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纪事(九)巴斯克节忆母亲

刘欣欣3960735

美篇号3960735 <p class="ql-block">  巴斯克节是俄罗斯族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又称耶稣复活节。节日期间,俄罗斯族民众举行各种活动:粉刷房屋、准备丰盛食物、撞彩蛋、穿上盛装唱歌跳舞,其隆重程度不亚于汉族的春节。巴斯克节从每年春分后第一个月圆的第一个星期天开始,大约在每年的4月末,节期为一星期。</p><p class="ql-block">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申报的“俄罗斯族巴斯克节”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我的姥姥家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最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奇乾村。 一九二八年母亲出生在这里,奇乾当时是中俄边界上互通贸易的重镇,居民中俄罗斯人占多数。有着俄罗斯血统的母亲总是习惯称它俄语地名——乌企罗夫。 </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零年母亲带着三岁的儿子随着丈夫告别了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告别了故乡到天津安家。到天津后, 在中俄边境小镇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母亲有时还会沿袭着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p> <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在天津过巴斯克节,母亲从不敢声张,甚至连我们都不告诉,以至我们兄弟姐妹都成年了还不知这个节有什么风俗。现在想起母亲每到4月份巴斯克节临近的时候的忙碌,那是悄悄地在准备给我们过节。</p> <p class="ql-block">  打扫房屋:那时我家除了春节粉刷一遍房屋,4月份还要粉刷一次。我家住着低矮土坯房,母亲用石灰把房间的墙壁粉刷的如雪洞一样,还会用蓝靛在墙上印上和平鸽的图案。窗户上没有了春节时贴的吊钱窗花,挂上了自己一针针钩的带有蕾丝边镂空的雪白窗纱。窗台上的瓶子里插着不知名的野花在风中摇曳,把纤细的影子投在白的耀眼的窗纱上。</p><p class="ql-block"> 准备食物:每到巴斯克节那一天,母亲为我们准备的食物与平时的馒头窝头粥不一样。母亲用处理的苹果山楂亲手做的果酱、在佟楼商店买的大列巴、小白楼买的小块黄油和斯米旦,自已烙的酸酸的葛罗巴薄饼,还做了一锅浓浓的苏泊汤用盘子盛上分给我们。</p><p class="ql-block"> 撞彩蛋:巴斯克节也叫撞彩蛋节。过节那天,母亲会给我们每人准备一到两个彩蛋(视当年的生活条件而定)。母亲把煮熟的鸡蛋,用彩纸把外皮染上色,有红的、黄的、绿的五颜六色,我们拿着彩蛋互相撞击,谁的彩蛋先破为输,有时母亲也加入其中,在我们快乐喧闹中,母亲的辛劳的脸厐也会浮现出青春的红润。</p><p class="ql-block"> 那时母亲己没有了从故乡带来的俄式衣裙,在天津也没有亲戚与她聚会过节,她只是偶尔用纱巾按俄罗斯的方法糸在头上,再用俄语轻轻地哼唱起俄罗斯民歌……</p> <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社会宽松了许多,生活也好起来了,每当巴斯克节来临,母亲都会一边忙碌准备,一边给我们讲巴斯克节的习惯风俗,有时候讲起自已少女时代过节的趣事还会情不自禁笑出声来,深邃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岁月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自2014年起,母亲中风偏瘫病卧在床。每年的巴斯克节我们都会扶她坐起,给她披上俄罗斯的大围巾,摆上列巴、果酱、斯米旦还有染的五颜六色的彩蛋,播放她熟悉的俄罗斯民歌,母亲眼神里都会透出喜悦的光,条件反射似的用俄语跟着哼唱起来,她也想用手握住彩蛋与我们碰撞,只是她那失能的手再也握不住了……</p> <p class="ql-block">  母亲离开我们己近五年了,今天是2025年巴斯克节,我们倍加思念我们亲爱的妈妈。</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0日巴斯克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