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冤潘仁美

运交华盖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古典名著《杨家将》中,潘仁美被描写成人人痛恨的奸臣、卖国求荣的艺术形象,因杨业之死背上骂名。历史上真实的他,潘仁美的原型,却是战功赫赫,配享太庙的北宋开国功臣。他灭南唐,平北汉,坐镇幽州抵御辽国侵略,一生都忠于北宋,他就是北宋的郑武惠王——潘美。</p><p class="ql-block"> 潘美,字仲询,公元925年出生于河北大名,父亲是戍卫常山的军校。潘美少年时风流倜傥且有大志。后汉末年,年轻的汉隐帝无力主持局面,朝政被一帮旧大臣把持,武夫掌权歧视文臣,朝廷内部矛盾不断。潘美听说后便对同乡说,如今朝廷奸臣当道,已经出现改朝换代的征兆,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啊!汉隐帝就因诛杀郭威失败,招致郭威反叛,后汉被灭,郭威建立后汉国。潘美便在此时投到了郭威养子柴荣帐下,担任侍从。</p><p class="ql-block"> 公元954年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当年北汉使辽国联合攻打后周,柴荣亲自率军迎敌,并命潘美带精兵扼守后方。北汉军队被柴荣打败后,果然有援军想抄后路进攻,结果被潘美死死挡住,敌军无法得逞,只好退去。战后潘美因功迁西上阁门副使。此后柴荣东征西讨,潘美被派往永兴屯兵,主要管理西部战事。后来柴荣去世,潘美开始和殿前捡点赵匡胤交好,并参与赵匡胤陈桥兵变。</p><p class="ql-block"> 赵匡胤继位称帝后,命潘美先到汴京拜见后周执政官,传达圣旨,告知天下。当时陕军主将袁彦不肯臣服,并修善城墙兵器,准备发动叛乱。潘美知道袁彦性格凶残又善于用兵,于是他便不带一兵一卒,单枪匹马前往宣读圣旨。潘美不卑不亢向袁彦晓以大义,陈述利害,最终袁彦被潘美的劝说打动,跟随他一起觐见赵匡胤。赵匡胤非常高兴地说,潘美能招降袁彦,正合我意。公元960年郭威的外甥李重进叛乱,赵匡胤御驾亲征,并命石守信为招讨使,潘美为行营都监做他的副手。叛乱平等后,潘美被任命为巡检,镇巡各地。</p><p class="ql-block"> 十年后,赵匡胤大举进攻南汉,潘美出任主帅。他先是在莲花峰下,大破南汉军队的战象阵,然后又乘胜追击,斩杀敌军上万人。最终攻破了韶州城,南汉后主刘鋹慌忙派人求和,结果被潘美拒绝,刘鋹用兵抵抗,结果又被潘美用火攻打败,最终刘鋹被潘美擒获押送京城,南汉就此灭亡。公元974年,潘美又和曹彬一起,率十万大军攻破金陵。南唐平定后,潘美升为宣徽北院使。</p><p class="ql-block"> 赵光义继位后,潘美又随赵光义围攻太原,灭亡了北汉。为了防御辽国的骚扰,赵光义班师以后,将潘美和北汉降将留在幽州,以保卫北部边境。不久,辽军果然来犯,潘美和杨业合力破敌,还斩杀了辽国驸马,生擒马步军指挥使李重晦。潘美因功被封为忠武军节度使,升韩国公。</p><p class="ql-block"> 潘美一生东征西讨,战功赫赫,鲜有败绩。不曾想却在他人生的最后一战中,背上骂名。公元986年,赵光义决定,北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派潘美统帅西路,曹彬统帅东路,杨业为副将。但由于曹彬一路出师不利,赵光义只得下招让潘美撤军,并让他在撤军时,掩护云朔寰应四州百姓一起撤离,结果朝廷派来的监军王侁,非要杨业冒险迎敌。杨业含泪出击,最终战死沙场,潘美也因此事连降三级,公元991年,潘美病逝,享年67岁,谥号武卫。宋真宗继位后,又追封他为郑王,配享太庙。由于潘美和杨业之死有关,所以在古典名著《杨家将》中,他被改名为潘仁美,并被丑化为处处和杨家将作对,并且勾结辽人,图谋夺取宋朝江山的大奸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