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婆媳关系的误解

晨思(鱼翔——拒私聊)

<p class="ql-block">说到婆媳关系的误解,想起来曾经发生在lg同事身上的故事。同事,湖南人,大厂研发人员。经常驻外,遂找个德国美女。婚后定居上海。想着婆媳分属不同国别,应该不会🈶太多婆媳关系问题。世界人民是一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所以,孩子生下来,就把自己妈从湖南接过来,一开始一两天相安无事,一个星期不到媳妇飙着德语,自己的妈妈讲着湖南土话,两个完全不同的女人情绪激动已经吵得鸡飞狗跳。想想也不奇怪,婆媳关系压根不是是否是漂亮话的情绪问题,而是:语言是信息的传达,背后的信息不同。你给孩子盖了被子,我觉得盖个小枕巾就可以……类似的事件增多,肯定以妈妈的意见为主,婆婆责任感爆棚,当仁不让,自己的孙子怎么能让不懂事的洋人来胡搞。于是婆媳大战一触即发……老外有自己的边界感,很明确的自我意识;婆婆有很强的权利感……一个月不到,男同事就把妈妈送回了湖南。</p><p class="ql-block">所有的关系,是双方相处的舒服。所以,出发点应该是每一个完整的自我由内而外的感受。婚前有充分了解,婚后有充分接纳。</p> <p class="ql-block">父母开心,孩子才开心——这应该是养孩子的本来面目。国内婆婆把自己扔了一心为别人,自然也无法理解别人为自己的做派。只能说:付出总有回报……虽然母亲是天定的职责,前提是自愿付出,并且有自我的付出。就像一个小故事里讲的:一个小男孩说,妈妈你给了我一个错误的世界。妈妈好奇,为什么?小男孩:你的行为告诉我,别人可以24小时为我服务,但社会上根本不可能。妈妈语塞。</p><p class="ql-block">中国女人把自己养孩子看做给婆家养,所以婆家得上手帮忙。西方教育孩子是通过父母来到社会上,給社会养的储备力量,亲子关系亲密而不紧密,孩子有孩子的权益和自由。两套人生观,两套养育行为模式必然打架。所以,婆媳关系看着是情绪,实则是权力之争。</p> <p class="ql-block">——the 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