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那一年(1979年10月)踏上当兵的路,退伍四十多年后一直在铭记,也一直有回忆,前些天,响应战友“群”的再三号召,唐军成战友欣然动笔写了一份《军旅自我简介》推发到《岸炮团战友群》。</p> <p class="ql-block"> 军旅自我简介</p><p class="ql-block">唐军成:</p><p class="ql-block"> 1961年6月13日出生。</p><p class="ql-block"> 湖南邵阳五峰铺镇东阳村蒋家组人。</p><p class="ql-block"> 1979年10月入伍至1980年底,辽宁省盘锦市岸炮一团生产连看水班战士。</p><p class="ql-block"> 1981年初至1984年,在辽宁省盘锦市岸炮一团生产连看水班担任班长主持看水班工作。</p><p class="ql-block"> 1984年底退出现役,回乡务农。</p> <p class="ql-block"> 看看唐军成这张发黄模糊的老照片,怎能不忧生命易老,只能在内心修复。</p> <p class="ql-block"> 入伍第一年,他与二十八位同年入伍的战友一起分配在岸炮团盘锦生产连。</p> <p class="ql-block"> 二十八名战友分配在:炊事班:机务班,卫生室,饲养班,种菜组,植保班,看水班。</p> <p class="ql-block"> 每年冬季,辽宁盘锦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满目苍凉。气温通常在零下二十多度,看水班、植保班的战士都要乘车到辽河干涸的河滩挥铲肥沃的黑土,每天上、下午辆车装满运回连队,撒在五百多亩的稻田,借以改良土壤。每年铲黑土都持续在冬末春初,三个多月的时间里。</p> <p class="ql-block"> 左:黄朝华(湖北黄石市兵)。右:唐军成(湖南邵阳县兵)。</p> <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生产连看水班的班长是孙国荣山西籍人(1978年10月入伍)。</p><p class="ql-block"> 副班长是吕连兴,他是我们同年(1979年10月)入伍经大约半年历练后竞升的。</p><p class="ql-block"> 看水班战士有:吕再清,陈公平,唐军成,彭海成,罗夫元,彭正权,邓良元,彭树亮,张爱国。全班共计一十一人。</p><p class="ql-block"> 连部做了看水分工,具体到负责每一号田块。</p> <p class="ql-block"> 唐军成战友当时被安排在看水班,他是从湖南邵阳农村入伍,虽说自小干过农活,却尚不懂得北方盘锦生产连看水班的工作职责:除去与地方看水员协调从军民共用的水渠开闸放水外,还要负责保持稻田播种季节的引水和雨季排水的巡查护理工作。</p> <p class="ql-block"> 看水班的工作特点很特别,盘锦水田的泥鳅又大又粗,繁殖也特别多特别快,就算熟食也硬得难以下口。所以,就形成了当地一句谚语:“盘锦姑娘有点怪:“黑黑的皮肤,芦苇杆的腰身,走起路来不如泥鳅钻得田埂快。”由此想象,泥鳅就成了看水班战士的天敌。必须夜一程,昼一程,日月轮转,徘徊巡查在田野。泥鳅钻开的泥洞漏水,堵了又开,开了又堵,循环往复,浪漫得如同情侣缠绵着恋爱。</p> <p class="ql-block"> 还看水是最辛苦的差使,时间、环境都要把控好,尤其是施肥后田里缺口要来回观看,少有不慎,施肥就白费了。一年“花前月下”的浪漫恋爱也就基本上完了。</p> <p class="ql-block"> 岸炮一团生产连的建制也很有特色,新入伍的战友都是在这里劳动一年,就会被军务股下令调往旅顺基地岸炮独立团的各个战斗连队或机关分队。我们岸炮独立团设有六个营,十二个战斗连队,大都是海岸驻防,也有在岛屿驻防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那批战友当兵一年后,盘锦生产连留下卫生员蒋放鸣,也留下了骨干唐军成、唐光照、艾高生担任班长,带领一年一届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兵战友。假若当年仍延续从士兵中提干的军规,这四个被留在生产连的战友,正常情况下肯定会先后提拔成部队军官。</p> <p class="ql-block"> 从《军旅自我简介》得知唐军成战友在盘锦一干就连续了五年,其中带兵四年,他用炽热的军人情怀,在工作中率先示范,在连队里爱兵育兵。他伴随北方盘锦军营一千八百多个日夜黄昏,坚持热爱,遇见四届新的战士,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他第一年所带过的湖北籍新兵</p><p class="ql-block">(前排中间的是陈又新,后排中间是看水班的肖长明。)</p> <p class="ql-block"> 唐军成、唐光照、艾高生、蒋放鸣四位当年一起留在生产连的战友,也同样在北方的营地都锻造、变身成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在军旅沉淀自己,绽放独特的带兵光芒。</p> <p class="ql-block"> 青春呀有几个五年?唐军成他把五年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部队,他做着极其平凡的农耕军种,踏上军旅的五年吃过干辛吃过万苦,他从不后悔。他深深地爱他的战士也记着他们的名字,他更深深地爱着北方那片多情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唐军成《军旅自我简介》最后一句:“回乡务农”,多么厚重而扑实,彻底掩盖了他本色不改退伍后多年担任村支二委成员的工作履历。在战友“群”里静守退役军人谦虚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 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在故乡:湖南邵阳县五峰铺镇东阳村当村干视为一种官衔,或是视做一种捞取私利的平台,还是视做回乡给父老乡亲出力办事的机会,正如他当年与几个村干为了硬化本村村主道,寻找转业安置在湖南省邵阳市交通局任办公室主任的李光明战友,利用自己的社会行政人脉,疏理关系,欲求争取政府投入一些资金予以援助。不管结果怎样?他还是尽到了一个为民谋福的真心,自己亲历亲为参加一些义务劳动,在这一届村班子任期中,终于硬化了本村的村主道,兑现了回乡为父老乡亲出力办事的铮铮诺言。</p> <p class="ql-block"> 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二十八位战友,大部分只是在辽宁盘锦生产连共旅一年,四十多年后却依然做着盘锦连队那方土地的梦。</p> <p class="ql-block"> 这是此文作者一夜真实的梦境,梦在当年盘锦连队。那里营房、坪地、稻田仍是原有的模样。变化的是连队四口池塘边沿,间隙均称地生长着根深、粗壮、叶茂的白杨,倒映在清清涟漪的水面,点缀在被开发成茫茫农田的辽河平原,勾勒出一幅与当年不同的池塘、白杨相映成辉的美丽画廊。这白杨就像一届一届流水兵营的军人,用钢铁的毅力、美好的眷恋,钟情在遥远的北方,深爱在这方沃土,扎根在辽西营盘。</p> <p class="ql-block"> 梦见着奉献青春的足迹却永远永远地留在那里。把流血流汗、艰苦奋斗、无愧军营的精神融进了血液,揉入了军魂。</p> <p class="ql-block"> 一梦醒来,恍然大悟。那一年踏上当兵的路,铸就军人的气节,聆听了军营的清脆鸟鸣,收获了军旅的温柔花香。</p> <p class="ql-block"> 唐魁元,二0二五年四月二十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