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智慧,教学相长——临高县加来中心学校语文组开展第八周教研活动暨集体备课展示课活动

勋宝

为深化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经过上周群策群力的集体备课并完善教学设计后,我校迎来了成果验收的阶段,2025年4月15日,我校语文组开展第八周教研活动暨集体备课展示课活动。<div>  本次活动内容有:</div><div> 1.王瑞湾老师在一(4)班进行授课;</div><div> 2.王慧老师在二(4)班进行授课。</div> 课堂展示(一) 上课铃声一响,同学们正襟危坐,迫不及待要与王瑞湾老师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div>  王瑞湾老师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生们或埋头书写,或举手发言,积极投入学习之中。王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思考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友情故事。</div> 无论是讲解生字词还是分析故事情节,王老师都力求做到深入浅出,使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收获。<div>  黑板上的板书简洁明了,配合屏幕上的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王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感染着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br></div> 聚焦课堂角落,听课教师们同样忙碌而充实。她们伏案记录着听后的所感所想,积攒经验,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准备。 课堂展示(二) 走进二(4)班的教室,王慧老师巧妙地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演示,将抽象的杨桃转化为直观的画面,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画杨桃背后的道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重要性。<div>  王老师通过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br></div> 在课堂结束时,王老师带领全班总结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了有趣的作业任务,如画一幅关于杨桃的图画或者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这些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评课议课 两节精彩的课堂结束后,老师们围坐一堂,针对这两堂课进行评课议课,老师们畅所欲言,没有丝毫的保留。 针对王瑞湾老师的课,陈赛芳老师率先发言。她高度赞扬了课堂的整体设计,在识字环节,方法多样,写字指导到位;但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如教师课堂评价少且没有针对性,班级学生朗读水平需提高,要加强口语训练,可采用填空式说话训练等。<div>  陈老师这种真诚的评价,就像一面镜子,让授课老师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div> 林晓芳老师则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对王慧老师的课进行了分析。她认为,王老师课堂上的一大亮点是能够进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深化课文,从而体会作者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王老师的课堂语言也引导得十分到位,能够搭建语言支架为学生创设表达的情境。<div>  但这节课同样存在着不足:如课堂上“一多三少”,即教师说的“多”,学生读-思-练的“少”,并建议可以引入对比式朗读法,让学生在对比中清晰了解朗读的重点与方向,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一建议如同精准的导航,为授课老师指明了改进的方向。</div> 结语 本次活动通过集体智慧的凝聚与创新课堂的展示,为落实新课程理念提供了新思路。今后,加来中心学校将继续以集体备课为抓手,深耕课堂、深研学生,让推动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