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三个云游四方的阴阳先生,他们听闻此地山清水秀,风水极佳,便慕名而来,想要寻找一块风水宝地。这三人在山间寻觅多日,各自看中了一处地方,都觉得自己所选之地是绝佳的风水所在,谁也说服不了谁,为此争论得面红耳赤。</p> <p class="ql-block"> 后来,这件事传到了县大老爷的耳朵里。县大老爷心想,这可不是小事,若处理不好,说不定会引发争端。于是,他亲自来到此地,查看了三位阴阳先生所选的地方。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县大老爷做出了判决,意将此地定为修建寺庙之所,并取名为“天池寺” ,寓寺庙如同天上的池沼般神圣不凡。同时,县大老爷还希望天池寺能够成为改造人心、教化百姓的地方,让那些违法乱纪之人在此接受熏陶,改过自新。</p> <p class="ql-block"> 天池寺建成后,寺前放置了一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奇怪的是,这对石狮子的头是朝里的,和其他寺庙的狮子摆设截然不同。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每年秋收时节,寺庙前的稻田里便会呈现出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然而,一连好些日子,村民们发现稻田里的稻谷总是遭到践踏,却怎么也查不出是什么原因。有一天清晨,一个小和尚早起打扫庭院,偶然间发现石狮的身上沾满了湿泥和谷粒。小和尚觉得十分蹊跷,赶忙将此事告知了长老。长老掐指一算,才明白原来是石狮显灵,趁夜晚跑到田头玩耍,践踏了庄稼。为了避免稻田再受破坏,长老便带领众僧将石狮翻转过来,让它们头朝里,尾朝外放置。说来也神奇,从那以后,稻田果然再也没有遭受过破坏。“天池寺的狮子头朝里”这个特别的景象,也成为了当地人口口相传的趣谈。</p> <p class="ql-block"> 天池寺的背后,还有一座神秘的塔。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时常有妖孽作祟,祸害百姓。一位云游高僧路过此地,得知此事后,决定为民除害。高僧施展神通,与妖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最终将妖孽制服,并将其镇压在塔下。这座塔就像是一位忠诚的卫士,数百年来一直镇守在此,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宁。人们相信,只要这座塔屹立不倒,妖孽就永远无法逃脱,这片土地就能一直太平下去。</p><p class="ql-block"> 在天池寺附近,有一个名叫灯沟屋基的地方。传说每到重要的节日或是特殊的日子,这里就会挂满各式各样的灯笼。一到夜晚,灯笼亮起,灯火辉煌,整个灯沟屋基宛如白昼。关于这些灯笼,也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很久以前,灯沟屋基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洪水,洪水来势汹汹,淹没了许多房屋和农田,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就在大家绝望之时,一位仙女路过此地,她心生怜悯,施展仙法,在灯沟屋基的上空悬挂起无数的灯笼。这些灯笼不仅为百姓们照亮了道路,指引他们找到了安全的地方,还具有神奇的力量,阻挡了洪水的进一步侵袭。洪水退去后,为了纪念这位仙女的恩情,每逢节日,当地百姓都会在灯沟屋基挂满灯笼,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 时光流转,到了红军长征时期。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翻越大巴山,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12月18日,先头部队73师217团800余人来到了天池寺。当时,天池寺周边的百姓生活困苦,饱受地主恶霸和土匪的欺压。红军的到来,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百姓们的生活。红军战士们在天池寺驻扎期间,不仅严格遵守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帮助百姓们打土豪、分田地,为百姓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百姓们对红军战士们充满了感激和信任,纷纷主动为红军提供帮助,有的为红军送水送饭,有的为红军站岗放哨,还有的青年毅然加入了红军队伍,跟随红军一起踏上了革命的征程。天池寺见证了红军与百姓之间深厚的鱼水情,这段历史也成为了当地百姓心中永远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关于杨发财的故事。杨发财原本是一个贫苦的农民,生活过得十分艰难。有一天,他在天池寺附近的山上砍柴时,不小心迷了路。在慌乱中,他误打误撞走进了一个山洞。山洞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但杨发财隐隐约约看到前方有一丝光亮。他顺着光亮走去,发现竟然是一尊佛像。佛像前摆放着一个破旧的箱子,杨发财好奇地打开箱子,里面竟然装满了金银财宝。杨发财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但他并没有被财富冲昏头脑。他心想,这些财宝一定是上天对他的考验,如果他独自占有这些财宝,一定会遭到报应。于是,杨发财决定将这些财宝全部捐献给天池寺,用于修缮寺庙和帮助穷苦百姓。天池寺的长老得知此事后,对杨发财的品德赞不绝口,他告诉杨发财,他的善举一定会得到回报。果然,从那以后,杨发财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他不仅摆脱了贫困,还成为了当地备受尊敬的人。而他捐宝的故事,也在当地流传开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向善行善。</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9日上午天池村老支书成仁龙口述\本人收集整理“民间故事”传承传统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