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定海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是舟山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定海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的千年古城,也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定海古城以清康熙御赐“定海山”得名。唐名翁山生雏形,宋称昌国城初成。旧时,城池依山面海,三面环水、西壮倚山,历以状元桥为中心,东、南、西、北、中5条大街贯穿全城,楼下商铺,楼上住人,前店后坊,屋隙成巷。</p> <p class="ql-block"> 今年清明,我从济南到舟山,为父母扫墓,再回定海。1958年一1962年,我曾经在定海生活了4年。而今,我已经从稚童变成年过7旬的老翁,“岁月催人老,风定落花香。青春几何时,唯有心长盛。”</p> <p class="ql-block"> 弟弟安排我下榻在舟山新华侨饭店,这里曾经是北门招待所旧址。儿时曾经居住在北门招待所平房中,平房窗户外栽种着许多桂花树。每当八月桂花盛开,院子里到处飘着浓郁的桂香,我会从后窗跳出,折上几枝桂花,插在屋里的小玻璃瓶里,“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如今,北门招待所早已不见踪影,只余旁边的北招路还能见证北门招待所曾经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北门招待所外面有一条小河,儿时我曾与小伙伴们在这里垂钓,也曾在这里戏水。那时候的印象是很大很长的河,现在看上去就是一条小河沟,不过经过改造修建和绿化后变得更加美丽了。</p> <p class="ql-block"> 因为父母都上班工作,我和弟弟被送到北门机关托儿所,实行全托。每到星期六下午,我领着弟弟回家,走到半路,在路边大石头上坐下,吃完托儿所发的饼干,再开开心心地回家。</p><p class="ql-block"> 托儿所每个小朋友睡一张四边围起来的小床。由于我在大班,老师要求我们每天早上起床穿好自己的衣服后,再去给小班的小朋友穿衣服,不知道现在的全托幼儿园是否也是如此。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次夜里我和2个小朋友去托儿所菜园偷西红柿吃。第二天老师发现后,把全体小朋友集合起来坐在一个大棚里,叫我站在前面,先狠狠训斥,见我一声不吭,恼羞成怒,从背后一把把我推倒在地,我当时嚎啕大哭。这件事严重摧残了我幼小的心灵:我是祖国的花朵,是爸爸妈妈的宝贝,老师为什么这么狠,把我当成一根草?</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上了舟山中心小学。每天早上独自背着书包去上学,一路上没有汽车,也没有自行车,行人也不多。班主任顾老师对我们很好,不光教我们学习文化知识,而且对我们严格要求。我曾经犯过错,如上课看小人书,旷课等,老师马上找家长,一点不留情面。当我改邪归正,学习成绩快速上升后,老师又不吝表扬鼓励。对定海的历史人物,印象深刻的是定海三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1841年英军入侵定海时,他们面对强敌,浴血奋战,壮烈殉国。他们的英勇事迹深入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此外,学校组织我们去烈士纪念碑,向我们介绍为解放舟山群岛牺牲的革命烈士,也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从而深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 星期天和假期,我和弟弟经常去东大街玩。姨娘在陆军幼儿园当老师,有一年春节,我和弟弟在街上遇到姨娘,她给了我们每人1元钱压岁钱。回家之后就被妈妈收缴了,说小孩子不能拿那么多钱,然后给了我们每人一角钱,我就领着弟弟上东大街看连环画去了。</p> <p class="ql-block"> 1962年夏,我和弟弟随父母离开定海到了岱山高亭。1970年5月独自回山东老家,后来应征入伍,很少去定海了。记忆中有一次结婚时带妻子回岱山,路过定海时到姨娘家,两个表妹正在做作业,和姨娘见了一面就匆匆告别。还有一次是1989年到宁波参加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分会学术年会,顺便去岱山看母亲。不巧遇上台风,把我关在定海。当时舟山市人防办公室主任阴嗣来叔叔知道后,给我很大帮助。阴叔叔是山东肥城人,1949年随军南下时是我父亲的通信员。帮我订车船票,安排亲戚把我送上车。期间,我还专门去要塞区作战值班室,往济南军区作战值班室打长途电话续假。</p><p class="ql-block"> 60多年过去了,定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貌换新颜。可喜的是古城还保留了许多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古老建筑,多为民居和商铺。政府在加大保护历史文化古城力度的同时,恢复了许多历史遗迹,如定海山城门、奎光阁、鸦片战争遗址公园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在此,衷心祝愿定海的明天更加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