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月初,结束了近90天的海南旅居养生生活。返京前绕道去了广州。</p><p class="ql-block">广州有着广为人知的雅称:“羊城”、“花城”。然而从心里上认可广州是“花城”,应该说还是这次去广州。</p><p class="ql-block">在记忆中很多年前路过广州,短暂的停留过,然而在模糊的记忆里,楼房旧,街道窄,一幅旧城的画面似乎与“花城”没什么关联。</p><p class="ql-block">当飞机落地,透过飞机弦窗,地面潮湿,仿佛刚刚下过小雨。</p><p class="ql-block">湿冷的空气迎面袭来,后悔从海南出来,未多增加衣服。抵达宾馆后打开空调才感到了一丝丝温暖。</p><p class="ql-block">吃在广州,是所有来到这里的人第一时间就能切身真实的感受到。</p><p class="ql-block">就近来到正宗的茶餐厅,餐厅很大,明亮安静,虽然是周末,就餐人并不多。特色美食和点心让我哪个都不想错过,满足了味觉,无目的走进了小商品街和美食街,狭窄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里年轻人居多,鳞次栉比的饭店,各种小吃美味,飘来诱人的香味,再次感受到美食文化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b>晨光里的历史叩问:黄埔军校旧址</b></p><p class="ql-block">清晨的广州氤氲着薄雾,乘地铁来到长洲岛站,扑面而来的是盛开的木棉花,花朵红如火,给人们传递着春天的信号。在暖阳下舒展着春日的慵懒。我脱去外套,循着路牌走向黄埔军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灰墙黛瓦的军校建筑群静卧于榕荫之下,没有恢弘的雕梁画栋,唯有斑驳的门扉、磨光的石阶诉说着百年沧桑。教室里褪色的木质课桌仍保持着整齐队列,仿佛下一秒就会响起“全体起立”的号令;训练场上锈迹斑斑的单杠沉默伫立,恍惚间瞥见少年们挥汗如雨的身影。触摸砖墙上深深浅浅的弹痕,指尖传来粗粝的触感,耳畔似有枪械拆卸声、“不要钱,不要命, 爱国家,爱百姓。”口号呐喊声交织成浪。恍然惊觉:这里从来不是被时间封存的标本,而是精神火种的永恒驿站。</p> <p class="ql-block">午后来到黄埔剧场,沉浸式观看情景剧《黄埔,黄埔》,将我再次拽入1924年的血色黎明。枪炮轰鸣从四面八方炸开,硝烟裹挟着烧焦的气息直冲鼻腔,子弹擦过耳际的尖啸令人脊背发凉。</p> <p class="ql-block">舞台上,青年学生们额角青筋暴起,嘶吼着“以我血荐轩辕”;女学生攥紧油印传单,在追捕的探照灯下踉跄奔逃,裙摆绽开成决绝的花。当一幕幕生死别离在眼前坍缩成慢镜头,中弹者缓缓跪倒,血渍在白衣上泅开,而幸存者咬碎牙齿将红旗插上废墟那一刻,我泪目了,心情久久难以平静……</p> <p class="ql-block">散场时,日光西斜,回过神久久望着远去的剧场,驻足在剧目海报前,远处传来珠江上的货轮汽笛声,像是历史深处传来的一声叹息。</p><p class="ql-block">再看广州那木棉花就是英雄之花,红艳艳的花朵如同战士的血性,每朵木棉花更像是英雄的化身,在广州的天空下傲然挺立。</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一个让人心灵受到洗礼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东方美人—小蛮腰</b></p> <p class="ql-block">广州塔,高度600米的“他”就像是一个身材苗条的钢铁巨人,细长细长的,站在广州塔下面往上看,就像是一只小蚂蚁在仰望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具有特色的广州塔,又称“小蛮腰”,刚柔并济的曲线造型”,在四周方方正正的高大建筑中特别抢眼。广州塔是中国第一高塔,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828米)。</p> <p class="ql-block">我没有去登广州塔,而是喜欢找一个最佳拍摄点,享受把它的每一面美好都留在镜头里。</p> <p class="ql-block">或许真正的“沉浸式体验”,便是让自己成为时空的摆渡人——在军校旧址的弹痕里触摸热血,在《黄埔,黄埔》的枪声中听见心跳,最后感受小蛮腰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高度,更在于它带给我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p> <p class="ql-block"><b>岭南建筑的艺术明珠</b></p><p class="ql-block">站在广州中山七路的青砖巷口,初见陈家祠。仰头望见那座朱红镬耳墙高耸入云,檐角的灰塑麒麟,仿佛在阳光中活了过来——这便是岭南古建筑的明珠,陈家祠。</p><p class="ql-block">跟随导游讲解,细细端详屋脊陶塑、灰塑,陶塑则以其独特的质感和精湛的工艺为建筑增添古朴与典雅。屋顶的灰塑群,人物故事、历经百年风雨,每一道纹路仍清晰如昨,色彩浓烈得像是被岭南骄阳淬炼过的颜料。</p> <p class="ql-block">陈家祠是清代广东72县陈氏宗族合资兴建的合族祠,以其“三雕三塑一铸铁”闻名,其建筑装饰集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彩塑,铜铁铸一体,屋顶陶塑浩荡,砖雕气势恢宏,木雕细腻传神,让我惊诧不已,由衷的感叹北方建筑让我见识了什么是大气、宏伟,南方建筑什么是精雕细琢。陈家祠堪称“百粤冠祠”,也是岭南民间艺术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郭沫若先生曾对陈家祠赞不绝口:“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陈家祠雕刻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花鸟瑞兽,每一处细节都凝聚匠人智慧,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还是广州民间工艺博物馆,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b>骑楼古韵</b></p><p class="ql-block">广州,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城市,隐藏着许多令人心动的骑楼老街。</p><p class="ql-block">骑楼在永庆坊的街巷里蜿蜒成一首平仄相间的诗。青砖墙被岁月刷出黛色的包浆,却在转角处撞上一扇明黄色的玻璃门——那是时光打了个俏皮的结。柱廊是骑楼的骨,麻石条铺就的廊道里。</p><p class="ql-block">这里的骑楼会呼吸。百年的灰塑瑞兽在屋顶守望,却不妨碍檐角垂下的绿植顺着混凝土立柱攀爬,某扇雕花窗里飘出的咖啡香,与隔壁广绣坊的丝线光泽缠绕。</p> <p class="ql-block">从恩宁路转入上下九步行街,骑楼突然变得热闹而堂皇。千米连廊如一条巨型拱券长廊,将人间烟火都收进阴凉里。在“陶陶居”“莲香楼”的鎏金招牌下,焕发出老广特有的温润光泽。彩色玻璃楣窗在二楼排列成排,阳光穿过时,把骑楼下的人潮染成流动的织锦。这里的骑楼是活的博物馆,时光在此处晾晒着不同年代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广州有一处北京路,心生好奇。为了探寻北京路上的历史和文化,走了很多的路,傍晚来到了地处广州越秀区的北京路步行街。</p><p class="ql-block">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仿公元前214年的古建。自公元前214年广州建城开始,历经2200多年,广州的城市中心就一直位于北京路一带,从未偏移过。</p><p class="ql-block">夕阳的光线斜切骑楼,将花岗岩门楣上的雕花投在青石板路上,斑驳如流动的史书。而当暮色给骑楼镀上暖金,北京路便化作一条流动的灯带,这条自唐代起便车水马龙的街道,有着“岭南文化发源地、千年商都核心”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穿过北京路的人潮,一堵红墙突然将喧嚣隔绝。惊讶之中,方知有“小故宫”之称的大佛寺(始建于南汉)就在此地。</p><p class="ql-block">夜晚大佛寺灯光璀璨夺目,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而宁静的梦境。一排排红灯笼在风中摇曳,映照着古老的庙宇,每一步都像是走进了一个古老的传说,神秘又迷人。</p><p class="ql-block">朱漆山门在夜晚静默,门前两盏青铜灯笼垂着流苏,烛影摇曳间,“南无阿弥陀佛”的石刻仿佛在呼吸。拾级而上,大雄宝殿的僧人在主持的带领下正在专心的做法事,传来的诵经声与喧闹的北京路是另一重天地。</p> <p class="ql-block">墙外长街仍在沸腾,墙内却有月光为阶,佛前长明灯照着“烦恼即菩提”的匾额,恍若隔世。</p> <p class="ql-block"><b>圣心大教堂奇观</b></p><p class="ql-block">广州的著名景点圣心大教堂堪比巴黎圣母院,吸引了众多游客,我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它是一座古老的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863年,历时25年,1888年落成。</p><p class="ql-block">当我走进这座主体采用香港九龙采运的花岗岩砌筑的教堂,我震惊了,太完美了!圣心大教堂不仅在建筑风格上与巴黎圣母院相似,还在细节上融入了中国元素。建筑屋顶排水口雕成中国狮子造型,地面改用广东大阶砖防潮,门窗棂格融入岭南花窗元素。更值得玩味的是,基石下埋有耶路撒冷与罗马的泥土,象征天主教从东方起源、西方发展的历史轨迹。</p><p class="ql-block">作为殖民时代的产物,圣心大教堂既是西方宗教扩张的象征,也是中国工匠智慧的结晶。其建造过程中,中法工匠从技术冲突到相互借鉴,最终成就了这座“用花岗岩写就的中西对话史”。</p> <p class="ql-block">教堂所在的一德路,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置身其中,周边骑楼、海味商铺与哥特式尖塔形成奇妙共生,感受到广州“千年商都”共生共长的多元文化。</p><p class="ql-block">圣心大教堂的魅力,不仅在于能与巴黎圣母院媲美的建筑形制,更在于它是用石头书完成了一部跨越时空的文明交流史。</p> <p class="ql-block">当我仰望尖塔与彩窗时,感受到哥特式建筑的神圣庄严,也触摸到近代中国的苦难与重生。这座“远东巴黎圣母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未来的启示者。</p><p class="ql-block">短暂的一周游览,每天乘着地铁穿梭于城市腹腔,这座城把历史的骨血夯入地底,又让摩天楼的根系向宇宙伸展。</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富有活力的城市,是一座令人陶醉,充满了美食和文化宝藏的城市。更是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的城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