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文案:脚印</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31318124</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人民英雄纪念碑 铭记历史,纪念英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题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人民英雄纪念碑气势恢宏,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历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为了解建造它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整理分享给大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成,为了建造它,我们花费了将近9年的时间,耗费3亿余元。它的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由17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砌成,总重量高达万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正面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八个大字的碑心石,它是一块长15米的整石,来自于千里之外的青岛浮山。据说这一块碑心石,它的毛坯重达300多吨,在70多年前,为了把它搬到北京,7116名工人花了整整7个月的时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952年8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修建工程正式启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唯独一件事就是碑心石,它是纪念碑的核心部分,对于石材的质地、色泽、韧性都有严格的要求,而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让题字不断,那么碑心石需要是一整块完整的石材,这专家历时了3个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实地考察了12个省,最终将目标锁定在青岛浮山。因为这里的花岗岩具备韧、硬、纯、细等特点,并且不易风化,能够长久屹立,是碑心石的不二之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那么选材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这开采的团队采出这样的一块长达15米的整石,以当时的科技条件简直是难于上青天,当地的这个老石工,就经过了几天的这个思索,终于他决定采用蚂蚁啃骨头的方式,在这个石头的周围挖出5米深的沟槽,再从下面一点一点的往上翘,经过90多天的日日夜夜,石料终于在1953年7月开采出来了。这块石料是中国建筑史上少有的完整花岗岩,长15.3米、宽3.5米、厚2.1米,重达300多吨,石料的品质,色泽都满足碑心石的条件。然而还没来得及高兴,这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大家的面前,这一块300多吨的庞然大物,该如何去运输呢?这无奈之下,工人们只能够忍痛给碑心石减负了,从300吨减重到200吨,但是还是太重了,为了能够使石料顺利的下山,这石工们就不得不进行了二次加工,经过这次加工石料减负到了102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这个采石场到青岛的孟庄路火车站大约15公里,沿途有4个村庄一个山岭,10多个桥梁和繁华的市内街道,那么当时的交通设施是无法将这块石料运往到火车站的,这没办法,运输团队就决定采用了最古老的滚轮运输法,在这个石料的底下上圆滚的木头,推着这个石料往前走。这一点一点的往前挪,慢慢的挪向火车站,15公里的路程,动用了7.000多名的人力,整整走了34天,好不容易到了火车站了,结果你猜怎么着了吧?这火车皮载重竟然不足70吨,这块石料严重超载,这咋办?工作人员就紧急从东北调来了一个载重100吨的货车皮,但是即使如此,石料仍然还是超重,于是只好三度加工,重量降为了94吨,这块巨石才能够装上火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9月28日,石料终于从孟庄路火车站出发运往北京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0月13日,石料抵达到北京的前门西站之后,工作人员再次利用滚轮运输法,用了三天的时间将石料从火车站运到了天安门广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石料到达天安门广场后,施工队根据设计方案,对石料进行了四度加工。此次加工之后碑心石形成,整块碑心石长14.7米、宽度是2.9米、厚一米,重量达到了60.23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碑心石到位之后,整个工程得以顺利进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5年后,也就是1958年4月22日,有着共和国第一美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完工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1949年9月30日奠基,到1958年4月22日正式完工,整个工程一共进行了将近9年的时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历经岁月更迭,风雨侵蚀,这座凝聚着先辈血与魂;记录着中华民族荣与辱的建筑,依然熠熠生辉,碑心石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鎏金大字闪闪发光,每每凝神注视,总让人热泪盈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青岛到北京,70多年前这一段路,我们足足走了30多天。但是今天我们乘坐高铁,只需要3个多小时,这座高耸的纪念碑所见证的又何尝不是70多年来祖国的飞速发展;这块纪念碑生动地表现了人民革命波澜壮阔的历程。是新中国有着重大政治意义的建筑物,它的存在是纪念英雄,也是鼓舞生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愿山河无恙,祖国繁荣昌盛!</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写于: 二0二五年四月二十日</b></p>