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字的烦恼

聿之

<p class="ql-block"> 《"外"字的烦恼》(微小说)</p><p class="ql-block"> 一首《外婆的澎湖湾》勾起大家童年回忆。阳光沙滩的歌词里全是美好。一顿午餐,一片笑声,阿三很久没这么开心了,老里的幽默调侃逗得大家直乐。</p><p class="ql-block"> 话题谈及孙孙,老里开始抱怨了:"我最讨厌这个'外'字。给外孙买钢琴,孩子说'谢谢外公',听着就生分。要是直接叫爷爷,我肯定更高兴。"老王也叹气:"我天天接送外孙,孩子总说'外婆别太累',这个'外'字听着真别扭。"阿三打圆场:"现在独生子女时代,外不外都一样。"老里不买账:"你生的是儿子,当然不在乎。"阿三更憋屈,自己的儿子到现在还单身,孙孙在哪儿还是未知数。在场的两位小青年觉得生男生女都一样,没那么多重男轻女思想。</p><p class="ql-block"> 过去生男生女,认为女儿是外人,是要嫁人的,儿才是根,才能延续香火,现在时代变了,但"外公外婆"的称呼还是让人感觉见外。其实外孙往往和外婆更亲,毕竟母女连心,"憨家婆"反而更疼爱孙辈。</p><p class="ql-block"> 阿三举杯:"还是你们最有福气,千杯少喝起走,要不以后丟掉外字,直接叫爷爷、婆婆,干杯!"大家又开心地喝起来,摆着隔代亲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这篇微小说通过一顿饭桌上的闲聊,巧妙揭示了传统称谓"外公外婆"中隐含的微妙心理,在幽默与无奈间展现了当代家庭关系的温情与矛盾,结尾的举杯化解更显生活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