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谷雨时节,风和日丽,气温怡人,正是出游的好日子。两天前,我漫步于虹口公园和多伦路文化街,脚踝的伤基本恢复,走路已无大碍,心中也多了几分胆量。前天晚间新闻提及新天地太平湖正举办国际花展,令我心生向往。今日清晨,我乘坐46路公交车抵达人民广场,步行十分钟,穿过普安路,去看看我儿时居住的地方。然而,物是人非,崇德路通往西藏南路的路段已被截断,旁边多出了一条太仓东路。站在出生的地方,我与一位共享单车搬运员闲聊起来。这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自安徽,在上海打工不易,他竟将上海解放的时间说成1970年,对文化大革命也一无所知,令人哭笑不得。历史在他们这一代人中似乎出现了断层。</p> <p class="ql-block">2025年的太平湖边,国际花展布置得极为精致,虽规模不大,却别具匠心。游人如织,许多外地游客乘坐大巴前来观赏。</p> <p class="ql-block">太平湖畔风景如画,回想起昔日的太平桥,顺昌路马路中间的点心摊位前总是聚集着众多食客,熙熙攘攘,连自行车都难以通行。夜晚至半夜,更是热闹非凡,上中班和下中班的人们路过时都会歇歇脚,享用一顿经济实惠的夜宵。清晨,马路边一排排马桶,一辆倒粪车穿梭其间,与大饼油条的香味交织在一起,刷马桶的声音与制作早点的声音此起彼伏。然而,这样的场景持续时间很短,通常不会影响食客,只是住在街面房子楼上的居民略感尴尬,但这也是他们不得不忍受的现实。</p> <p class="ql-block">眼前这座名为“之眼”的建筑,我已忘记具体叫什么,但它的变化令人称奇。</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环境确实优美,我伫立在现在的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位置前,那里曾是我儿时上学的校址——上海黄陂南路第一小学。回忆起小时候的那段经历,不禁莞尔。如果一直呆呆地站着,可能会引起安保人员的警惕。再看看斜对面的一大会址,后面便是上海新天地,那时石库门里弄堂里住着好几个我的小学同学,如今不知他们身在何方。</p> <p class="ql-block">背景是一大会址纪念馆,我儿时的小学旧址。</p> <p class="ql-block">新天地的部分场景,这里聚集了众多国际友人。</p> <p class="ql-block">新天地是上海市中心一处融合历史风貌与现代商业的都市旅游地标。其前身是20世纪初建成的石库门里弄住宅区。石库门建筑是上海特有的中西合璧式民居,结合了江南传统院落与西方联排住宅的风格,成为海派文化的重要符号。此外,新天地还包含太平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上海新天地通过历史建筑与现代商业的巧妙融合,不仅成为城市更新的典范,更塑造了兼具文化深度与国际视野的生活方式,被誉为“中外游客领略上海的最佳窗口”。</p> <p class="ql-block">上海音乐厅,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音乐厅前的草坪,绿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中午12点,肚子已饿,但新天地的消费实在高昂,令人望而却步。于是决定回家,乘坐地铁一号线,半小时便到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