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崇拜感谢魏书生老师,也应该特别崇拜感谢姚文全老师,感谢河南省魏书生公益宣讲团成员背后默默的辛苦付出。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思想是根是本,加上优秀的团队不断的实践,推陈出新,就像薪火相传火,生生不息。这是我学习河南省魏书生公益宣讲团报告会的真切感受和由衷赞叹。 </p> <p class="ql-block"> 致敬姚老师、姚团长、姚大师!南阳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姚老师是我们南阳的骄傲!观看视频听写14集魏书生报告,他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听写23集报告,共计33万多字,那应该是快两年的时间。近两年的时间,姚老师每天端坐电脑前、书桌前,见缝插针,废寝忘食地听写,校对,那是一番怎样的辛苦忙碌?姚老师哪是笨人,分明是3%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的人,是曾国藩说的:真正的聪明人,都愿意下笨力气。姚老师是拿出了居里夫人从几吨沥青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的耐心和毅力。“这样下功夫,你是全国第一人。”魏老师的赞誉实至名归。</p> <p class="ql-block"> “将魏书生报告内容,变成老师们的文字教材。”这样一个宏大的内心世界的信念支撑,鼓励着姚老师不辞辛苦做下去。公益宣讲团由最初的6人团发展到现在的154人,作为团长,姚老师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姚老师听写魏书生报告的过往,让我想起齐白石20岁时的一段经历。那时他还是一个收入微薄的雕花匠。有一天他看到别人的一套《芥子园画谱》,好像捡到了一件宝贝,想从头学起。晚上收工回家,他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地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这套书勾影完。从此,他就用《芥子园画谱》做根据做雕花木活,花样推陈出新,这套勾影为他日后成为画坛巨匠打下了一定基础。大师们的经历启示我们:把心思放在一样事情上,日复一日,涓滴之力终会汇成磅礴伟大。</p> <p class="ql-block"> 我也想起自己抄书的一段经历。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看到班里一个叫马翔的同学从城里买了一本数学资料,我好喜欢好羡慕。特别是里面有关进水管、出水管和路程问题的应用题,我特别着迷。爱学习的我,从此要求自己每天上午放学后,在教室里抄好十道题再回家。静静的教室,我沙沙地写着,写累了写困了,甩甩手,向教室外面看几眼,低下头继续工工整整地抄写。每抄好一道题下面空三行,留下做题的位置。坚持抄写了两个多月,一个黄皮笔记本抄写的满满当当。黄皮笔记本早已不知所踪,隔着岁月的长河,每次想起念起,我都对童年的自己敬佩不已。</p> <p class="ql-block"> 所以4月17日下午,听姚老师说他听写魏书生报告的过往,我情不自禁,感动不已!如果小时候我是魏老师宣讲团老师的学生,老师一定会引导我们给自己找20条优点长处,让我意识到这种自律是优点是长处,贴在自己的书桌上,天天看着它,发挥它,发展它,拓展它,我幼小的心灵将激发起无尽学习的动力。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不知会多遨游多少海里。人生的篇章里,会增添多少如意的美文。甚至,我的人生有好的改变。所以,老师是开启孩子万千世界的人。这些好的教育思想,要让我们的孩子和学生受益,以弥补我们成长中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寓教于乐 教学相长”</p><p class="ql-block"> “学以致用 学而时习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p><p class="ql-block"> “特别感谢这些经历。学生教会了我怎样管班,教书。”</p><p class="ql-block"> “经常培育自己。”</p><p class="ql-block"> “大事做不来,小事赶紧做。”</p><p class="ql-block"> “不忘初心写大我,当下实干品快乐,牢记使命成习惯。”</p><p class="ql-block"> “时时谦卑。”</p><p class="ql-block"> “按照自己的轨道自强不息地运转着。”</p><p class="ql-block"> “过好自己的日子,永远不骄不躁不自卑……”</p><p class="ql-block"> “当你能把这些极平淡、极平淡的事情,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如诗如画、如舞如歌的时候,你自然就在每天都能尽到生存责任的同时,每时每刻都能享受到生存的快乐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报告会上,认真聆听魏老师和团队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一下子感觉自己是一个小孩在聆听长者的教导一样。他们和蔼的面孔,谆谆的教导,温润的鼓励,和风细雨,娓娓道来,自己的心不觉安静下来。我默默告诉自己:这一切,每句话,都要铭记并践行!</p> <p class="ql-block"> “干工作就是占便宜。”我对这句话非常赞同,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感受,用我自己的话是:帮人等于帮己。</p><p class="ql-block"> 2010—2017我为《作文指导报》义务写了近7年作文点评。开始几个月是南阳各县几十个老师写,后来只有唐河县一小的王爽老师和我,一轮一个月。轮到我的那个月,前两个星期除了工作和生活日常,其余所有的时间都忙在写点评作文这件事上。编辑把每期内容从邮箱发来后,我立马打印出来,几百篇作文浏览一遍,选出一部分好的再读再选,最后每期选出五六篇佳作做点评。当时费了一番心思,字斟句酌,修改无数遍,结果每次报纸发出来一看,编辑几乎没改动一个字。那时我常常告诉自己: 作文点评是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一定尽力做好,让全国无数读者受益。</p> <p class="ql-block"> 也就是那七年,我阅文无数,用心耕耘,义务付出,厚积薄发,在小学作文探索之路上思路大开。自此,读书写作成为我生活的必需,人生字典里渐渐放下大度、感恩、大格局等美好的情感。后来因为闺女开始上幼儿园,家务繁忙,点评一事无法继续,自此《作文指导报》点评栏目停办。每想起此事,总会心生愧疚。这次学习,听到魏老师和范校长讲到:做工作就是占便宜。我感同身受,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对自己曾经的辛苦付出,感到特别值得和骄傲。</p> <p class="ql-block"> 很遗憾,很自责。久闻魏老师大名,认识他的团队却太晚太迟!一群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起干,一定赢!</p><p class="ql-block"> 很幸运,很幸运。这些年,我也有自己的坚守:学习,实践,写作,总结,探索小学作文的脚步从未停歇。但我是一个人在摸索,没有团队的引领,像井底之蛙,“不忘初心写大我”中的“大”字被我改成了“小”字。也好遗憾,出了很多蛮力,走了诸多弯路,不然会成长得更快。</p> <p class="ql-block"> 这些年,在作文教学上我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我指导发表的学生作文、作文教学论文加上《作文指导报》的作文点评,如果以小学语文书的大小来说,可以出两三本书了。每学期收集学生佳文妙语三四十页(4K纸),如果出书,十本都有,它们都是我可心的宝贝。2007年《南阳日报》教师节特刊发表了我写的《书香班级 赏识学生》,文中我提到了收集佳文妙语和用作文教作文的做法。</p> <p class="ql-block"> 我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所以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作为老师,不是我在教学生作文,而是学生在教我写作文,学生皆为我师,并且我是一个笨学生,进步的速度很慢很慢,我最大的优点是有耐心有恒心能坚持,不停地买书读书,总结反思。当听到魏老师说:“特别感谢这些经历。学生教会了我怎样管班,教书。”我几乎泪湿眼眶,同路人,心相通。</p> <p class="ql-block"> 2016冬我县首次开展德育活动,春节过后我校举行了一次冬令营作文大赛。每班选出10篇佳作参赛。我觉得这可是个好机会,我需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去领略各项德育活动的乐趣和意义。活动结束后,我把参赛的六百多篇作文全部浏览一遍。对出现的每一个细节描写,圈划,打印,整理,归类,当时找了7个学生帮忙打了一个多星期。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六百多篇作文中出现的佳作和佳段妙语,全部分门别类,又一一制作了作文课件,每个板书的设计更是煞费苦心,修改数次。后来这些年,我根据冬令营活动内容,多次分类让学生练习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片段练习。包饺子、钉纽扣、跳绳、捏橡皮泥等侧重动作描写,跳蚤市场、诗词大会侧重对话和心理描写。</p> <p class="ql-block"> 每所学校就像一片广袤肥沃的土地,蕴藏着无限的教育潜力。如果加入魏书生自育自学团队,与志同道合的老师们交流学习,积极进取的年轻教师必将以勤奋为笔智慧为墨,绘就出耕耘的画卷,希望的田野。反之,如果缺少优秀团队的指引,没有清晰的目标与方向,只会陷入老师累学生苦的困境,在有限成果中自我满足,让本该蓬勃生长的教育沃土逐渐荒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