芳大型汉白玉雕像。</p> <p class="ql-block">在园内水池中间的一尊梅兰芳塑像,是他在《太真外传》中饰演的杨太真大型汉白玉的艺术形象。</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园内的梅兰芳纪念亭。</p> <p class="ql-block">梅兰芳史料陈列室陈列着大量的大师生前活动的照片和实物。</p> <p class="ql-block">泰州老街是位于泰州市海陵区的一个景区。穿过古牌坊,进入一条古老的麻石铺就的明清小巷。</p> <p class="ql-block">老街两侧为古式的店铺,成串的大红灯笼挂满骑楼长廊,店幌、匾额、旌旗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在老街拐弯处的小广场南端,是座古戏楼,飞檐翘角,画栋雕梁。</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老街上的一座“泰州早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凤城河绕泰州城四周,是江苏省现存的为数不多的较完整的千年古城河。夜幕下,凤城河两岸灯光景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凤城河北岸的旧泰坝衙。高凤翰(1683—1748)是第二任泰坝监掣官。在任期间建成“泰坝衙署”,实现了泰坝衙门工作方式由“船上勾当公事”,向“衙署监掣公干”的历史性转变。</p> <p class="ql-block">位于泰坝衙署一侧的是江苏盐税博物馆。博物馆陈列中国盐税源起,盐税变革、盐税贡献等文物史料。</p> <p class="ql-block">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二家、江苏省国家级湿地公园,以“水、湿地、生态”为主题。</p> <p class="ql-block">坐船游湖。</p> <p class="ql-block">中国溱湖湿地科普馆是国内首家湿地类主题体验馆,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现代化手段向人们宣传湿地知识。</p> <p class="ql-block">麋鹿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保护动物。溱湖地区是麋鹿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水禽园提供了最佳的鸟类居住环境。这是水禽园的黑天鹅、绿头鸭等动物。</p> <p class="ql-block">这是公园内的湿地、长廊、四季农场等景色。</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西侧溱湖中的古寿圣寺三面药师佛铜像。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大医王佛。这是河南洛铜集团采用仿金铜技术制作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药师佛铜像。</p> <p class="ql-block">泰州溱潼古镇四面环水,环境优美,为鱼米之乡。溱潼有八景之说,花影清皋是其中之一。说的是院内的古山茶花植于宋代晚期,距今一千多年,历经严寒酷暑,终年常绿,清明前后花发万朵,蔚为盛景。</p> <p class="ql-block">千年山茶花,铭牌记载有1009年。</p> <p class="ql-block">院士旧居建于清乾隆年间,前后五进,照厅、穿堂、堂屋、后书房、火巷、密室,保存完好。院内繁花古树,池水缓缓,灰塑、砖雕古朴典雅,是苏中里下河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建筑。</p> <p class="ql-block">院内院士风采馆陈列的院士三兄弟肖像。</p> <p class="ql-block">高二适旧居位于古镇小溱湖巷北侧,两层楼房,粉墙黛瓦,仿清风格。高二适是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03年出生。旧居内珍藏遗墨、遗物百余件,具有较高的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子规楼其名出自高二适《北归溱潼道上闻子规》一诗。1945年深秋,离开故居,离开亲人七八年之久,归心似箭的他,在归途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出蜀希闻子规鸟,回乡初见杜鹃花,一声肠断溱湖水,何事将归不问家?”。后以“子规”命名斯楼。</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非遗展示馆,收藏了上至先秦时代,下至20世纪中叶的各式砖瓦、建筑饰件、瓦当水滴和砖瓦制作工具等1000多件。据清嘉庆《东台县志》记载,溱潼砖瓦始于唐代,曾远销上海城隍庙、南京古城墙、镇江金山寺等。</p> <p class="ql-block">这是陈列的部分砖瓦饰件。</p> <p class="ql-block">溱潼古镇居民家家相通、户户相连,巷道非常狭窄。如有不慎走水(民间对失火的别称),将会殃及四邻,后果不堪设想。水龙局的设立,一直是居民关注的大事。</p> <p class="ql-block">水龙局内陈列的当时用于灭火的各种工具、水缸。这是一台1892年从德国进口的水龙。国内仅存3台。</p> <p class="ql-block">这是土制灭火用的水龙。</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品清廉牌楼。在清朝末年,溱潼来了一名官员,名叫施淑贤。他为官清正,体恤民情,同情弱者,时常走访民生。老百姓对他赞不绝口,称之为“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在他离任那天,数千人冒雨前来送行。乡民再三恳求,希望他为地方留一点物件作为纪念。他思寻再三,最终留下一块他自己所用的砚台。老百姓为铭其德,赞其风,颂其洁,便建立了一座牌楼,悬挂起“一品清廉”的匾额,以资瞻仰。</p> <p class="ql-block">稻河历史文化街区是以稻河、草河、五巷街区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这是稻河。</p> <p class="ql-block">周氏(吴氏)住宅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住宅原主人为周彬,系地方富商。周家败落后将住宅卖给了曾任广东盐大使吴希彭。住宅于清同治年间重新规划扩建,形成东西4条轴线、住宅园林齐全的泰州第一大豪宅。建筑规模宏大,木雕、石雕、砖雕美轮美奂。现由泰州市中医院开设中医文化展示馆,将古建筑文化与传统中医文化共同展示。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宅院、彩色玻璃门及木雕、花园等。</p> <p class="ql-block">吴希彭在建花园时,请到了一些木雕高手,采用了高、浅浮雕的不同手法,雕刻出一组又一组精彩花纹图案,有神态各异的梅花鹿、吟诗的少女、安闲的贵妇等,配以亭台楼阁,松柏垂柳等。其图案之精巧、雕工之精湛,色彩之艳丽,在泰州民居中均属首次发现。这是其中的长廊木雕。</p> <p class="ql-block">位于古街区的中国古井博物馆是我国目前独一无二的以古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目前共展示3口汉井、2口唐井、8口宋井和3口明清井。是全国仅存的地域范围小,延续时间久、时代序列齐的古井建筑群,成为集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与互动性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口汉井。内置一节节陶圈叠加垒砌,外配高45cm玄武岩材质的古井栏。</p> <p class="ql-block">这是口唐井。内圈用扁砖榫卯圆作,外嵌高40cm,对角直径约55cm的八角玄武岩石井栏</p> <p class="ql-block">这是口宋井。井底为木板拼接,井身为薄弧形砖榫卯横砌,上嵌四方八角青石井栏,井口内径约28cm。</p> <p class="ql-block">西坝掣盐位于古街区东入口广场。我国古代食盐在运销过程中,为防止走私,需要进行抽检斤重和严查盐引。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在泰州西坝设立泰坝掣署,派专员管理盐务,负责对往来盐运核查、称重、盖印、签单、纳税,稽查通、泰两地偷漏夹带私盐的情况。泰州从此显赫于淮南盐运销的航道上。</p> <p class="ql-block">五巷小学创办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初为海陵教育名人叶武在巷内开办的私塾,名为“培英女子学堂”。民国18年(1929年)定名为“县立五巷小学”,民国37年(1948年)由县府支持拓建,1981年定名为“泰州市五巷小学”,并沿用至今,成为存在于这古巷里的泰州教育文化名城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五巷小学的校舍。</p> <p class="ql-block">孙龙父纪念馆位于稻河古街区五巷内。出生于泰州的孙龙父兼擅各种书体,尤以草书为世人称道,与林散之、高二适、费新我合称“书坛四老”。</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陈列了孙龙父书、画、印的代表性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