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广州第二天,我们走进黄埔军校旧址,我首先被门口左侧的铜像吸引。那是一座庄严肃穆的雕像,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铜像背后,是写有“陆军军官学校”字样的牌匾,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右侧的人群川流不息,有游客驻足拍照,也有匆匆而过的行人。远处的树木和其他建筑轮廓隐约可见,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宁静与深邃。</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前,我注意到了一块标志牌,上面写着“黄埔军校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对这段历史的郑重保护,也是对每一位来访者的无声提醒:这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奋斗记忆。</p> <p class="ql-block">穿过长廊式的入口,两块写有标语的牌匾映入眼帘。上方的人们或行走或参观,脚步轻缓,似乎不愿打扰这片土地的沉思。我站在那里,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p> <p class="ql-block">沿着长廊缓缓前行,两侧墙壁上的黑色窗户格子整齐排列,地面的红色砖块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泽。走廊上方悬挂的灯具散发出柔和的光线,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一丝庄严与肃穆。</p> <p class="ql-block">走进一座中式庭院,眼前是一片平静无波的池塘,周围环绕着古色古香的建筑。几位游客正站在岸边欣赏景色,他们的身影倒映在水面上,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让人感受到一种难得的宁静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推开一间古朴的教学室或会议室的门,木质桌椅整齐排列,桌上摆放着书籍和其他学习用品。透过大大的窗户,自然光线洒满整个房间,为这里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我仿佛能看到当年的学生们在这里刻苦学习、讨论问题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走进“总理室”,墙上展示的文字让我了解到,孙中山先生曾经常在这里工作与休息。他曾因晚归而在这里过夜,这一细节让我对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有了更深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沿着一条绿意盎然的小径漫步,两侧整齐排列的灌木丛为这条路增添了无限生机。在小路尽头,一排建筑隐约可见,人们正在这条路上行走或参观。我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片土地的气息,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来到一座石碑前,上面刻着“和平救国”四个大字,背景是一片茂密的树木。这四个字仿佛在诉说着黄埔军校的使命与追求,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回到黄埔军校旧址的大门前,上方写着“黄埔军校旧址”几个大字。门口有一些人在等待或行走,他们的身影与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站在一块介绍国共合作与黄埔创校历史背景的文字展板前,仔细阅读上面的内容。它详细讲述了辛亥革命后中国面临的困境以及孙中山在广州建立革命政府的过程,并提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启的历史意义。这些文字让我对黄埔军校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