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寻幽探秘之星】寻探河北定州《贡院》

刘凤兰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刘凤兰</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153791</p>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0日,中雨转阴天气,气温12~23度,是我们到河北唐县四日游的第三天。早8点我们继续坐旅游大巴车,参观本次旅游景点,河北定州贡院。参观寻探定州贡院的历史秘密,开眼界长知识,我非常开心!尤其是看到贡院的高大牌楼,宏伟壮观,不由得让我们赞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牌楼背面“弘文崇德”四个大字,格外显眼,这里含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让人联想很多......。</p> <p class="ql-block">  定州贡院,又名考棚,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北城区草场胡同,是中国北方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到清末一直是定州及附近地方秀才和贡生考试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定州贡院为坐北朝南,中轴式布局,平面呈方形,占地22150.7 平方米,建筑面积1547.6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号舍、魁阁两组建筑组合而成。</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牌楼进入,首先看到王大年的雕塑像,王大年为定州贡院的筹建人,站在雕塑像前,让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经过这里继续往里走,我们经过的每一个景地都有其意义。我与老伴还在这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西辕门进入贡院,首先看到了影壁墙。看着影壁墙前的大红榜单,仿佛看到当年中榜人员的喜悦心情......!</p> <p class="ql-block">  通过贡院门楼进入,我看到贡院门楼里面,有穿着清朝服装的人,还有游人付费后与他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清代考生在进入考场大门之前,有专门人员对其所携带笔墨、食品、衣物等进行严格检查,防止夹带作弊。考生要解开发髻,袒露衣服,连鼻孔耳朵都要仔细检查。后来因斯文,改成了考试之前必须在考场指定的地方沐浴洗澡,然后换上官方准备的衣服。这样一来,斯文了很多,还减少了作弊。可见当时的考试制度也是非常严格的。</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来到了大门,大门为考生入口,也是对考生进行搜检的第一道关卡。考生必须凭结票(即准考证),寅时由学政亲自点名入场,入场时,还要对考生所带笔墨、食品、衣物进行严格搜查,防止考生挟带作弊。</p> <p class="ql-block">  通过大门往二门走时,我看到了两棵大槐树。位于大门二门之间。称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乾隆双槐”。据</span>传说是乾隆皇帝五过定州,曾到贡院亲手种植下的这两棵槐树。如今这两棵树还是郁郁葱葱,枝繁叶茂,非常高大,我随拍下来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二门,看到门前立有标牌上面写着,进入二门考生还是要再次进行复查,如发现夹带作弊现象,对所涉及人员进行大清律例处置。看来人们还得有真才实学,否则想作弊也是很难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两棵古槐间经过,来到对面贡院的主体建筑~魁阁号舍。建筑不但秀美而又非常壮观!正中攒尖顶,两侧依次降低,形成奇特的外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就是考试的正式场所,可容纳上百人。</p> <p class="ql-block">  魁阁中的二层阁楼,是供奉"魁星"的地方。相传魁星是天庭里的主考官,历代招考文武状元时,所考的试卷都要经他批阅。所以考生们在开考之前,都来这里朝拜,人员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进入考场看到这里考场很大,一排排书桌摆放的很整齐。看着这书桌,纸笔墨,想象着当年考生在这参加考试的情景,不容易呀...!我和老伴还在这体验一下考生的心情,并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其实贡院,也是让人们仰慕的地方,出自贡院的科举名人很多,更有成功人士,让人敬佩!</p> <p class="ql-block">  出了这里我们来到了龙门,看到龙门标图牌,知道了考生试卷通过这里就再也收不来了,这里是决定考生命运的地方,所以这也被称为龙门,是人们对于更高层次的追求与美好事物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  随拍大堂,这里是考官议事,收取考卷,封存试卷的地方。也是考生举行簪花礼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随拍二堂,二堂是考官评阅试卷场所。阅卷老师不能由当地人担任,必须在本省500里之外招聘,避免徇私舞弊的现象。这里是真正决定考生命运的地方。原始二堂建筑已遭破坏,现为二堂建筑基址。</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参观了后楼,又名“揽胜楼”,是考官们的宿舍。“揽胜楼”是特殊年代留下的印记,见证了贡院的经历。当时大门紧闭,不能进去参观,拍张照片留作纪念吧。</p> <p class="ql-block">  我看到,后楼旁边的小亭中,立有一块碑。此碑为民国爱国将领、著名民主人士冯玉祥为其老师:王瑚所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梁建章撰文、冯玉祥敬书。内容记载了王瑚生平事迹。王瑚(1864-1933年)字铁珊,21岁从定州贡院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光绪二十年中进士。</p> <p class="ql-block">  从这里我们往回走,看到院内的宣传版:“失落背后的辉煌之路~科举落榜名人传奇故事”。通过看宣传板。让我感受到了人们成功的路有很多,只要自己肯努力奋斗,一切成功皆有可能!</p> <p class="ql-block">  通过参观贡院,感触很深,收获很大。知道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定州贡院是不但是历史遗址,而且还是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科考贡院。</span>知道了古时候的科考制度,也是极其严格的,要想考取功名,必须有真才实学。在这里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定州贡院被我国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庄严宏伟的建筑,充分体现了清代建筑的特点。尤其是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此参观,不虚此行,很值得!</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刘凤兰</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手机随拍于定州贡院</p><p class="ql-block">时 间:2025.4.20 整理发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