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骆小宁艇长

马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4月22日13时05分,原东海舰队257艇艇长、潜艇42支队副支队长、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骆小宁因病逝世,享年77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骆小宁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人民海军忠诚的好干部,为海军事业奋斗一生。为国防建设做出卓越贡献;为海军潜艇部队建设立下汗马功劳;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和海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奉献了40多年。退休后,又积极为人民和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他的逝世,令我们感到非常悲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301医院告别大厅,正中用党旗覆盖着骆小宁同志遗体,周围摆放着鲜花,大厅四周布满了骆小宁艇长生前工作过的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干休所、潜艇42支队、257潜艇、及海军中将顾文根、王继英,海军少将刘际潘、朱瑞云、李忠文、邓宏、温新超、包裕平、海军大校曹建华、郑茅、毛永生、邓福顺等送的花圈挽联,送花圈挽联的还有王志明、郭永文、张宝国、张子正、张如秀以及在京战友、生前战友、亲朋好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4月24日上午10点,在低沉的乐曲声中,骆小宁艇长遗体告别仪式开始,骆小宁的孙子代表家人致悼词,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干休所领导、曹建华、郑茅、邓福顺、王志明、郭永文、张宝国以及在京战友、生前好友、亲朋好友等100多人参加告别仪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骆小宁于1944年5月17日出生于广西桂林市,1957年随父母来京,在北京五中读书,1962年参军入伍,历任海军潜艇艇长、海军潜艇支队副支队长、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等职务,获得海军大校军衔,部队专业技术四级。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退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骆小宁艇长离开我们之际,深深的怀念他,缅怀他的音容笑貌,在他担任257艇长期间,1977年,他参与组建257艇,1978全训,1979年5月,257艇进上海海军船厂,为远航做准备,同年11月进行了为期30多个昼夜远航训练。这次远航是支队组建以来远航天数最多,航行距离最远,首次用自己的国家建造的潜艇突破第二岛链。远航归来,又多次组织257艇参加海上实战演习,33型潜艇东福山首次实打战雷,完成象山浦潜艇舰员海上逃生训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9年国际形势复杂,敌国挑衅,危机时刻他受命率领多艇、及辅助911舰南下巡航。他敢想敢干,勇担重任。在支队工作期间,培养了大批潜艇骨干力量,为海军、为舰队、为支队争得了许多荣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骆艇长的指导下,相继组织257艇战友联谊会,各位老战友相聚一堂,回忆257艇的光辉历程,纪念潜艇远航40周年,追忆战友情怀,增进各位老战友了解和联系,巩固加深了战友情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2年,骆小宁在北京读高二的时候,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令人感慨的是,他学习成绩优异,本可以参加高考,成为一名当时非常稀缺的大学生,但他投笔从戎,毅然放弃了参加高考的机会和大学生的身份,报名参军。在军旅生涯中他一直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努力钻研军事技术,练就过硬本领。在青岛潜艇士兵学校,他的绝大多数专业课都取得了五分的好成绩。由于他的智慧才干,海军破格由艇长提拔他为副支队长,这些成绩和荣誉,和他刻苦用功钻研军事技术,掌握过硬的本领是分不开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他参军的几十年间,就是始终以这样的高尚品格和刻苦作风,鞭策自己。在此期间,他多次受到组织嘉奖,荣立三等功;在担任研究员期间,潜心科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为我们国家的海军建设和国防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他退休以后,仍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品格和操守,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为社会作贡献。他家中曾雇有一名保姆廖奶奶,她没有亲人,在他家中尽心尽力服务了几十年,而当她年纪大了的时候,他和家人们则将廖奶奶当成自己的长辈一样对待,让她在自己身边度过了幸福的晚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宁得知家乡广东省和平县教育水平不高,师资力量和教学硬件薄弱后,毅然同家里的各位长辈晚辈一起拿出钱来慷慨资助,而后大家又四处奔走,向有关单位筹集资助,最终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小学在当地落成。而学校的名字,则以骆小宁父亲骆维强先生的名字为学校冠名。骆小宁说自己希望用行动向老一代革命工作者致敬,将自己父亲对革命老区的感情一直延续下去,言语间体现的都是不求回报,一心只为家乡群众的崇高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年前,骆小宁被查出患了鼻咽癌,这对他和家人都是一个晴天霹雳的噩耗,但他的精神一直没有被疾病所压倒。在这九年间他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同病魔顽强地做着斗争,配合医生的科学治疗。而在家休养期间,他还关心着国内外大事。每天必看各类报纸,使自己的思想跟上社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他积极学习十九大报告和党的政策,写下了不少学习心得体会。他的乐观态度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让我们深深地为之感动和敬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骆小宁就是这样一个坚定而纯粹的共产党员,他始终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一直没有抛弃自己的理想信念,心系国家和社会,真正做到了为国家服役,为人民服务,在退休后仍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操守和品格,为社会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用他的一生,践行了入党誓词中“对党忠诚,积极工作”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骆小宁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仍在,骆小宁一直活在我们心中。愿骆艇长一路走好,天堂没有病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2021年4月25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撰稿:257艇老战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马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