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时空的对话

海洋

<p class="ql-block">  1997年,在呼和浩特市鼓楼十字路口上建起了第一座立交桥。鼓楼,曾是这座城市的中心基点,现已不复存在。就在路口的西北位置上,座落着具有典型清代风格的官衙建筑—将军衙署,它的正门前方横亘着后建的立交大桥,一座巨型朱红色的古式照壁被马路和衙署分隔开来,照壁上刻有有“屏蕃朔漠”的题字。将军衙署就如同历史的坐标,永运定位在这座城市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  清乾隆1737年,在距离归化城(明1575年建成,称旧城)东北方向勘定城址,修建八旗官兵驻防城,1739年建成并赐名“绥远城”,即新城。随之,将军衙署作为管理八旗军事和地方事务的机构而设立,并成为绥远将军之俯邸。</p> <p class="ql-block">  “一座将军庙,半部青城史”,这座红墙环绕、飞檐翘角的建筑群,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沉淀,府门上方悬有“漠南第一府”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  第一任王昌将军亲自督办了将军衙署的修建。</p> <p class="ql-block">  整个建筑为“前朝后寝”的布局,在南北中轴线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照壁、府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其实,除了这些建筑,还有不少古老的树木,这些树都穿过了时空,见证着将军衙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首先, 四株丁香树最先给你带来无比的惊艳,相传这四株180年树龄的古树是从颐和园移自而来,它见证了岁月时光。由于时间早了一些,现还没有开花,届时仍然是香满四溢。</p> <p class="ql-block">  这又是一株有100多年树龄的西府海棠树。</p> <p class="ql-block">  垂花门因两边的柱头垂落形似倒垂的花蕾而得名,这道门隔开了将军的办公区与内庭。</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丁香树闻名遐迩,其实,这里还有更惊奇的树。内庭院落,两颗粗壮挺拔的榆树高耸入云 ,一颗为当地品种,另一颗为新疆引进品种,树龄都有320年。</p> <p class="ql-block">  将军衙署从1737年第一任王昌将军起,共有79位。这两颗树种植于1704年,比建衙署的时间还早33年。看来是先有树,后有衙,树邂逅了所有的历任将军,它曾与人对话,与时空对话。</p> <p class="ql-block">  鳞形的新疆白榆树,就是时空对话的密码,几百年来,它见证了79位将军的权杖与战甲,更是边疆稳定的时间注脚。</p> <p class="ql-block">  一树树妖娆妩媚的山桃花朵朵绽放,更待 5月的丁香花欣然盛开,花瓣飘落的轨迹重合着大清的狼烟,重塑新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第63任绥远将军德勒克多尔济的功德碑,一直矗立在将军衙署内,历史总会铭记着一些重要的人和事。</p> <p class="ql-block">  青瓦红墙,翘檐瑞兽,在这座古老的建筑中,仿佛又听到了董其武将军签署通电起义的沙沙笔响。其实,时空的对话,从来不是对过去的凭吊,而是让历史的基因在当代的血脉中继续编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